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
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
- 作品数:142 被引量:1,179H指数:17
- 相关作者:邱万智刘晓玲马洪明何建新王天宝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用投影寻踪回归进行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被引量:31
- 1999年
-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PPR)对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成分谱和大气采集样本中的元素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的权重贡献率的一种原解析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的解析,结果表明,影响上海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是建筑尘、土壤尘。
- 李作泳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污染源源解析投影寻踪
- 二元序列优化的二种快速算法
- 1991年
- 基于二相编码雷达对大压缩比信号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比直接算法平均提高效率0.5P(P 为序列长度)的快速数字优化方法。作为这种快速算法的实际应用,还对 P=255的二相编码脉冲压缩信号进行了优化。
- 邱万智肖弟权向敬成
- 关键词:雷达脉冲压缩脉冲编码
- 新型的精密宽带整流器被引量:2
- 1992年
- 基于运算放大器电源电流读出技术,把低电源偏置电流运算放大器与改进的wilson镜象电流源(简称电流镜)相结合,所组成的新型整流器,从电路结构上保证了在线性和频宽两个方面都比传统的整流器优越。
- 陈金岭
- 关键词:宽带整流器
-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及其效果检验被引量:16
- 2001年
-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通过构造雹云和雷雨云两类样本的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 ,根据计算出的待识别云体与两类样本云体之间的关联度大小 ,进行雹云识别。该方法用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结果的正确率达85
- 李祚泳蔺雷邓新民
- 关键词:雹云识别物元可拓集关联函数冰雹防雹效果
- 转报通信协议的Petri net描述和检验
- 1989年
- 本文论述了作者引用和设计的用于微机转报网络的两个通信协议,并用Petri net进行描述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协议1适用于理想信道环境,协议2有广泛的实用性,在噪声信道环境下也能保持协议的合法性,网络不会出现死锁、死环。
- 郭代成
- 关键词:气象通信通信协议计算机应用
- 二端口网络理论在振荡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1989年
- 本文将二端口网络理论应用于三点式振荡电路分析,得出了振荡频率较完整的数学表达式,以及振荡条件与器件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设计该类振荡器提供更加准确的计算依据。
- 易申山陈文吉
- 关键词:振荡频率振荡条件导纳矩阵
- S波段微波数字锁相频率综合器
- 1995年
- 本文介绍一种小体积低相噪的S波段锁相频率综合器。文中着重对环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 朱银川胡林俊
- 关键词:锁相环频率综合器
- B-P网络用于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72
- 1995年
- 本文应用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实例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 李祚泳
- 关键词:B-P算法神经网络水质
- 污染物浓度预测的PPR模型被引量:26
- 1997年
- 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的审视数据-模拟-预测新思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浓度预测的PPR模型.该模型用于水污染物BOD和DO浓度预测结果,其建模样本拟合合格率为100%,预留检验样本预测合格率达83.3%.
- 李祚泳
- 关键词:污染物投影寻踪
- 温度对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常数及辐射特性的影响
- 1993年
- 本文阐述平流层气溶胶的光学常数在不同温度下取值时,用Mie散射理论对不同浓度的平流层气溶胶红外波段的辐射特性进行的计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卫星遥感中,由温度引起的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常数的变化对某些红外波段的平流层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张建云张国栋许丽生
- 关键词:光学常数平流层气溶胶MIE散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