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1,106 被引量:4,295H指数:23
相关作者:李沅王善青孙莲英马焱胡锡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医学院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7篇期刊文章
  • 56篇科技成果
  • 5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4篇标准

领域

  • 959篇医药卫生
  • 36篇文化科学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3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理学
  • 6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2篇流行病
  • 81篇流行病学
  • 74篇病毒
  • 63篇疟疾
  • 49篇结核
  • 42篇艾滋病
  • 40篇健康
  • 39篇食品
  • 33篇疫苗
  • 31篇虫病
  • 29篇乙型
  • 28篇毒性
  • 28篇结核病
  • 26篇营养
  • 26篇中毒
  • 26篇基因
  • 23篇儿童
  • 21篇流行性
  • 20篇肺结核
  • 19篇流感

机构

  • 1,059篇海南省疾病预...
  • 69篇中国疾病预防...
  • 47篇海南医学院
  • 23篇海口市疾病预...
  • 2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海南省人民医...
  • 12篇澄迈县疾病预...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10篇海南大学
  • 10篇定安县疾病预...
  • 10篇三亚市疾病预...
  • 9篇云南省寄生虫...
  • 9篇黑龙江省疾病...
  • 8篇琼海市疾病预...
  • 7篇山东省疾病预...
  • 7篇四川省疾病预...
  • 7篇海南省卫生监...
  • 6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105篇王善青
  • 80篇孙莲英
  • 67篇马焱
  • 66篇胡锡敏
  • 64篇曾雪霞
  • 59篇金玉明
  • 54篇符振旺
  • 51篇王红美
  • 47篇曾祥洁
  • 44篇杨斌
  • 41篇曾昭长
  • 41篇赵伟
  • 41篇王光泽
  • 41篇符艳
  • 40篇陈海云
  • 38篇何剑
  • 37篇李丹丹
  • 34篇莫少雄
  • 33篇孙定炜
  • 33篇曾林海

传媒

  • 452篇中国热带医学
  • 35篇中国公共卫生
  • 23篇海南医学
  • 19篇中国媒介生物...
  • 16篇中华流行病学...
  • 14篇中国艾滋病性...
  • 13篇中国寄生虫学...
  • 13篇中国疫苗和免...
  • 1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1篇职业与健康
  • 10篇疾病监测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10篇中国学校卫生
  • 8篇实用预防医学
  • 8篇中国职业医学
  • 8篇兰台世界(上...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7篇中国计划免疫

年份

  • 1篇2025
  • 34篇2024
  • 48篇2023
  • 38篇2022
  • 38篇2021
  • 28篇2020
  • 30篇2019
  • 39篇2018
  • 43篇2017
  • 26篇2016
  • 40篇2015
  • 47篇2014
  • 52篇2013
  • 69篇2012
  • 65篇2011
  • 63篇2010
  • 82篇2009
  • 50篇2008
  • 69篇2007
  • 50篇2006
1,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3
2005年
目的为了解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是否存在基因型或亚型的差异.方法对2003年15个省分离的107株麻疹病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同一年份不同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分子差异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107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06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1株属于A基因型,为沪191(S191)疫苗株.106株H1基因型毒株分成2个亚型,101株为H1a,5株为H1b基因亚型.2003年H1b亚型主要流行于海南、四川、上海、贵州省;而H1a在全国广泛分布;未发现H1c基因亚型,该亚型1993~1994年曾是北京、山东、河北、湖南省流行的优势毒株.对比2003年与1993~2002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H1a呈上升趋势,H1b亚型在所有H1基因型中的比例由1995~2002年的24.3%下降到2003年的4.7%,而H1c亚型逐渐消失.对2003年分离的病毒进行省内和不同省间遗传距离的比较证明,各省内的毒株变异范围在0%~6.1%(0~27个核苷酸差异);各省间的变异范围在0%~4.3%(0~20个核苷酸差异);省内差异最大值大于省间差异.结论中国最近11年来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趋势为:H1a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优势亚型;H1b亚型逐年降低转为弱势;H1c亚型逐渐消失.2003年麻疹变异毒株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域性.同时表明,中国的麻疹流行是由H1a和H1b中的许多不同病毒株造成的多个传播链引起的.讨论了在中国继续开展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展望了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于中国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应用前景.
张燕许文波朱贞蒋小泓胡家瑜王建国张金芳何吉兰孙莉林春燕凌华李聪勇刘杨马艳张晋琳王常银杨学磊章传真李平杜雯郑蕾梁勇姬奕昕
关键词:麻疹病毒H1基因型
浅谈做好碘缺乏病监测实验室工作的几点体会
2006年
从1995-2005年海南省已经组织进行了5次全省的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2005年3~5月,根据卫生部《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的要求,海南省组织进行了第5次全省的碘缺乏病监测工作。作者参加了本次碘缺乏病的监测工作,并负责监测样品尿碘、盐碘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吴柳坚
关键词:缺乏症实验室
社区卫生服务近况与对策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崔宜庆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基层卫生机构以家庭为单位慢性病病人卫生组织
沿海非高碘地区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沿海非高碘盐地区育龄妇女的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碘盐覆盖率低的8个市(县)1 161名15~55岁的育龄妇女食用盐样和尿样,采用过硫酸氨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结果8个市(县)1 161名妇女碘盐食用率为44.4%,尿碘中位数为120.0μg/L;其中4.7%妇女尿碘中位数<25μg/L为重度缺碘,15.5%妇女25μg/L<尿碘中位数<50μg/L为中度缺碘,23.1%妇女50μg/L<尿碘中位数<100μg/L为轻度缺碘,生育高峰时期的育龄妇女(15~35岁)尿碘水平最低为97.3μg/L。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严重碘缺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2.2%、11.9%,是非特殊生理时期妇女的2~3倍(χ2=33.09,P<0.001)。食用非碘盐的妇女引起严重碘缺乏是食用碘盐妇女的10倍(χ2=209.52,P<0.001)。育龄妇女的盐碘含量与尿碘水平有统计学线性相关(t=11.86,P<0.001),妇女碘缺乏与生活居住环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口服碘油丸强化工作。
王红美苏英迪吴柳坚
关键词:碘缺乏病尿碘碘营养水平育龄妇女
RAPD技术分析我国嗜人按蚊种型
金玉明王善青王赛梅杨霞李善干华德
为鉴别我国不同纬度嗜人按蚊,特别是海南岛嗜人按蚊与大陆嗜人按蚊间有无种型差异,从海南、四川、江苏三地收集嗜人按蚊标本并传代培养,通过对蚊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及RAPD-PCR扩增和产物检测,最终设计筛选出3条引物,并制...
关键词:
关键词:嗜人按蚊RAPD技术基因
海南省1999~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对 1999~ 2 0 0 2年海南省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控制建议。 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对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原因判定。 结果 海南省 4年来春季发生食物中毒起数较多 ,冬季发生食物中毒较少 ;农村发生的食物中毒高于城市 ,占 65 5 % ;群体性食物中毒起数占 75 9% ,中毒人数占 94 0 % ,但是 ,所有死亡事件均为散发中毒造成 ;发生在集体食堂 (主要是学校学生食堂 )的中毒人数最多 ,占中毒总人数的 63 9% ;微生物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占总中毒起数的 41 5 % ,其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49 3 %。 结论 必须根据海南省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高发场所、人群、主要中毒食品、中毒原因等 ,提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和策略。
杨斌陈海青
关键词:群体性食物中毒生食中毒食品流行病学分析集体食堂
2014-2015年海南省餐饮等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本省餐饮等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监管措施及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采集海南省20个市县(区)销售和餐饮环节的学生餐和配送餐、餐饮店饮品、肉制品、水产品、饮水机桶装水等5类食品,开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卫生指示菌及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污染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状况调查。结果共监测1 407份样品,冷冻肉糜制品(肉丸)和冷冻鱼糜制品(鱼丸等)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0.9%和1.2%;经饮水机的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菌群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6.7%和77.8%);餐饮店自制饮料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分别为66.1%、71.2%);有11%的学生餐饭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2014-2015年海南省桶装饮用水经饮水机后普遍受微生物污染,肉制品、餐饮店自制饮料、食用冰,学生餐、配送餐等安全状况堪忧。
柳贤勤何剑邢坤冯礼明
关键词:食品饮料微生物污染
海南省部分地区流行性出血热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00人份人群血清,感染率为4.25%(34/800);西部地区的东方市、儋州市和中部地区的五指山市感染率(5%~6%)高于东部地区的万宁市(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较高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组,分别为7.5%、6.25%和5.6%。这3个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感染率低于这3个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7.25%)高于女性(1.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局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农村地区,存在EHF的潜在流行,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局部暴发,建议这些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间疫情的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的流行和暴发。
苏新元陈言曾祥洁李丹丹马焱贾鹏本陈少明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的死因概况,分析其死亡原因,为健康海南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海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获取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死亡信息,应用Excel 2010及SPSS 26.0软件对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 2014—2020年海南省年均常住人口为917.53万人,8个监测点每个点年均常住居民为29.71万人,累计报告死亡83 878人,年均总死亡率为50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8.69/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06.18/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444.36/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显示,0~<1岁组的粗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粗死亡率明显高于儿童其他年龄组;从2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粗死亡率总体不断上升;65岁及以后,粗死亡率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85岁以后,粗死亡率达到最高值。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死亡率来看,2014—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均大于100/10万,这两种死因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海南省常住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
马迪魏晋才刘莹王小焕王兴任陈赛苦杨斌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
2010—2016年琼海市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0—2016年琼海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为琼海市的肿瘤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琼海市2010—2016年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肿瘤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粗率、中标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进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对不同年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琼海市2010—2016年共收集新发恶性肿瘤病例7119例,平均发病率为204.63/10万(中标率为155.16/10万,世标率151.34/10万),0~74岁累积率为17.26%,男性平均发病率232.97/10万(中标率172.64/10万,世标率178.95/10万),高于女性173.02/10万(中标率134.90/10万,世标率125.27/10万)。总人群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宫颈癌。2010—2016年共收集恶性肿瘤死亡病例4787例,平均死亡率为140.23/10万(中标率为102.70/10万,世标率101.18/10万),0~74岁累积率为11.69%,男性平均死亡率176.50/10万(中标率128.10/10万,世标率133.33/10万),高于女性99.74/10万(中标率74.10/10万,世标率69.42/10万)。总人群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Joinpoint模型拟合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2010—2012年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2—2016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8.9%,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率自2010—2016年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琼海市2010—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续增长,存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癌种并存的疾病负担。应加强乳腺癌、宫颈癌和肝癌等重要癌种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符艳颜李丽王春雨符芳敏董华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