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厅
- 作品数:848 被引量:1,559H指数:17
- 相关作者:宗庆波高广金戴贵洲刘恩勇曾维超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湖北省油后棉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对策被引量:10
- 2004年
- 通过对湖北省油后棉的调查研究,剖析了油后棉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减产技术成因,提出了油 后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余隆新周明炎杨平华韩昌友段银廷
- 关键词:油后棉优质高产
- 湖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 2000年
-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的现状及“七五”、“八五”以来在设施蔬菜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
- 姚明华吴祝平汪红胜
- 关键词:蔬菜设施栽培
- 创新集体产权制度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 2009年
- 近年来,湖北省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以明晰好、管理好、保护好、运用好农村集体产权为主线,以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以下简称为"三村")为切入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 余胜伟
-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
- 发挥省内“两大优势”努力推进“农校对接”被引量:1
- 2013年
- 2009年,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校对接”即农产品与高校食堂对接。它是通过改革流通环节,实行高校农产品直采直供,把丰富的农产品送上高校师生的餐桌,降低学校食堂采购成本,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从而达到让高校学子吃得好、花得少的目的。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重要位次;同时,湖北省也是一个高教大省,全省高校在校生多达130万人,仅武汉市就有108万之多,这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农产品消费群体。在湖北省,农业大省和高教大省“两个大省”的优势和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做好‘l农校对接”意义重大。
- 焦泰文
- 关键词:农校农产品生产基地学校食堂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
- 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心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务工作
- 2013年
-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深入开展,各级农业财务工作者将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随着"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资金和项目大幅增多,农业财务工作者肩负的保事业发展与保单位运转的"双保"任务更重、面临的挑战更多,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用心做事,把为民务实清廉写在具体行动之中。
- 焦泰文
- 关键词:农业财务工作教育实践活动财务工作者农业资金
- 湖北省旅游局 湖北省农业厅关于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指导意见
- 2009年
- 鄂旅游文[2008]128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旅游局(委)、农业局: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十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我省农家乐旅游迅速兴起,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旅游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和规范我省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 关键词:旅游科学乡村旅游资源星级评定农业管理部门饮具
- 绿色食品与西部开发战略
- 绿色食品是指安全、优质的食品。绿色食品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食品,湖北省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和物种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湖北西部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湖北西部开发的战略选择。
- 余胜伟李秋洪
- 关键词:绿色食品
- 文献传递
- 湖北:产业扶贫精准施策
- 2016年
- 湖北省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工程来抓,确立了'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出台多项政策、安排大量资金、开展系列活动,重点帮助贫困县、乡、村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着力解决农村产业基础不稳、农民致富门路不多、全面建成小康后劲不足等问题。省农业厅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文件精神,突出主导产业。
- 关键词:产业扶贫一村一品精准
- 水稻集中育秧的技术选择——以江汉平原早稻集中育秧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为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在湖北省推行水稻集中育秧,其技术选择为基质选择、温棚建设、种子处理、播种管理、苗期管理和适时移栽几个方面。
- 周先竹胡正梅廖世勇方非梁华东杨文兵刘兵邹家龙
- 关键词:集中育秧江汉平原
- 论新预算法下三大主体的权责变化
- 2014年
- 新《预算法》以“预算法定”的宪政原则为基石,以规范政府收支为宗旨,以全面深刻的预算制度创新为主线,以强化违法追究为手段,构筑了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监督体系。因此,新预算法的贯彻实施将形成人大、政府和社会公众三大预算管理与监督的主体及其运行机制,人大控制和监督预算收支的权力得到强化。突出了人大预算管理、控制与监督的地位,形成了以人大为核心的预算权运行体系和机制。政府部门的预算职权得到约束和:程序规范,违法责任追究空前重大。
- 傅光明傅文吴海
- 关键词:《预算法》预算监督体系权责政府收支宪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