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大连海事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
- 作品数:154 被引量:959H指数:16
- 相关作者:王雪冬罗双玲余方平孟斌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疏散运动仿真模型
- 2024年
- 为给人群疏散问题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疏散运动仿真模型。为获取神经网络训练所需数据,采用CSRNet神经网络和DBSCAN算法从监控视频中提取真实人群轨迹数据,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对真实的人群行为模式进行深度学习,并利用训练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人群运动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预测人群的运动行为,真实模拟人群的运动轨迹,可为应急疏散策略的制定和公共场所疏散通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 王宗尧吕子龙徐欣然毕容珲隋聪
- 关键词:人群疏散仿真模型
- 城市道路智能网联车辆轨迹鲁棒控制方法
- 2024年
- 针对车辆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延迟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智能网联车队性能不稳定甚至系统失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强鲁棒的信控路段智能网联车辆轨迹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三阶车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以优化乘坐舒适性、安全性、车队平稳性、燃油经济性和交通延误为目标,以闯红灯和不安全的车间距离为惩罚,以速度和加速度上下界为约束,以前方交叉口信号变化为系统反馈,设计车辆轨迹控制器以提升受控车辆的运行效率。其次,将车辆轨迹控制器构建为最小—最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针对执行器延迟和不确定性的最坏情况优化成本函数得到控制输入,以改善受控车队的稳定性。然后,采用迭代的庞德里雅金极大值原理进行求解,将控制问题离散化并将不确定参数划分为多个连续区间,找出最坏情况进行迭代计算,正向求解状态变量并逆向求解共轭变量,以提高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控制方法在信控路段和无信控路段均表现良好,有效应对随机的执行器延迟和外部车辆的干扰,如信号参数的改变、人类驾驶车辆的剧烈变速和小幅度的轨迹偏差。本文提出的鲁棒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越性,能够显著改善乘坐舒适度(75.7%)并减少燃油消耗(18.4%)。
- 刘美岐金楷然李雅澜郭戈
- 关键词:智能交通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 深圳站引入高铁的通过能力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随着深圳铁路客流的增加,本文就“深圳站引入高铁”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深圳站、广州站、广州东站以及广深Ⅰ、Ⅱ线的通过能力进行计算,通过分析目前的能力利用情况,得出“深圳站具备引入高铁”的条件。其中,在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中,本文进行了优化改进,利用弱化缓冲算法,对现场写实的接发车作业时间序列进行了平滑化处理,以减少实地调查的误差。
- 季禹姚加林孟学雷
- 关键词:深圳站高铁
- 基于旅客出行视角的高铁民航竞争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近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为交通运输业的大方向,长距离、快速度和短时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共同秉持的发展意识,这在给高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航企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旅客出行也面临多种选择。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旅客出行的视角对高铁和民航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全年安全事故率、票价波动程度、区域人口总数等30个指标高铁民航竞争因素评价体系,通过云模型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权衡和比较,得出高铁行业和民航行业的最终云模型,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情形下两者的竞争能力,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 骆嘉琪匡海波杨月刘龙方
- 关键词:云模型
- 疫情背景下海运进口冷藏箱运输路径多目标优化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国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疫情波及区域间的航运及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冷藏箱滞港及转换受阻使冷链货物需求无法得到持续满足,同时冷链环境下病毒附着及传播的风险较大,故研究疫情背景下的国际货物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十分必要。因此,基于首站定点冷库模式,对冷藏箱运输路径进行科学规划,最终实现冷链货物安全高效的运输。以冷藏集装箱运输费用最小与运输完成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疫情情况下进口冷藏箱运输路径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对海运阶段各航线、班次上冷藏集装箱的运输量以及陆运阶段由目的地港发往二级冷库的运输量进行决策。选取与我国有冷链货物往来的亚洲港口A和港口B作为进口地,选取腹地需求有较大重叠的国内C港和D港作为冷藏集装箱运输节点,根据既定运输航线、班次、船舶信息、运价等数据对海运及陆运阶段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路径进行优化,并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为20 TEU时,冷藏集装箱运输费用为44210~75350美元,运输时间为1422~3000 h。对其中一组Pareto最优解进行具体航线分析,发现每个周期的航线选择各不相同。对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当检测能力Aj为20时,最大运输完成时间为3000 h;当检测能力Aj扩大至50时,最大运输完成时间为2280 h,运输完成时间降低了24%。结果表明: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越大,运输总时间与运输总成本越小,但当检测能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对整个冷链运输过程的影响不再显著。
- 马千里高梓惠邵帅贾鹏董炯
- 关键词:航运管理多目标优化
- 北极航线体系国家关系网络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北极航线所具有的巨大战略价值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关注,北极航线地缘问题将成为未来国际地缘问题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构建北极航线体系国家关系网络,定量研究2007—2019年期间,北极航线体系国家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并测算各个国家的地缘权力特征。结果表明:北极航线体系国家关系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分析各子网络,科考合作网络与环保合作网络的网络密度最大,能源合作网络与航运合作网络的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安全合作网络密度一直较低。北极航线体系国家关系网络具有小世界性,无标度特征在演化过程中越为明显。分析具体节点特征,开始北极八国是网络中重要的节点,在演化过程中,北极域外国家重要程度上升。另外划分社团,在演化过程中,北极八国从聚合走向分化,网络中的国家关系更加复杂。
- 丁超君李振福史晓梅陈雪
- 关键词:复杂网络
- 基于TEI@I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文章基于TEI@I (Text mining+Econometrics+Intelligent algorithms@Integration)方法论,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外部突发事件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框架.首先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原始序列进行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子序列,并分析各子序列的复杂性,平稳性和(与原序列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类重构新的子序列;然后根据各子序列的不同特征构建和选择适配的预测模型,对于外部突发事件造成的冲击部分,引入改进的标准事件分析法量化不规则大事件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长;最后集成各部分的预测结果并结合“专家系统”进行优化得到最终预测结果.通过上海港及青岛港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发生重大不规则事件的情况下保证其预测精度,预测方向和模型稳定性,其预测结果优于其他基准模型.
- 贾鹏陆圣斓邬桐汪寿阳
- 关键词:TEI@I方法论集装箱吞吐量
- 航运资产整合下海运网络的航线、路径和船舶的集成优化被引量:6
- 2018年
- 针对航运资产整合后新企业的海运网络重建问题,从营运船舶的角度提出了轴一辐式网络和多港挂靠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结合混合模式对基于航线、路径、船舶一体化决策的可能约束,建立了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线性混合0-1规划问题,设计了拉格朗日分解、次梯度、预处理与可行解构造的求解算法.通过一组准实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求解算法在解决大规模问题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性能.结果表明:航运资产整合可为新企业带来明显的规模优势,但海运网络重建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船队规模及其结构的再优化;新企业应选择合适数量的枢纽港口来布局主干网络,并通过优先保证分支网络上适当船型的配置和兼顾主干网络上大型船舶的充分利用的方式来提升船舶利用率.
- 赵宇哲周晶淼匡海波冷毅
- 关键词:航线设计路径规划船舶配置资产整合
- 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动态安全效率评价研究
-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海峡/运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其安全性决定整条海上通道的正常运行。由于海峡/运河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各国采取多种方式...
- 宫晓婞吕靖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时间窗
- 价格不确定下基于混合CVaR的出口海陆仓融资质押率决策研究
- 2024年
- 出口海陆仓融资模式中,海运物流企业在制定质押率时面临质押货物价格波动风险,不同的风险态度会导致决策结果存在差异。本文在质押物价格不确定的条件下,引入混合CVaR风险度量准则,构建同时刻画三种不同风险态度的出口海陆仓质押融资决策模型,讨论海运物流企业的最优质押率。进一步拓展基础模型,考虑清算延迟与流动性风险对质押物价值变现的影响。结果表明:质押物清算延迟与不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加剧了贷款风险,需下调质押率以管控风险。海运物流企业在风险追逐偏好下的质押率水平最高,其次是风险中性,风险规避下数值最低。质押物价格的波动程度越剧烈,质押率水平越低。质押率与运价呈负相关,当传统海运市场不景气时,海运物流企业会加大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海运物流企业应建立全程、实时的质押贷款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强化贷款清偿阶段的风险管理。
- 刁姝杰匡海波孟斌
- 关键词:质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