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水务局 作品数:21 被引量:13 H指数:2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 四川省水产学校 四川省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建筑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涌泉水控温人工繁殖虹鳟技术 2007年 成都地区涌泉水的温度周年在15℃左右,比虹鳟亲鱼培育的最适温度4℃~13℃要高一些,因此利用周年水温恒定的涌泉水培育虹鳟亲鱼是不利于亲鱼性腺的发育。通过调节控制水温培育亲鱼,并利用调温后的涌泉水繁育虹鳟苗种,亲鱼可达到较高的成熟度,产卵率、孵化率、出苗率、成活率均可达到正常水平。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张瑰 权可艳 王泽仁关键词:泉水 虹鳟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最适温度 O_3/UV过程中溴酸盐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臭氧在处理含溴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致癌性的溴酸盐。研究了O3/UV氧化法在处理含溴水的过程中溴酸盐生成量的变化规律,与单独臭氧氧化和单独紫外氧化的结果做对比分析,并应用于处理自然水体。研究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溴酸盐,并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多,低p H值有利于减少溴酸盐的生成量;在相同条件下,紫外光辐射的氧化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溴酸盐,但反应速率较慢;O3/UV联用氧化法处理过程中溴酸盐的变化规律与臭氧氧化法中类似,但溴酸盐生成量减少了70%;O3/UV联用氧化法处理自然水体的效果优于单独臭氧氧化,溴酸盐生成量减少了24%。 薛智新 张永丽 张静 刘蓓 刘智华关键词:溴酸盐 臭氧氧化 紫外 O3/UV 鲤鱼鲤春病的防治 被引量:1 2004年 叶彬关键词:鲤鱼 鲤春病 症状 养殖方式 水质调节 中型灌区管理和维护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2018年 我国的中型灌区能够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保证粮食作物的安全,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做好中型灌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在对中型灌区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在灌区工程、节水及工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并加以解决。 李蓉关键词:中型灌区 工程管理 长吻鮠早繁及苗种培育技术 2004年 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俗名江团。在我省人工繁殖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年鱼种生长时间短、规格小,这给当年鱼种越冬和来年成鱼上市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在长吻鮠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决定利用火电厂余热水,对长吻鮠亲鱼进行冬季培育,提早繁殖,同时在长吻能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经过两年实践,我们成功地将长吻鮠繁殖时间提早1个月到1个半月,苗种平均成活率2002年为45%,2003年达94%,并在长吻鮠鱼病防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王则仁关键词:长吻鮠 繁殖性能 苗种培育技术 亲鱼培育 彭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6年 本文通过分析彭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以期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周丽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运行维护管理 池养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2 2015年 用浅层地下水和河水的混合水将引进的西伯利亚鲟水花鱼苗在水泥池中培育成8龄性成熟亲鱼。在第一次产卵前3-4个月,以2种不同的降温方式使亲鱼越冬。Ⅰ组17尾雌鱼,17尾雄鱼,水温7-8℃;Ⅱ组19尾雌鱼,20尾雄鱼,水温7-10℃。催产前10-15 d将水温升至16-17℃。经人工催产,Ⅰ组10尾雌鱼排卵,14尾雄鱼排精;Ⅱ组9尾雌鱼排卵,15尾雄鱼排精。雄鱼采用导管法取精,雌鱼切开输卵管手术取卵。试验结果,共获成熟卵19490 m L,计87.17×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66.22×10^4粒,受精率17.5%-90.0%;孵出鱼苗39.6×104尾,孵化率20.0%-71.7%。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在水泥池中经人工饲养、培育能达到性成熟,可用来进行人工繁殖。 李禾 李军 王泽仁关键词:养殖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湔江堤防水毁原因分析与应对初探 笔者在彭州从事基层水利工作与湔江打交道20年,在感叹湔江难治的同时,也不停思考湔江堤防水毁的原因,努力寻找科学有效治理湔江的好方案,这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和目标。 宿波关键词:河道治理 洪水 文献传递 四川彭州市乡镇污水管道运行状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为查找彭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和运行负荷低的原因,采用快速内窥设备(QV)管道检测技术,调查乡镇污水管道运行状况,发现了管道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污水管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工程管理措施及建议。 刘智华 吴燕关键词:污水管道 维护管理 关于“7·9”洪灾湔江堤防损毁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2014年 湔江在彭州防洪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3年,彭州遭遇"7·9"特大暴雨灾害,湔江洪峰流量为2 490 m3/s,堤防受损达21.94 km/31处。虽然该河道流量不大(10年一遇为2 850 m3/s),却致使堤防重大损毁。旨在通过分析堤防损毁原因,从打破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出发,探讨了相关治理的对策措施。 罗云香关键词: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