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科院
- 作品数:77 被引量:275H指数:8
- 相关作者:梁万军李凤鸣张怡王宪成刘福金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以科研和生产为基点促进科技情报工作的开展
- 1993年
- 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从多年的科技情报工作体会到,只要我们深入的抓好科技情报工作,必定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带来显著的效益。首先是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报调研,收集方方面面有用的资料和考察的情况,汇集到一起写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提供给领导,作为课题立项研究的依据。例如:1985年我们通过情报调研,写出一份关于利用锯末枝叉作为燃料的废材锅炉课题的可行性研制报告,上报到林业部节能办,经努力争取到研究费用确立了科研课题。我院研究人员经过二年多时间的研制。完成了废材锅炉的设计研究工作。
- 秀淑兰
- 关键词:情报工作情报服务
- 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密度的确定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 ,分析了密度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根据密度效应理论 ,计算出平均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模型 ,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密度表。
- 孙艳杰刘超高瑞馨杨凯陈士刚
- 关键词: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密度
- 结构用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根据美国ASTM D5456《结构复合木材产品评价规范》评价方法标准及美国工程木材协会PRL-501《单板层积材性能标准》,对国产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分析。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发现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较好。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研究可为我国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特征值确定方法提供参考。
- 王春明任海清赵荣军林利民孟黎鹏贾潇然
- 关键词:力学性能特征值
- 红松人工林改培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论述了红松人工林改培的目的和意义,并从林分选择、抚育间伐和经营技术措施管理等方面对改培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
- 徐光花冯博
-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抚育间伐
-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研究
- 1993年
- 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效果好、成本低,且无污染,是生防中重要方法之一。但1984年曾有人对其防治松毛虫效果提出异议。在对赤眼蜂防治方法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得出赤眼蜂对防治松毛虫、黄刺蛾、杨小舟蛾、天幕毛虫等有显著效果的结论。防效的好坏决定于繁蜂质量、释放时机、放蜂数量等。
- 高长启牛延章王福维张红岩
- 关键词:赤眼蜂松毛虫生物防治
- 山地1号杨育苗、造林技术
- 2002年
- 山地1号杨是吉林省林科院历经近二十年选育,适宜丘陵及高寒山地栽培的杨树良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多个林业局进行的区域栽培试验表明,10年生试验林,胸径生长量达15-18厘米,超过大青杨36%;树高生长量达12-13米,超过大青杨28%。
- 赵云
- 关键词:造林技术试验林杨树造林胸径生长量速生性工业原料林
- 长白落叶松S1-1换床苗施肥效应
- 为提高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探索相应合理的施肥配方,增加肥料利用率,避免由于施肥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对长白落叶松S1-1换床苗木进行正交施肥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苗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苗木的施...
- 林玉梅杨轶囡任军王晓娜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施肥效应
- 杨树全息定域选穗试验报告
- 1995年
- 本文将全息生物学应用于杨树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通过全息定域选穗试验表明,杨树的最佳选条域位是树冠下部;最佳选穗域位是枝条中部。取自树冠下部枝条上的中部插穗,当年生苗木高生长量比取自“上上”、“根上”、“中上”的插穗分别高出26.4cm、25.3cm和24.3cm,
- 任长海都何利赵彤堂刘清玉李凤鸣史继范梁学顺吴为群
- 关键词:杨树扦插育苗
- 浅谈入世后加强林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
- 2003年
- 根据我国以往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林产品要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并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同时,也要抓紧制定和修订我国的林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 王百成林玉梅杨铁囡任军张怡
- 关键词:入世林产品绿色壁垒
- 生态环境与赤松兴凯松天然林生长的关系被引量:2
- 1992年
-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龄及土壤类型是制约赤松、兴凯松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主导因子;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及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影响林分每公顷蓄积年生长量、林分平均高的重要因子;林分平均胸径受林分密度的制药,并受土壤类型、A层厚度、土壤总厚度的影响。
- 徐程扬李宏张晶
- 关键词:赤松天然林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