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

作品数:17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林秀丽李素辉林明栋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中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高血压
  • 3篇血压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分子
  • 3篇出血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心病
  • 2篇血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出血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冠心病
  • 2篇干预
  • 2篇肝素

机构

  • 17篇海南文昌市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2篇陈颖贤
  • 2篇杨燕
  • 2篇王栋
  • 1篇梁耀荣
  • 1篇符国庆
  • 1篇林道德
  • 1篇饶平
  • 1篇黄良平
  • 1篇林明栋
  • 1篇李素辉
  • 1篇林秀丽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1
  • 2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硬膜外腔干预对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硬膜外腔干预对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10—2014-10接诊治疗的20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过程出现异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0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早期硬膜外腔干预合并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仅进行椎管内麻醉,不进行其他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记录各组的穿刺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处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7例患者脊穿针在硬膜外腔触发左下肢C级异感,同时在术后出现左足下垂,腓肠肌轻度萎缩等神经功能症状,症状持续15个月左右,而实验组中仅出现3例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持续时间为1个月左右,实验组的神经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硬膜外腔干预可有效减少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可尽快恢复。
谢东进许环航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干预
脑梗死患者血清E2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介素-6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雌二醇(E2)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sICAM-1、IL-6与E2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1—2014-06 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急性期52例,缓解期40例;根据体积大小分为3组,小梗死灶组42例,梗死灶体积〈5cm3;中梗死灶组28例,梗死灶体积5~10cm3;大梗死灶组22例,梗死灶体积〉10cm3。选择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E2、sICAM-1、IL-6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血清E2、sICAM-1、IL-6表达与年龄、病情、梗死灶大小、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sICAM-1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加重,血清sICAM-1和IL-6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1),血清E2水平呈下降趋势(P〈0.01);随着脑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sICAM-1和IL-6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1),血清E2水平呈下降趋势;sICAM-1和IL-6的表达与脑梗死病情、梗死灶大小均呈正相关(P〈0.05);E2的表达与脑梗病情、梗死灶大小均呈负相关(P〈0.05);E2的表达与sICAM-1和IL-6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sICAM-1和IL-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ICAM-1、IL-6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表达,E2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低表达,上述指标与脑梗死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李素辉符悦才
关键词:脑梗死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实验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尼莫地平,1次/d;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控制血压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疗程均为21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高且病死率低,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血肿体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符国展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提高助产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益。方法:分析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即从生物、物理、化学和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助产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有所提高,身心疲惫有所改善,工作效益显著提高。结论:对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保证助产士身心健康,提高产房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
杨燕
关键词:助产士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海绵状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对海绵状肝血管瘤(HCH)的诊断效果,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疑似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经CEUS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比较患者经不同诊断方法检查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度、漏误诊情况等。结果临床病理检查确诊165例为海绵状肝血管瘤。CEUS检查准确度96. 80%,灵敏度97. 60%,特异度94. 70%;Kappa值0. 918,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常规超声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 80%、84. 80%、80. 70%,Kappa值0. 607,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差;上述指标组间比较,P <0. 05。165例确诊患者病灶总数170个,肝脏左、右两侧分别65个、105个。CEUS检查出163个病灶,低回声病灶15个,在血管瘤内形成血栓、钙化;误诊、漏诊率分别为3/222(1. 35%)、5/222(2. 25%),总发生率8/222(3. 60%);误诊者均为肝囊肿。常规检出病灶144个,低回声、高回声病灶分别130个、14个;多发病灶89个(61. 81%);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0/222(4. 50%)、25/222(11. 26%)、35/222(15. 77%);误诊者8例是肝癌,2例肝腹水。两组漏诊者均系病灶不典型。结论 CEUS对海绵状肝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较佳,可通过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海绵状肝血管瘤进行有效筛选。
曹东明林陪任陈荣华许泽茹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超声检查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纱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纱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转归和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于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80IU·kg-1,皮下注射,qd;口服缬纱坦80mg,qd;硝酸甘油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每分钟10~25滴。疗程均为14d。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喘闷、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92.5%vs.67.5%)(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纱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心功能。
王栋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缬纱坦硝酸甘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
我院2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2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1例ADR报告涉及14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与中药制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监测工作。
饶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卡络磺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卡络磺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7年12月9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卡络磺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科药物治疗主要给予抑制胃酸、口服止血药、补液等治疗,使用卡络磺钠等一般止血药无明显效果。
符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卡络磺钠疗效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防止再梗死
2000年
急性脑梗死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目前已在国内外基本普及,而且疗效肯定,但应用尿激酶溶栓后可发生再梗死。我们采用尿激酶(uk)加用低分子肝素和单纯用uk溶栓治疗,进行对照观察,观察其疗效和再梗死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系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及脑梗死病人),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②发病≤6h;③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④无昏迷;⑤头颅CT证实无颅内出血者;⑤无出血性病史和出血倾向者: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
陈颖贤黄良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低分子肝素
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8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成C组、Z组各4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干预。结果干预后C组总有效率63.27%,Z组为89.80%。干预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Z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C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C组,干预后2周、1个月、3个月Z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运动、语言、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林秀丽伍秀秀
关键词:脑梗死并发症偏瘫失语早期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