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作品数:38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马鹏飞翟明玉路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腰椎
  • 6篇椎间盘
  • 5篇治未病
  • 5篇未病
  • 5篇疗效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4篇腰椎间盘
  • 4篇针灸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颈型
  • 4篇颈型颈椎病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治未病思想
  • 3篇术后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细胞
  • 3篇灸疗

机构

  • 38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深圳市罗湖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吕永涛
  • 1篇潘富伟
  • 1篇蒋拥军
  • 1篇李克军
  • 1篇施进兴
  • 1篇白雪岭
  • 1篇刘杰
  • 1篇刘博
  • 1篇李龙
  • 1篇马鹏飞
  • 1篇舒高
  • 1篇翟明玉
  • 1篇路敏

传媒

  • 5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配穴组(35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取病变段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常规针刺组的基础上增加双侧后溪穴、双侧申脉穴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应用SF-36量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由第三方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4周及12周随访中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其中治疗结束时全部维度均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等4个维度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常规针刺组治疗结束时各维度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除一般健康状况(GH)和精神健康(MH)外其余6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时生理职能(PH)、躯体角色(RP)和社会功能(SF)等3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随访时的各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能较好的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上有显著优势。
张婉瑜代金豹靳勇丁影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八脉交会穴随机对照试验
椎弓根钉钩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功能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钩系统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6年12月共收治28例累及腰4或(和)腰5节段的青少年双侧峡部裂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钉钩固定、自体髂骨植骨修复。根据Pfirrmann分类,其椎间盘退变为Ⅰ、Ⅱ…Ⅴ相应赋值为1、2…5,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1.6±2.4)岁(16~25岁),平均随访(23.0±9.8)个月(12~46个月)。双节段5例,单节段23例(L4 8例,L5 15例)。超过12个月峡部未愈合共5个节段(5/33),其他节段峡部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6.8±2.1)个月(3~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者为2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L4/5、L5/S1各节段椎间隙活动度分别为(9.2±2.8)°、(8.4±2.3)°、(10.5±3.1)°、(9.1±3.1)°。术前、末次随访时L4/5、L5/S1各节段椎间盘退变分别为(0.9±0.4)°、(1.1±0.5)°,(1.1±0.3)°、(1.4±0.4)°。患者术后伤口无感染,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钉钩系统固定修复青少年峡部裂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可维持相应节段的椎间隙功能。
梁鹏展孙志刚胡鑫华易小波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椎间盘退变
健康教育处方在骨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提高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满意度.方法:将274例骨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7例进行单纯的口头宣教,观察组137例在口头宣教的同时由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不...
郑晓静
关键词:骨科健康教育处方饮食调理功能锻炼
文献传递
'治未病'-健康教育讲座在骨伤科临床应用的调查
本院自2007年7月组建椎间盘学校开展临床健康教育以来,每周六下午为患者提供腰椎疾患防治的'治未病'健康教育讲座,受到市民和患者的普遍欢迎及好评.经过5年来腰腿痛防治教育的'治未病'工作开展,本院的椎间盘学校由当初单一的...
韩芳苗李郑林尚鸿生曹斌肖赤宇
关键词:骨伤科健康教育治未病诊疗服务
文献传递
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症状和满意度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临床症状和满意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毫火针疗法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每组各40例)。毫火针疗法组取病变部位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双)、命门、腰阳关、委中(双)、睛明(双)、至阴(双)进行毫火针点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每天1次,每次1片,共治疗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结束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并对治疗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脱落2例,对乙酰氨酚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7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ODI评分、VAS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两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结束时毫火针疗法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时毫火针疗法组的满意度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治疗结束时其满意度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1)。结论:毫火针点刺根结穴疗法对改善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其综合疗效优于具有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用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婉瑜丁影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治疗后均行6个月的预后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CD4^(+)/CD8^(+)值变化,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CD4^(+)、CD4^(+)/CD8^(+)低于健康组,CD8^(+)高于健康组(P<0.05)。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D4^(+)、CD4^(+)/CD8^(+)低于早期、中期患者,CD8^(+)高于早期、中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预后不良组CD8^(+)高于预后优良组,CD4^(+)、CD4^(+)/CD8^(+)值低于预后优良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CD4^(+)、CD4^(+)/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负相关(r=-0.568、-0.656,P<0.001);CD8^(+)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正相关(r=0.62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联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0,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参考指标。
陈丽珍施进兴柳晓林徐胜杰林文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T淋巴细胞亚群疾病严重程度预后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针灸等综合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接受保守治疗的1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5例,治疗组患者予针灸、中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的药物(西药)治疗。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功能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实验室指标、晨僵时间、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BASFI、BASMI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参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药配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实用性较高,达到预期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廖中堂李郑林靳勇丁影杜家玲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氨甲环酸对肢体骨折大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水平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氨甲环酸对肢体骨折大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水平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80只SD级大鼠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造模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只。所有大鼠均建立骨折模型。
宋达龚春柱杨泽晋
关键词:氨甲环酸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许莫氏结节在腰腿痛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脊柱椎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许莫氏结节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年至2015年5月因腰椎间盘退变引起腰腿痛在本院门诊行腰椎MRI检查的824例患者,用Pfirrmann分级对其腰椎退变程度分别进行分级,统计分析许莫氏结节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及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因素的关系,评价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24例患者中231例发生许莫氏结节,431个腰椎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中发生率为28.03%;许莫氏结节的产生与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等无明确相关性(P>0.05),但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许莫氏结节及累及终板情况与腰椎退变的Pfirrmann分级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许莫氏结节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腰椎退变分级有密切关系,且许莫氏结节的发生加速腰椎间盘退变。
舒高翟明玉马鹏飞
关键词:MRI
药物铺灸联合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联合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7月~2019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物铺灸治疗,隔2日1次,共治疗4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铺灸联合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春霞张雪松郭莹莹谢萍
关键词:铺灸针刺腰背肌筋膜炎VAS评分疗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