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朝鲜国家科学院

作品数:45 被引量:218H指数:9
相关作者:金正男朴雄金明哲金成哲李忠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社会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锆石
  • 6篇地质
  • 6篇岩石
  • 6篇元古代
  • 6篇古元古代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质意义
  • 5篇杂岩
  • 5篇年代学
  • 5篇热事件
  • 4篇地块
  • 4篇同位素
  • 4篇火山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岩石成因
  • 3篇岩石地球
  • 3篇岩石地球化学
  • 3篇山岩
  • 3篇石地

机构

  • 45篇朝鲜国家科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东北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沈阳机床股份...
  • 1篇十堰市妇幼保...

作者

  • 11篇金正男
  • 8篇张艳斌
  • 6篇张晓晖
  • 5篇彭澎
  • 5篇李秋立
  • 5篇朴雄
  • 4篇翟明国
  • 4篇吴福元
  • 4篇李东升
  • 4篇金明哲
  • 4篇赵磊
  • 2篇袁雅红
  • 2篇只金芳
  • 2篇李大哲
  • 2篇金凤燮
  • 2篇朱英国
  • 2篇王小莉
  • 2篇王浩铮
  • 2篇马石楠
  • 2篇余愿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2篇贵州医药
  • 2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世界博览
  • 1篇考古
  • 1篇遗传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冶金经济与管...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管理学报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5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水石墨烯水相分散液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未添加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而得到均匀的石墨烯水相分散液的方法,近来来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工作通过提高水合肼的用量,来替代表面活性剂或者其它稳定剂的作用,得到了良好的均匀的水相石墨烯分散液,可长期稳定存放,6个月内未发生团聚现象.其Zeta电位低于-32.5mV(pH值为5.89),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产物为具有褶皱结构的、六方晶系的单层石墨烯结构,厚度为0.38nm.XPS分析显示这种方法对于除去羟基和环氧基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利用这种分散液所制备的石墨烯-玻碳电极(GE-GCE)在检测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时,比普通玻碳电极(GCE)显示出更良好的电化学响应.
金成勋李丹丹李久铭余愿李豫珍只金芳
关键词:石墨烯分散液水合肼电化学响应
柔性透明石墨烯膜制备及导电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通过液相化学还原和热还原联合作用制备了柔性透明导电石墨烯膜.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在制备过程中既作为抽滤的滤网,又作为热还原处理时支撑石墨烯膜的衬底,制成的柔性透明石墨烯膜对波长为540—840nm的可见光透光率为80%,面电阻为850Ω/平方,这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膜(280—770Ω/平方)相近,而低于溶液法制备的石墨烯膜(通常是103—104Ω/平方).
金成勋李丹丹余愿徐涛钱俊只金芳
关键词:热还原阳极氧化铝模板石墨烯
朝鲜狼林地块东南缘太古宙岩石及其对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的响应
朝鲜狼林地体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岩石组成、形成和变质作用时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古元古代辽吉活动带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选取位于狼林地块东南缘,狼林群变质杂岩中的3个...
赵磊金正男
朝鲜半岛咸北地区晚二叠世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晚古生代火山作用既是探究朝鲜半岛北部大地构造归属的基本要素,又是认识东北亚大陆两大构造域转折之际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窗口。针对咸北地区会宁基性火山岩开展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喷发时代为晚二叠世(257±3Ma);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其Si O2含量介于51.9%~55.3%,Mg#变化于40~58,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并具有高正的锆石εH f(t)(+10^+16)值。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该基性火山岩的岩浆源区为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而形成的不均一岩石圈地幔,其部分熔融则可能归因于俯冲后的板内伸展背景。会宁基性火山岩不仅为判定咸北地块属于中亚造山带在朝鲜半岛的东延部分提供了岩石学证据,而且与中国相邻地块上的同期岩浆事件一道,构成见证古亚洲洋东段沿西拉木伦-长春-延边一线断裂带最终闭合的空间标记。
张晓晖张艳斌袁玲玲李永植崔远正金宪
关键词:基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晚二叠世
朝鲜半岛北部显生宙花岗岩成因研究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朝鲜半岛北部图们江褶皱带和冠帽地块发育大面积的花岗岩,长期被认为形成于晚古生代二叠纪-早中生代三叠纪。采用锆石原位微区U-Pb测年技术(SIMS U-Pb),对6个代表性岩体的16个样品进行了侵位年龄测定,结合早期发表的年代学数据,确定朝鲜北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199~173Ma),少部分为晚二叠世(265~263Ma)和早三叠世(248~240Ma)。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朝鲜北部花岗岩以钙-碱性岩石系列为主,其成因类型为I型,且少数为高分异I型。锆石Hf-O同位素特征明显分为两类:图们江褶皱带及冠帽地块中的侏罗纪花岗岩、冠帽地块中晚二叠世片麻状花岗岩具有正的εH f(t)值(4.7~13.5)和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367~784Ma),O同位素组成δ^(18)O集中分布在5.7‰~7.4‰,表明其源区物质为新生地壳,且该地壳物质来自于亏损型的软流圈地幔;而冠帽地块中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花岗岩通常具有负的εH f(t)值(-10.9~3.8)和古老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889~1651Ma),O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δ^(18)O分布在5.6‰~9.2‰,推测其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区域对比研究表明,图们江褶皱带和冠帽地块具有相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应归属于同一个整体,其上发育的花岗岩与我国吉黑造山带花岗岩在年代学格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及岩浆源区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对比。由此可见,朝鲜北部图们江褶皱带和冠帽地块为中亚造山带的组成部分,且朝鲜北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花岗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阶段,由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拼合,在华北地台北缘形成了同碰撞型花岗岩。侏罗纪中国东北及朝鲜开始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在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挤压体制下形成大面积花岗岩。
张艳斌吴福元杨正赫金正男韩龙渊
关键词:锆石U-PBHF-O同位素
朝鲜半岛北部定州与铁山稀土矿相关碱性岩和花岗岩的岩石学和SI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朝鲜半岛北侧的狼林地块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狼林地块具有与辽南地块以及辽吉活动带类似的早前寒武纪岩石组成、变质和变形特征。我们在分布有稀土矿的朝鲜定州-铁山一带(狼林地块西北部),采集了与稀土矿密切相关的碱性岩(粗粒正长岩和萤石化霓辉正长岩)和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样品。岩石样品的岩相学观察表明,定州与铁山地区的碱性岩和花岗岩并不显示明显的岩浆期之后的热液蚀变特征。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粗粒正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1865±6Ma,萤石化霓辉正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1868±8Ma,铁山地区的四件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结果分别为1871±13 Ma、1866±8 Ma、1872±6 Ma和1873±7 Ma,这些年龄值一方面代表了岩浆活动时代,另一方面可能也代表了朝鲜定州和铁山稀土矿的成矿时代。狼林地块的这些碱性岩与花岗岩的时代与华北克拉通辽吉活动带以及狼林地块其它地区的高级变质作用同期,并且在辽南地块,也有类似碱性岩的报道。综合现有的证据表明,辽吉活动带、辽南地块以及狼林地块在古元古代可能属于同一个大型构造带,并且这个构造带(或者构造带的一部分)当时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通过全面对比野外观测结果、岩石的岩相结构、岩浆结晶时代可知,朝鲜定州和铁山一带的稀土矿与中朝克拉通的世界级稀土矿——白云鄂博,在岩石组合、稀土矿物组成、岩石蚀变特征、成矿时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关于这一稀土矿的具体稀土矿物组成、矿床成因以及储量等众多问题,未来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金正男韩龙渊赵磊李秋立金石山
关键词:碱性岩稀土矿
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为了解决盘式制动器由于摩擦温度过高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以某种汽车的通风盘式制动器为例,进行了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利用Workbench的"Coupled Field Transient"模块进行热-机耦合分析,得到了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器瞬态温度场分布,然后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制动器最高温度不能超过许用温度的关系推测,利用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理论建立制动器热-机耦合可靠性功能函数模型.采用自适应Kriging-Monte Carlo模拟(adaptive Kriging-Monte Carlo simulation, AK-MCS)方法进行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并用Monte Carlo法进行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制动盘单侧厚度对可靠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制动盘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散热加强筋厚度次之,制动盘密度影响最小.
杨周朴银成权哲优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朝鲜平南盆地古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比及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中朝古陆(华北古陆)平南盆地面积~25000km^2,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发育从中元古界到下古生界地层,但经历了低级变质作用(绿片岩相及以下)。变质基底岩石中有一套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的古元古界地层。本文根据盆地不同时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变质锆石U-Pb LA-ICP MS年龄数据讨论沉积源区的变化,并对区域演化进行制约。甑山群/杂岩为盆地基底岩系,变质砂岩样品中碎屑锆石出现ca.2500~2100Ma的年龄峰值。另外,36.5亿年的碎屑锆石是朝鲜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碎屑锆石;夕线榴片麻岩样品记录了~1850Ma(1859±9Ma)的变质年龄;推测甑山群沉积于ca.2100~1900Ma,变质于1850 Ma。黄海群局限分布于朝鲜半岛中部,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1850 Ma的峰值,可见~1250 Ma的年龄,推测对应物源为古元古代基底岩浆岩和变质岩系;结合其上覆直岘群的沉积时代,推测地层沉积于ca.1250~1000Ma。直岘群是平南盆地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底部长峰组样品显示明显的~1850Ma的峰值,而其上第二个和第三个组则显示明显的ca.1400~1600Ma和ca.1000~1200 Ma年龄峰值,~1850 Ma年龄很少;推测直岘群开始沉积时,物源主体是盆地基底岩系,但之后出现大量中元古代物质;推测其沉积时代为ca.1000~900Ma。黄州群有~1850Ma和~2500Ma的峰值,另外,还有较少的ca.1000~1200Ma及1400~1600 Ma年龄,表明沉积物源主体仍是基底岩系,可能有中新元古代沉积岩(黄州群-直岘群)的再沉积。这些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与辽东和山东半岛沉积地层相似,并且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均有大量1000~1200Ma及1400~1600Ma的物质,推测可能来自华北古陆之外,如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
杨正赫彭澎郑哲寿朴雄文正根金哲贤苟贤哲
关键词:碎屑锆石年龄下古生界
朝鲜平南盆地埃迪卡拉系-下寒武统地层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中朝古陆(华北古陆)平南盆地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广泛发育新元古界-古生界地层。根据化石记录,一般认为燕滩群(自下而上包括飞狼洞组和棱里组)主体属于埃迪卡拉系,黄州(超)群坪山组和中和组主体属于下寒武统。然而,该套地层记录的新元古界-古生界界线处在什么位置,燕滩群是否记录冰期事件(如,Gaskiers冰期),尚有争议。本文对这些地层开展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飞浪洞组δ13C值从底部+2‰开始,在+2‰和+6‰之间变化,最上部为+2‰;棱里组从下到上从0降至-7‰;坪山组在-3.1‰~0‰之间变化;中和组基本上在-1.2‰^+1.9‰范围变化。这些数据表明,原先认为有冰碛岩的飞浪洞组可能没有记录Gaskiers冰期;棱里组δ13C值与Gaskiers或Marinoan等冰期不可对比,而可能对应于埃迪卡拉系最末期的负漂移。通过将平南盆地燕滩群-黄州群地层碳同位素值变化趋势与国际地层对比,明确地层时代属于埃迪卡拉系末期-下寒武统;由于不存在明确的的不整合,燕滩群-黄州群地层可以作为这一时期连续剖面。我们认为黄州群坪山组底部含磷、含金属硫化物黑色板岩可以作为界线标志层。
金明哲杨正赫彭澎翟明国朴贤旭冯连君李忠日朱成赫
关键词:埃迪卡拉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
利用Dispase高效分离胰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如何获得高质量、数量充足的小鼠胰岛细胞。方法通过比较当前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数消化酶来分离小鼠胰岛,证实相继使用XI型胶原酶和Dispase比单独使用前者更为有效。结果可获得更多的胰岛细胞(增加至40%)、更短的消化时间(下降25%),并且使用较少的胶原酶(减少40%)。结论这一新改良的方案在小鼠胰岛分离的质量、数量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马石楠李万哲郭兴荣袁雅红李东升
关键词:胰岛分离胶原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