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 作品数:49 被引量:77H指数:3
-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青岛大学医学部大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时海马miR-3065-5p与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评价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时海马miR-3065-5p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75BL/6小鼠80只,12~14周龄,体质量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PND组、miR-3065-5p激动剂组(Ag组)和miR-3065-5p激动剂阴性对照组(Ag-NC组)。采用吸入1.5%异氟烷麻醉下胫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制备小鼠PND模型。于术前2 d,Ag组侧脑室注射miR-3065-5p agomir 2μl,Ag-NC组注射miR-3065-5p agomir阴性对照2μl。于术后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测试结束后麻醉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miR-3065-5p、IGF-1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4组旷场实验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其余3组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组织miR-3065-5p表达上调,IGF-1 mRNA、Bcl-2 mRNA、IGF-1、p-Akt、p-GSK3β和Bcl-2表达下调(P<0.05);与PND组和Ag-NC组比较,Ag组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miR-3065-5p表达上调,IGF-1 mRNA和Bcl-2 mRNA、IGF-1、p-Akt、p-GSK3β和Bcl-2表达下调(P<0.05)。结论海马miR-3065-5p表达上调可抑制IGF-1/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小鼠PND发生机制之一。
- 姜丰孙静波王炳琪张香香朱慧杰陈怀龙张高峰时飞王明山袁阳
- 关键词:微RNAS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M1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携载miR-20a-5p对氧糖剥夺/复氧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M1型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M1-exo)对氧糖剥夺/复氧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加入100μg/L脂多糖(LPS)和20μg/Lγ-干扰素(IFN-γ)诱导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表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荧光法鉴定M1型小胶质细胞。收取M1型小胶质细胞的上清液,用ExoQuick-TCTM试剂盒提取M1-exo,通过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粒径分析(NTA)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CD9、CD63)的表达。将生长良好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分为6组:C组细胞常规培养;O组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24 h制备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E组的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后复糖复氧并与M1-exo共培养24 h;NC组、M组和I组分别构建阴性对照、过表达和敲低微小RNA-20a-5p(miR-20a-5p)的M1-exo,通过qPCR检测转染是否成功。NC组、M组和I组N2a细胞氧糖剥夺3 h后,与转染后的M1-exo共培养24 h后检测各项指标。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qPCR法检测miR-20a-5p表达。结果与M0型小胶质细胞相比,M1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荧光强度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CD32(荧光强度):36.919±1.541比3.533±0.351,CD32 mRNA(2^(-ΔΔCt)):4.887±0.031比1.003±0.012,CD32/β-actin:2.663±0.219比1.000±0.028;iNOS(荧光强度):29.513±1.197比7.933±0.378,iNOS mRNA(2^(-ΔΔCt)):4.829±0.177比1.000±0.016,iNOS/β-actin:1.991±0.035比1.000±0.045;均P<0.01〕,证明M1型小胶质细胞被成功激活。电镜下可见M1-exo为圆形或卵圆形囊泡状小体,并有明显膜性结构,直径范围约100 n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1-exo表达特异性CD63和CD9蛋白。与C组比较,O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miR-20a
- 刘文洁尹雪云王红陈静燕单凯悦陈怀龙张高峰王明山董瑞
- 关键词:外泌体CD63膜性结构小胶质细胞
- 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不同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比较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环状结构域基因(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kringle 1,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MKN45、MGC803的抑制杀伤效果。方法以野生型腺病毒(AD5-EGFP)和空载体双靶向腺病毒(TH-AD-EGFP)为对照组,以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TH-AD-HGFK1-EGFP)为试验组在感染复数(MOI)为100的条件下分别感染这三种胃癌细胞,测定其在72小时的细胞生存率状况(CCK8试验),并比较三种胃癌细胞试验组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的72小时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KN45试验组明显低于SGC7901和MGC803试验组(分别是P=0.004和P=0.002)。而SGC7901试验组和MGC803试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599)。结论双靶向HGFK1溶瘤腺病毒对三种胃癌细胞SGC7901、MKN45、MGC803均具有抑制杀伤作用,但对SGC7901和MGC803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MKN45。
- 林蕤巢晨马贵亮毛伟征李杨
-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胃癌细胞株SGC7901MKN45MGC803
- 胃腺癌患者血浆脂肪酸组分变化及其对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
- 2024年
-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腺癌患者的血浆脂肪酸占比,探讨差异脂肪酸对胃腺癌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行开放或微创胃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40例,根据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分为早期组(Ⅰ、Ⅱ期)21例、中晚期组(Ⅲ、Ⅳ期)19例。两组术前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脂肪酸占比,绘制两组间比较有差异的血浆脂肪酸预测临床分期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按照长短来分:早期组血浆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占比分别为0.13%(0.04%, 0.53%)、1.66%(0.16%, 2.41%)、96.93%(92.20%, 99.66%),中晚期组分别为0.49%(0.14%, 0.91%)、1.88%(0.24%, 3.52%)、95.64%(93.72%, 9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照结构来分:两组血浆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PUFA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PUFA)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晚期组血浆SFA中的棕榈酸(PA,C16:0)占比高于早期组,Ω-3PUFA的α-亚麻酸(ALA,C18:3n3)占比低于早期组(P均<0.05);两组其他血浆脂肪酸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PA、ALA单独及联合预测胃腺癌分期的AUC及95%CI分别为0.697(0.534~0.860)、0.703(0.528~0.878)、0.797(0.657~0.937),敏感度分别为58.0%、66.7%、63.2%,特异度分别为76.0%、84.2%、90.5%。结论 中晚期胃腺癌患者血浆PA占比高于早期患者、ALA占比低于早期患者,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术前判断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
- 吴生为丁潇东毛伟征
- 关键词:脂肪酸胃腺癌棕榈酸Α-亚麻酸
- 抑制脑内TREM2表达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以及脑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蒋腾郁金泰谭兰
- 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程中的分子机制
- TREM2是存在于吞噬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受体,在外周多表达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破骨细胞,与DAP12联合介导下游的信号传导,参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之前的研究表明,突变所致的TREM2功能缺失能诱发以进行性骨质破坏...
- 蒋腾郁金泰谭兰
- 文献传递
- TM6SF2肠道特异性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的肝脏代谢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目的构建TM6SF2基因肠道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研究TM6SF2基因肠道特异性敲除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研究TM6SF2基因肠道特异性敲除对于肝脏代谢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基于CR...
- 王玉荣赵真真孙宝凯赵守林陈立震辛永宁
- 缺血性脑损伤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缺血性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致使脑组织失去功能,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当前关于应用生物标志物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研究逐渐展开,其发挥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可对缺血性脑损伤特定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从而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文章对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如炎性生化反应标志物、神经系统血清标志物、非编码RNA、血清铁蛋白等的现阶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静燕符丽董瑞张高峰陈怀龙王明山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
- 细菌溶解物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菌溶解物是由呼吸道病原体的灭活抗原组成的免疫调节剂,可以分为多价化学细菌裂解物和多价机械细菌裂解物。其通过微生物的免疫原性成分提高宿主对病原体的防御,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细菌溶解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细菌溶解物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阐述,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 孙广霞于新娟胡婷韩伟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 ARID蛋白家族在胃癌发生和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富含AT的相互作用结构域(ARID)蛋白家族由7个亚家族共15个成员组成。ARID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参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RID蛋白家族成员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或miRNA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应用PI3K、AKT抑制剂等可以改善ARID1A、ARID1B和ARID2突变或缺失患者的预后。因此,ARID可能可以作为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该文综述了ARID蛋白家族在胃癌发生和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胃癌的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 刘美强秦涛岳麓
- 关键词:胃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