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36 被引量:492H指数:9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化学工程
  • 91篇理学
  • 69篇兵器科学与技...
  • 52篇建筑科学
  • 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核科学技术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电气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8篇纳米
  • 23篇水泥
  • 19篇混凝土
  • 18篇动力学
  • 16篇力学性能
  • 16篇力学性
  • 15篇物理化学
  • 15篇孔结构
  • 14篇多孔
  • 14篇制备及性能
  • 13篇性能研究
  • 13篇分子
  • 12篇多孔材料
  • 12篇离子
  • 11篇石墨
  • 11篇硅酸
  • 11篇复合材料
  • 10篇硅酸盐
  • 10篇含能材料
  • 10篇感度

机构

  • 336篇西南科技大学
  • 51篇中国工程物理...
  • 20篇西安近代化学...
  • 18篇宁波建工工程...
  • 14篇中国空气动力...
  • 12篇中国建筑材料...
  • 6篇钢城集团凉山...
  • 5篇中材建设有限...
  • 5篇嘉华特种水泥...
  • 4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四川文理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近...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四川警察学院
  • 3篇四川东材科技...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北大学

作者

  • 18篇霍冀川
  • 14篇李军
  • 12篇王兵
  • 10篇卢忠远
  • 9篇周元林
  • 9篇吕淑珍
  • 9篇熊鹰
  • 8篇蒋俊
  • 7篇石先锐
  • 5篇李润国
  • 5篇常冠军
  • 5篇易勇
  • 5篇李晓英
  • 5篇侯莉
  • 4篇赵凤起
  • 4篇何智宇
  • 4篇孙杰
  • 4篇李银涛
  • 4篇廖其龙
  • 4篇张超

传媒

  • 67篇西南科技大学...
  • 35篇武汉理工大学...
  • 30篇含能材料
  • 29篇火炸药学报
  • 1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0篇非金属矿
  • 10篇功能材料
  • 9篇玻璃
  • 6篇硅酸盐通报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水泥
  • 4篇物理学报
  • 4篇新型建筑材料
  • 4篇材料导报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核技术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3篇2025
  • 71篇2024
  • 67篇2023
  • 64篇2022
  • 39篇2021
  • 36篇2020
  • 35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吡喃用于铜离子可视化识别检测的综合实验设计
2023年
该文设计了以新型螺吡喃分子NSP为化学传感器、用于重金属铜离子可视化检测的精细化工综合实验。研究了NSP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测试了NSP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NSP结合铜离子前后的形貌变化,并对传感器在各类真实水体中检测铜离子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该实验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既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又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梁华戴可田强戴学志李宗臣
关键词:实验教学螺吡喃铜离子
华法林与人血清蛋白结合的动力学过程和光谱性能研究
2023年
华法林作为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几十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栓类疾病。因此针对华法林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为了人们的重点。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模拟了华法林分子在水溶液状态下与人血清蛋白结合过程中几种状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与荧光光谱,研究不同状态在激发过程中的跃迁方式和电荷转移过程,以及光谱的差异,探究整个动力学过程的激发态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华法林在水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出双吸收现象,双吸收现象主要由不同的激发态跃迁导致。未去质子化前,主要吸收峰波长为291 nm,去质子化后,吸收强度降低,波长红移,当华法林与血清蛋白结合后发生电荷转移导致吸收增益,波长307 nm吸收峰强度最高。通过计算第一激发态(S_(1))的结构和激发能模拟华法林不同状态的荧光光谱,最初状态下荧光峰为360 nm,去质子化后,荧光强度降低,波长红移,结合后结构变化导致荧光增益。根据华法林的荧光光谱变化情况,说明其在整个动力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荧光发射过程。通过分子前线轨道分析和电子-空穴分析研究整个动力学过程的电荷转移情况,表明华法林单体的荧光发射过程为局域激发,与蛋白质结合后荧光发射过程为电荷转移激发,结合后的荧光增益特征使华法林可以作为荧光探针。该研究揭示了华法林与蛋白结合过程中光谱变化机理,为以后探究分子结合动力学过程提供新型研究手段和理论支撑。
唐妍杨云帆胡建波胡建波刘永刚刘强强
关键词:华法林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
层间键增强NR/Bi_(2)WO_(6)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及力学性能
2024年
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在可穿戴辐射防护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已在核工业领域成为研究焦点。在此研究中,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_(2)WO_(6)纳米粒子,并通过球磨法制备了WO_(3)和Bi_(2)O_(3)粒子。随后,将这些粒子以质量分数30%分别填充到天然橡胶(Nature Rubber,NR)中,制备了NR/Bi_(2)WO_(6)、NR/WO_(3)和NR/Bi_(2)O_(3)这三种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NR/Bi_(2)WO_(6)复合材料对于59.5 keV(^(241)Am)γ射线的屏蔽效果达到了13.6%,这个数值显著高于NR/WO_(3)的7.4%以及NR/Bi_(2)O_(3)的9.2%。研究还发现,相比WO_(3)和Bi_(2)O_(3),Bi_(2)WO_(6)晶体结构中Bi_(2)O_(22)^(+)层与WO_(4)^(2-)层的交错排列形成的层间效应能有效提升γ光子与核外电子碰撞的概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γ射线防护性能。
李银涛刘栋梁周元林张全平
关键词:复合材料光电效应
基于微纳米级水泥基多孔材料的相变骨料砂浆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以微纳米级水泥基多孔材料为载体,石蜡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浸渍工艺,制备了相变骨料和相变骨料水泥砂浆,并研究了相变水泥砂浆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石蜡的最大负载率为65%;相变骨料泄漏率随真空度增加与浸渍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着相变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砂浆的抗压强度降低,导热系数下降,且强化了延迟、降低温峰效应。
蒋俊金超雷洛刘诗雨徐田圆刘铁管小军吴艳萍李军卢忠远
关键词:水泥砂浆抗压强度
液滴限域结晶制备CL-20/HMX共晶毫米空心球及其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聚集结构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共晶性能的影响,采用液滴限域结晶法制备了球形CL-20/HMX共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共晶样品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并通过热分析、感度和燃烧测试对共晶样品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CL-20/HMX共晶毫米空心球,其直径在1.3~1.85 mm之间,空心率约40%,比表面积为6.890 m^(2)∙g^(-1)。球形CL-20/HMX共晶的放热峰温为245.8℃,热分解活化能(463.02 kJ∙mol^(-1))和热爆炸临界温度(241.28℃)均高于片状CL-20/HMX共晶,热稳定性提高;撞击感度优于原料和片状CL-20/HMX共晶,摩擦感度介于CL-20和HMX之间,但低于片状CL-20/HMX共晶;点火延迟时间小于8 ms,火焰明亮、燃烧高效稳定,而片状共晶、原料及其物理混合物均为无焰燃烧。
凌会君段西凯陈伶媛任俊铭段晓惠
不同镀膜方法对铜爆炸箔电爆炸性能及成本的影响
2024年
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爆炸箔电爆炸性能和成本的要求,对比研究了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和电镀法3种不同镀膜技术制备的铜爆炸箔。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爆炸箔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分析不同制备方法对电阻和电爆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方法均能制备出纯相铜薄膜,且都有较好的结晶度。电爆炸试验结果显示:2 000 V时,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爆炸箔爆发功率分别是电子束蒸发法和电镀法的1.24倍和4.05倍。成本分析表明:磁控溅射法由于对设备和材料的要求高,成本最高;电子束蒸发法次之,而电镀法成本最低。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建议航空航天采用磁控溅射法,武器弹药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民用爆破采用电镀法。
杨德宇徐聪陈航王瀚涛代波任勇
关键词:爆炸箔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电镀
锰气相催化多晶金刚石表面原位石墨烯构筑研究
2025年
金刚石和石墨烯均具有十分优异的物化性质,结合形成的石墨烯-金刚石异质结可充分发挥二者优异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制备石墨烯-金刚石异质结器件时,传统转移法、金属原位催化法等制备方法都存在步骤复杂、成本较高、石墨烯层覆盖率低且结晶质量较差等缺点,严重妨碍了这种全碳器件的应用。本工作开发了一种金刚石表面原位石墨烯构筑的新方法,采用金属锰气相催化多晶金刚石,实现了金刚石表面原位石墨烯生长。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锰气相状态对多晶金刚石具有较强的催化效果,生成的石墨烯层覆盖率高、表面均匀。这种新型的金属锰气相催化法步骤简单,成本较低,可一步完成。本文的研究为在金刚石表面原位生长高质量石墨烯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为制备高性能石墨烯-金刚石异质结全碳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吴国栋张文伏鑫刘辉强汪建王兵熊鹰
关键词:原位生长
黏土矿物基多酶级联催化体系的构建及活性微观调控
生物催化因其高效的催化机制、独特的底物选择性以及反应的可控性,在化学、生物工程学及药品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然界中,从DNA的复制转录到蛋白质的合成,再到初级及次级代谢,酶几乎参与了所有生化反应过程。这些复杂的...
王可孙仕勇林森刘瑾曹芮
关键词:黏土矿物酶催化固定化酶活性调控
CNC/GENR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制备
2024年
为获得兼顾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将不同质量分数纤维素纳米晶(CNC)分别添加到甘氨酸改性的环氧化天然橡胶(GENR)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基于CNC表面羟基和GENR分子链上羟基、羧基之间界面氢键作用的CNC/GENR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CNC/GENR复合材料的界面氢键作用、机械强度、自修复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NC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的机械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拉伸强度为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500%、自修复效率为90%,与未添加CNC样品相比分别增加了2倍、0.93倍和1.43倍。CNC/GENR复合材料实现了同时提高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目标。
甘旗星刘浩魏锡均宋英泽宋丽贤
关键词:环氧化天然橡胶自修复复合材料
蒸压改性提高焙烧硅藻土吸附性能研究
2020年
采用蒸压法对焙烧硅藻土进行改性,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后焙烧硅藻土吸附量和比表面积是未改性5.86倍和40.37倍;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Zeta电位测试等表明改性使焙烧硅藻表面形成沸石、硅酸盐等高比表面积物相。最终制得具备高渗透性、高白度、高纯度和高吸附性的硅藻材料,研究成果对促进国内硅藻土资源的高值利用、降低国外优质硅藻土材料的进口依赖具有重大意义。
朱会敏任子杰高惠民高惠民管俊芳张安岭
关键词:硅藻土焙烧蒸压法改性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