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 作品数:70 被引量:186H指数:6
- 相关作者:郝艳华罗超王明泽张振利刘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元代文化研究暨《全元文》编纂研讨会综述
- 2004年
- 魏崇武
- 关键词:《全元文》蒙古学古籍整理
- 论元代道教史籍及其文献学价值
- 2005年
- 元代道教史籍非常丰富,可分为仙传、谱录、山志、碑铭集、游记等体裁;仙传又可细分为专传、类传、总传、像传等小类,这些史籍有着鲜明的特征,在文献学上也有相应的学术价值。
- 刘永海
- 关键词:元代道教史籍文献学
- 文化结构与中国文化本体被引量:12
- 2004年
- 文化作为整体存在的“超有机体” ,它的内在本体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是对有机整体性文化的内存关系的抽象 ,它包括两方面涵义 :一是可以自己说明自己 ,二是可以形式化。文化结构决定了文化的性质与功能 ,中国文化之体决定中国文化之用 ,二者密不可分。文化结构有表层文化结构与深层文化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最具模式化的心理反映 ,鲁迅研究中国的“国民性”就是着眼于病态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结构具有有机整体性、转换变异性、调整稳定性的特征。
- 罗超
- 关键词:文化结构
- 《尸子》汪辑本初探被引量:2
- 2005年
- 《尸子》虽阙佚特甚,然却为先秦古籍,殊为可宝。后人多有辑佚,至今已有七种辑佚本,其中以汪本最优。探讨汪辑本的基本面貌及其特征,并通过与诸家辑本的比较,可见汪继培辑本的长处。
- 王彦霞
- 关键词:辑本古籍辑佚先秦
- 论蒙元初期的正统论被引量:6
- 2007年
- 与两宋、金代相比,蒙元初期正统论明显有新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传统夷夏之防的藩篱,为元末修辽宋金三史确定"各与正统"的原则奠定了基础,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意识。二是在理论上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杨奂、郝经标举"王道"或"中国之道",超越了从前以血缘、民族、天命、德运、地域、国势等因素来论正统的思维模式,因而更具理性色彩和进步意义。
- 魏崇武
- 关键词:正统论蒙元初期郝经
- 三萧诗文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08年
- 在南朝文坛上,萧衍、萧纲、萧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于萧氏父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如萧纲、萧绎与宫体诗的研究等,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显得有些薄弱。本文拟对萧衍、萧纲、萧绎的诗文作品及文艺思想研究进行全面考察。
- 李柏
- 关键词:萧绎诗文文艺思想
- 《全梁文》所收“萧衍、萧纲、萧绎”文勘误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严可均《全梁文》中所收萧衍、萧纲、萧绎之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所存在的误收、重出、篇题讹误、作者小传舛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辨正,以期为研究"三萧"提供更为准确的文献材料。
- 李柏
- 关键词:严可均辨正
- 陈垣晚年史学及学术思想的升华被引量:6
- 2000年
- 陈垣先生晚年目睹国家和民族的新兴 ,学术思想不断升华 ,进一步明确了学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他刻苦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唯物史观。他晚年把渊博的学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将大量精力投入新中国学术文化事业的规划和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的顾问和指导作用 ,这是他晚年学术成就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陈先生晚年依然在史学耕耘不息 ,撰写了 40多篇学术论文 ,主持了大型的古籍整理项目。先生晚年的历史考证周匝缜密 ,益臻佳境 ,善于由小见大 。
- 周少川
- 关键词:史学晚年历史考证国学学术成就历史唯物论
- 全文增补中
- 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被引量:33
- 2004年
- 邵永忠
- 关键词:自然灾害政府职能
- 元朝的开放意识与域外史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元朝辽阔的疆域使元帝国具有对外开放、四海为家的积极思想观念。元代中外交通的频繁,激发了中国学者、旅行家、商人对异域风情、不同文明的兴趣和向往,所以元代域外史的记载和著作非常丰富。对元代域外史的研究,又大大扩充了人们对域外地理概念的认识。元代域外史著述对域外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风土物产的描述,对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记载,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反映了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
- 周少川
- 关键词: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