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
- 作品数:348 被引量:432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书刚王勇陈晓坡姜霏鲁蒙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兴源矿6410工作面条带式开采煤柱留设宽度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结合兴源矿实际情况,对6号煤层6410工作面采用条带式开采,为防止工作面突水,利用固支梁力学模型计算岩梁极限垮距及各岩层断裂时的临界开采长度,确定条带开采时采宽和留宽,最终确定条带开采方案。
- 刘会杰
- 关键词:条带开采采宽留宽采留比
- 大流量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及致裂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2025年
- 水力压裂是目前最常用的煤层增透技术,对瓦斯的高效抽采十分重要。为了解决水力压裂技术因装备技术水平不足以及评价方法不完善造成的孔径小、流量小、难评价的问题,提升矿井瓦斯抽采效率,通过多泵并联压裂系统、瞬变电磁法、钻孔验证(盐度检测)等压裂范围检测技术,对大孔径、大流量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适应煤矿井下实际工作环境与要求,压裂钻孔的影响半径最大达到152.5 m;采用该技术的压裂区域内抽采钻孔平均单孔抽采纯量是普通技术的2.29~3.25倍,部分区域平均单孔抽采纯量可达普通压裂技术的3.70~5.25倍,水力压裂增透效果良好。
- 何峰王勇王勇江泽标张国江江泽标
- 关键词:瓦斯防治水力压裂瓦斯抽采
- 软岩含水层主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结合主斜井穿过地层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工程地质等情况,对主斜井井筒施工方法进行了技术比较,提出了适合本矿主斜井井筒的施工方法,为主斜井井筒安全顺利完成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矿井快速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李兴才王书刚
- 关键词:主斜井软岩含水层冻结法施工
- 带式输送机中部卸料装置的选型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中部卸料装置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带式输送机中部卸料装置的设计选择,对带式输送机中部卸料装置选型进行了研究。
- 刘亚磊
-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选型
- 结合新规范谈谈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被引量:2
- 2011年
-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认识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的区别。
- 梁亚坤郑京龙
-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
- 高等学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被引量:4
- 2009年
- 在高校超常规发展、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财务风险日益凸现。高校贷款会带来学校财政风险、银行金融风险及政府财政风险。我们应从思想上构筑贷款风险防线、管理上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制度上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方法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入手,以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实际发生。
- 刘卫华
- 关键词:贷款
- 对盾构机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实践探索
- 2017年
- 盾构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动隧洞施工的效率和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盾构机在具体的施工中,可以应用于各类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具有极高的适应性,符合诸多工程的基本需求。本文在分析盾构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某工程实例对盾构机的具体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
- 邢晨
- 关键词:盾构机隧道施工盾构法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 2007年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一个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复杂工程,文章从投资决策、设计、实施和竣工阶段四方面论述了在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 乔桦
-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 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的探讨
- 2015年
- 摘要:在供配电的设计中加入节能技术,主要是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以处理好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友好发展的关系,从而为人类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节能技术在供配电设计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电量的使用率,从而不断提高电能的优化配置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能的使用率在逐步提高。近年来,为提高我国的发电能力,为减少对已有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在不断的开发新能源,采用新技术。
- 乔斌涵
- 关键词:供配电节能方法
- 机械搅拌式浮选装置中气泡粒径分布规律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研究机械搅拌式浮选装置各可变操作参数对气泡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选择仲辛醇作为起泡剂,利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气泡的粒径分布,同时采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研究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由0.011 mmol/L逐渐增大到0.154 mmol/L,表面张力由73.577 mN/m线性减小到72.544 mN/m,气泡粒径逐渐减小,当达到临界兼并浓度0.103 mmol/L时,气泡粒径稳定于0.593 mm,仲辛醇的吸附浓度约为0.255μmol/m2。气泡粒径随着叶轮转速(1 494~2 494 r/min)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且药剂浓度越大,气泡粒径降幅越小。随着吸气量由0.1 L/min增大到0.9 L/min,气泡粒径逐渐增大,且药剂浓度越低,气泡粒径增幅越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其粒径随着取样高度(0~20 cm)线性增大,但药剂浓度越高,气泡粒径增幅越小。在各操作参数的研究范围内,药剂浓度小于等于临界兼并浓度时,取样高度对气泡粒径影响最显著,药剂浓度高于临界兼并浓度时,吸气量对气泡粒径影响最显著,而叶轮转速对气泡粒径影响最不显著。
- 朱宏政王海艳王海艳朱金波朱金波宋少先闵凡飞王响响
- 关键词:浮选气泡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