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皮肤病防治医院
-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5
- 相关作者:冯新沈惠平谢骅黄晓辉陈洪岩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索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口服400mg/d,连服3天后再用6个月经周期,1次顿服200mg。对照组伊曲康唑400mg/d,连服3天即停药。结果:观察组1周治愈32例(94.12%),与对照组1周治愈31例(91.18%),两组1周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伊曲康唑短程冲击治疗加长期间断给药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 沈惠平冯新
- 关键词:伊曲康唑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同时配以NB-UVB照射。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内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可显著缩短病程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黄晓辉谢骅
- 关键词:玫瑰糠疹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窄谱中波紫外线
-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5例效果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于患处涂复方环磷腺苷乳膏,1日2次,疗程12周;对照组于患处涂丙酸氯倍他索乳膏,1日2次,疗程12周,根据PASI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4.55%,对照组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14.55%,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3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 冯新盛国荣
- 关键词: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 p53和EGFr在皮肤鳞癌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皮肤鳞癌 (SSCC)中 p5 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 ,探讨其在 SSCC多阶段发生中与癌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方法研究 6 0例 SSCC中 p5 3和 EGFr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上皮中 p5 3表达缺乏 ,癌中 p5 3阳性表达率为 5 6 .6 7% (34/ 6 0 )。EGFr表达于整个癌巢中。p5 3和 EGFr表达在癌的不同分化中有显著差异 ,p5 3和 EGFr表达两者在 SSCC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 SSCC中由免疫组化显示 p5 3和EGFr过表达的癌细胞常是获得了更具增殖、侵袭和间变能力的细胞类型 ,p5 3和 EGFr过表达是判断 SSCC增殖和分化的有意义指标。
- 冯新王建力陈莉
- 关键词:皮肤鳞癌P53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化脓性皮肤病130例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化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0例儿童化脓性皮肤病患者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3次/天。对照组122例外涂环丙沙星软膏,2~3次/天,疗程7天。结果: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化脓性皮肤病总有效率优于环丙沙星软膏(P<0.01)。结论: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化脓性皮肤病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等优点。
- 沈惠平冯新
- 关键词:化脓性皮肤病夫西地酸乳膏儿童
- 靶向VEGF的shRNA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在皮肤鳞癌细胞(A431)中下调VEGF mRNA和VEGF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对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的影响。方法构建psVEGF-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VEGF1-shRNA,VEGF-s1;psilencer-VEGF2-shR-NA,VEGF-s2)干预A431细胞,同时构建含随机靶序列的阴性对照表达质粒(psilencer-Target-off-shRNA,T-off)。RT-QPCR,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内VEGF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百分比与细胞凋亡;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二维、三维空间的迁移能力;FN黏附试验检测细胞黏附潜能。结果 A431细胞转染psVEGF-shRNA后活性降低,细胞周期发生阻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比率显著增加,在G1期明显降低,在S期伴细胞调亡增加。细胞内VEGFmRNA和VEGF蛋白表达下降,细胞迁移和黏附潜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 VEGF是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生长相关的重要基因,干扰VEGF基因能有效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
- 曹一鑫冯新王建力陈莉
- 关键词:VEGF
- 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辣椒碱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木评分均显著下降(P〈O.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O.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辣椒碱软膏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沈惠平
- 关键词:辣椒碱软膏加巴喷丁胶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5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皮肤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分别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患处,疗前和疗后3周分别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甾体类皮肤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陈洪岩
- 关键词:皮炎湿疹氟芬那酸丁酯
-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的近况。
- 沈惠平
- 关键词:甘草酸苷皮肤科
-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7
- 2008年
-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文章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 沈惠平杨洪兵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