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
- 作品数:189 被引量:385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介明邢美荣殷涛刘永强靳文勋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生物工程重点学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CTA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CTA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重症患者100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重症患者CTA增强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程度为9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程度为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增强检查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被广泛地用于检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变情况。因此,通过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CTA增强检查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刘娟
-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患者
-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后分为抑郁组21例和非抑郁组38例,均测定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以在本院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正常的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脑卒中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刘永强段晓峰尹娟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皮质醇血浆
-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术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评价疗效以及随访1年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 L)、直接胆红素(DBi 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低于对照组,Ig A、Ig 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存活,且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时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疗效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相当,但其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辅海尹娟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功能免疫能力生活质量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景县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行区段或肿块切除32例,4例行单纯乳房切除;随访1年,其中有4例患者反复发作,2次手术3例(区段切除),1例2次手术后再次复发行单纯乳房切除。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
- 杜春海靳文勋曹志然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研究探索了预防性护理策略在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间我院接收的此类病例,共60例,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接受标准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在标准护理外添加预防性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以及凝血指标Fbg、PT和D-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据此得出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改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王华
- 关键词:预防性急性脑血管病
- 慢性鼻窦炎与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摘取门诊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总数6 648份,其中未见异常1 731份,上颌窦炎1 225份,筛窦炎238份,蝶窦炎83份,脑梗塞3 968份,颅内占位226份。颅内出血284份,其它46份。结果:我院门诊病人中脑梗塞的核磁诊出率为59.68%,鼻窦炎的核磁诊出率为23.25%,即既患有脑梗塞又患有鼻窦炎病例为488份,而脑梗塞与其它疾病的同患比例极低。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 李茹茹胡丽辉韩靖陈惕然董丽娜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缺氧缺氧诱导因子脑梗塞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周边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为更好地对脑出血急性期进行抢救治疗,本文通过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切块,经过染色、切片,进行较详细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在客观地分析与探讨脑出血灶周围的病理改变之后,本文着重指出:一、脑出血的脑水肿,在发病后48小时更加明显化。因而,在密切注意病人的血压、心脏及肾功能条件下,应系统进行脱水治疗;二、对适宜采用血肿清除术的病人,一旦确定,应抓紧时间尽早进行手术;三、由于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对脑出血病人的手术年龄,应适当放宽。
- 梁建华周贵平张玉林石江增靳宝华胡立辉耿岩韩国杰王东雨
-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理学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与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研究
- 2021年
- 分析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更高。方法:研究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用药,对照组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研究组ET-1、水肿体积、血肿体积、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9.5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发病率高,微创手术治疗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 侯小彦魏玲郑绵绵侯春霞罗瑞雪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治疗后90d,2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患者90d病死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最大限度降低了患者的病残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广仁韩靖臧汉青高爱英韩桂玉殷涛邢美荣
-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NIHSS评分
- 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探讨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12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6.72%,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8%(P<0.05);试验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康复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保障其疗效以及安全性。
- 韩琴
-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