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364 被引量:860H指数:10
相关作者:黄信有谢克锦祖庆江秀梅蔡长煌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平市延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4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0篇疾病控制
  • 35篇健康
  • 32篇流行病
  • 32篇流行病学
  • 29篇食品
  • 27篇病毒
  • 23篇中毒
  • 22篇职业病
  • 19篇职业卫生
  • 18篇结核
  • 15篇疫情
  • 15篇食源
  • 15篇食源性
  • 15篇艾滋病
  • 14篇监测分析
  • 13篇健康教育
  • 12篇肺结核
  • 11篇铅中毒
  • 10篇影响因素
  • 9篇职业病危害

机构

  • 362篇南平市疾病预...
  • 4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9篇福建省疾病预...
  • 6篇南平市延平区...
  • 5篇三明市疾病预...
  • 4篇福州市疾病预...
  • 4篇建阳市卫生防...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厦门市疾病预...
  • 3篇泉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龙岩市疾病预...
  • 2篇宁德市疾病预...
  • 2篇漳州市疾病预...
  • 2篇厦门医学院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5篇江秀梅
  • 22篇张辉
  • 22篇刘振江
  • 21篇李朝晖
  • 20篇文辉
  • 20篇吴春敏
  • 19篇陈燕萍
  • 18篇叶素贞
  • 17篇张泽泉
  • 16篇黄信有
  • 16篇祖庆
  • 15篇卓鸣莺
  • 15篇张远浩
  • 15篇蔡长煌
  • 14篇谢克锦
  • 14篇汪迎春
  • 13篇陈榕芳
  • 13篇胡凤清
  • 12篇张上建
  • 12篇周颖

传媒

  • 224篇海峡预防医学...
  • 8篇基层医学论坛
  • 7篇中国辐射卫生
  • 7篇中国职业医学
  • 6篇预防医学论坛
  • 6篇中国病毒病杂...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4篇中国初级卫生...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职业卫生与应...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旅行医学科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校医

年份

  • 9篇2024
  • 15篇2023
  • 17篇2022
  • 23篇2021
  • 24篇2020
  • 21篇2019
  • 16篇2018
  • 20篇2017
  • 22篇2016
  • 19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31篇2010
  • 21篇2009
  • 8篇2008
  • 21篇2007
  • 14篇2006
  • 13篇2005
3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北大米中铅镉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闽北大米中铅、镉污染状况,进行风险预警。方法按照《2011年福建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市辖10个区县市的农户自产水稻,经自然晾干后去壳、粉碎、过20目尼龙筛制成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结果在269份样品中,铅、镉检出率分别为84.8%和100%,平均值为0.093 mg/kg和0.056 mg/kg;中位数为0.093 mg/kg和0.038 mg/kg;P90值为0.19 mg/kg和0.12 mg/kg。不同区县铅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县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标比较,铅、镉超标率均为1.5%。结论闽北大米有不同程度铅、镉污染;虽然污染水平较低,亦不可掉以轻心,应进一步加强监测,控制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李桓陈大红
关键词:大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消除疟疾培训效果分析及思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南平市消除疟疾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消除疟疾后培训思路。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平市各级医疗机构疟疾培训的人员、频次、间隔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疟防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合格率48.8%,镜检技术合格率56.2%。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防治知识和镜检技术合格率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培训间隔时间延长,防治知识和镜检技术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疟疾相关培训效果显而易见。在消除疟疾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论医院等级和年龄层次,这是消除疟疾成果可持续性的重要保证。
张辉张芝平卓鸣莺文辉
关键词:疟疾疾病控制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刘国兴罗桂妹
关键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菌苗治疗免疫功能减退
超声引导下定位切除触诊不清乳腺肿块1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定位切除临床触诊不清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间的137例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触诊不清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行超声引导下金属导丝定位,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乳腺肿块。结果 137例共158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均准确切除,术后病理检出124个(78.5%)良性病灶,恶性病灶34个(21.5%);恶性病灶中,13个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1个行保乳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3个月,仅1例患者术后2年左右出现肺转移,无局部复发者。结论超声引导下术前定位切除临床触诊不清乳腺病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治中意义重大。
敖翠炖
关键词:乳腺肿块
闽北首例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确定闽北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感染来源,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该患者咽拭子、漱口液和下呼吸道抽取物等标本检测出禽流感病毒(H5N1)特异性核酸阳性,病毒...
刘振江谢克锦张辉胡平叶桂春黄建新许龙善
文献传递
延平区2000~2009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延平区为我市所辖十个县、市(区)麻风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了解其近1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确立今后工作的重点。〔方法〕收集我市2000009年的所有新病例个案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
祖庆林娜
关键词:麻风病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现况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了解南平市预防接种服务门诊现状,为改善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资料。结果南平市共设有预防接种门诊139个,其中城镇29个(20.9%)、农村110个(79.1%);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平均面积83.6m2,平均设工作室3.7个;门诊专兼职工作人员共381人,平均2.7人;专职共119人,平均0.9人;每万服务人口专兼职人员平均1.7;以30~49岁、大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平均服务半径23km;主要以按日接种和按周/旬、墟日接种为主。结论为提高南平市预防接种门诊可及性,应提升接种门诊的施,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探索先进的免疫规划管理机制。
陈丽云江秀梅骆培玲
关键词:预防接种免疫规划
南平市2018-2020年318例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南平市接触性皮炎人群的常见致敏物质,为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皮肤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南平市318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318例患者总阳性率84.0%(267/318),有≥2种致敏原的患者占71.9%(192/267);斑贴试验阳性率前5位的致敏原,分别为氯化钴(28.9%)、十二醇硫酸钠(28.9%)、重铬酸钾(26.7%)、对苯二胺(17.0%)和硫酸镍(16.0%);男性患者阳性率(84.8%)与女性(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结论南平市接触性皮炎人群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4.0%。斑贴试验是了解接触性皮炎患者致敏原的简单、可靠、安全的方法。
徐丽琴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致敏原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SPE)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样品经乙腈提取和氯化钠盐析分层,再经CABR/NH2柱净化,氮气流吹干后正己烷溶解定容,采用RTX-5毛细管柱分离,FT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异丙威、仲丁威、克百威、抗蚜威、甲萘威)均能较好地分离,平均加标回收率82.2%~115.0%,相对标准偏差2.1%~7.8%,检出限3.2~13μg/kg。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批量果蔬样品的分析。
江虹
关键词: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疫源地宿主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涤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4/1 851)、0.38%(36/9 420)、1.10%(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
蔡茂荣罗鋆艾琳廖奇卓鸣莺陈佳陈锦钟柳建发程由注
关键词: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孳生地感染率分子鉴定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