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981 被引量:4,325H指数:28
- 相关作者:孙德智张立秋封莉梁文艳马伟芳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沉积物的表面理化及分形特征研究
- 研究了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泥沙沉积物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分形特征。采集了引黄供水鹊山水库沉沙条渠6个泥沙沉积物样品,对其粒径、形貌、孔隙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是考察由不同模型计算的颗粒孔表面分形维数和标...
- 胡康博王毅力李俊清桂萍蒋艳灵
- 关键词:沉沙条渠孔隙结构分形维数
- 雨水的混凝处理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烧杯混凝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对模拟雨水及实际的天然降雨、屋面径流雨水和道路径流雨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优的药剂投加量;同时对实际雨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雨水中主要荧光物质为类蛋白质类。对于模拟雨水,PAC对TP去除效果较好,但对于COD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实际雨水,PAC对于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均较好,天然降雨、屋面径流雨水和道路径流雨水的PAC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5 mg/L、10~20 mg/L和25~25 mg/L。这样不仅能节省药剂、降低工程费用,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效果。
- 任依丽李敏
- 关键词:混凝沉淀聚合氯化铝三维荧光光谱
- 迁安市工业共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工业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双赢的重要实现途径,工业共生作为生态工业的运作模式之一,将某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再利用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从而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化减少工业废弃物.通过文献综...
- 王春燕王震
- 关键词:生态工业主成分分析
- 基于地下水多变量空间聚类分析的变异性评价被引量:9
- 2009年
- 在现存地下水监测网站中,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问题普遍存在,应用空间聚类原理,对所选研究区域廊坊地下水的监测点位及监测指标分别进行了空间聚类分析,对原始数据和经聚类处理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空间变异性评价,结果显示空间聚类分析是有效合理的。试图将空间变异性和空间聚类方法结合起来,为环境监测点的重新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提高监测效率与监测点的代表性、优化监测网格成为了可能;了解监测指标及监测点位在空间上的相关程度,为环境监测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环境管理、污染物控制以及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 赵玉婷张征吕连宏牟向玉李道峰
- 关键词:地下水多变量地质统计学
- “污染生态学”的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该文论述了在"污染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遵循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提出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措施,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 王春梅
- 关键词:污染生态学教学改革
- 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以野鸭湖湿地中3种典型湿地植物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植酸酶的活性随植物生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不同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际磷酸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磷酸酶的活性,表现出酶的根际效应;比较整个研究周期不同植物根际磷酸酶活性均值,磷酸单酯酶活性均值在芦苇根际土壤最高,为1.5 mg PhOH/(g·h),磷酸二酯酶和植酸酶活性均值都在扁秆藨草根际表现出最高活性,分别为170.5μg PN/(g·h)和7.44μg P/(g·min);磷酸酶活性一般在植物衰亡期达到最高值,因为衰亡期枯落物的增加导致微生物数量及代谢程度达到峰值,也说明微生物所分泌的磷酸酶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磷酸酶也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种土壤磷酸酶与pH值均成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H的降低有利于提高磷酸酶活性。磷酸单酯酶、植酸酶的活性又分别与土壤有机质、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总氮含量升高分别有利于磷酸单酯酶、植酸酶活性的提高。
- 朱芸芸李敏曲博赵暾滕泽栋
- 关键词:磷酸酶根际湿地植物磷
- 紫外线诱变选育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高降解活性菌株
- 生物可降解塑料将逐步取代传统塑料成为未来塑料产业转型的主力军,而脂肪族聚酯中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因其显著的降解性已经成为当今新技术材料的研究热点。PBS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在微生物作用下可最终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 董骞梁英梅孙琪梅雪立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降解性突变菌株紫外线诱变
- 文献传递
- 硝酸盐对厌氧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的同时产甲烷反硝化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研究硝酸盐对厌氧生物膜系统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拓展生物膜工艺在高氮有机废水中的应用,采用生物膜-污泥厌氧复合反应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培养具备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功能微生物系统,并以间歇实验方法,对比研究硝酸盐对厌氧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的同时产甲烷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对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系统去除COD和反硝化反应均有影响,但硝酸盐浓度变化对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比生物膜系统更大,生物膜表现出更强的降解能力和更高的耐性阈值.随着硝酸盐浓度从75 mg·L-1增加到600 mg·L-1,颗粒污泥对COD的降解速率从273.26mg·(h·g)-1降到0.1 mg·(h·g)-1,而生物膜从95 mg·(h·g)-1降至1.7 mg·(h·g)-1;同时,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对硝酸盐的降解速率分别从21.43、22.31 mg·(h·g)-1增加到83.72、61.06 mg·(h·g)-1,随着硝酸盐的降解,生物膜表现出更强的恢复能力,最大值为712.44 mg·(h·g)-1.研究还发现亚硝酸盐积累是影响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碳功能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硝酸盐浓度下,生物膜中亚硝酸盐的最大积累量仅为的颗粒污泥的1/10.因此,生物膜-污泥厌氧复合反应器可以作为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实现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工艺反应器一种重要选择.
- 钟晨宇叶杰旭李若愚陈胜孙德智
- 关键词:同时产甲烷反硝化生物膜颗粒污泥硝酸盐亚硝酸盐
- 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与电化学阻抗谱参数的关联特性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FeCl_(3)混凝调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与电化学阻抗谱参数的关联关系,选取北京3座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研究不同调理投药量下活性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比阻(SRF)、抽滤含水率、Zeta电位、电导率以及电化学阻抗等指标的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讨论污泥脱水性能与阻抗谱参数(d_(s)/f_(c))的相关性,并探讨d_(s)/f_(c)预测污泥脱水性能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FeCl_(3)调理活性污泥的较适投加量为100 mg·g^(-1);超过100 mg·g^(-1)时,活性污泥CST、SRF、抽滤含水率基本不再下降,Zeta电位却缓慢升高;电化学阻抗Z则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且Nyquist图中高频区半圆面积减小,这表明电子更易转移、污泥更易导电。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均与d_(s)/f_(c)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3种活性污泥CST、SRF、抽滤含水率分别与d_(s)/f_(c)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呈线性关系,且线性方程斜率为正值(R^(2)>0.921,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d_(s)/f_(c)参数可以作为指示脱水性能的潜在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污泥减量化技术提供参考。
- 赵晓琦王毅力张达鑫樊晓阳耿男男
- 关键词: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电化学阻抗
- 不同剪切条件下活性污泥理化性质及脱水性能的响应特征
- 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原始活性污泥和最佳投药量下调理污泥的毛细管吸水时间、粒度、分形维数、zeta电位和上清液SS值等参数随剪切强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污泥的剪切敏感性.结果表明,剪切导致原始污泥和调理污泥的脱水...
- 张越王毅力
- 关键词:活性污泥理化性质脱水性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