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9 被引量:712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昊成厉萍辛苗苗陈亮聂媛媛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26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养殖
  • 10篇植物
  • 10篇群落
  • 9篇幼鱼
  • 9篇群落结构
  • 9篇浮游植物
  • 8篇鱼类
  • 8篇罗非鱼
  • 8篇吉富罗非鱼
  • 7篇饲料
  • 6篇毒性
  • 6篇血清生化
  • 6篇血清生化指标
  • 6篇中华鲟
  • 6篇急性毒性
  • 6篇浮游
  • 5篇毒性试验
  • 5篇血清
  • 5篇体组成
  • 5篇裂腹鱼

机构

  • 97篇中国水产科学...
  • 17篇长江大学
  • 1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北京海洋馆
  • 1篇荆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雅砻江流域水...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47篇杨德国
  • 27篇何勇凤
  • 25篇朱永久
  • 20篇吴兴兵
  • 17篇危起伟
  • 14篇杜浩
  • 12篇柴毅
  • 11篇朱挺兵
  • 11篇王旭歌
  • 9篇李学梅
  • 9篇李创举
  • 8篇郭坤
  • 7篇罗静波
  • 6篇李昊成
  • 6篇陈细华
  • 5篇吴金明
  • 5篇张书环
  • 5篇徐滨
  • 5篇魏开金
  • 5篇马宝珊

传媒

  • 24篇淡水渔业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水产学报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四川动物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湖泊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7篇2018
  • 23篇2017
  • 18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鳙池塘分区养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黄颡鱼、鲢混养模式下,通过在池塘中设置1/4拦网(A组)、1/2拦网(B组)和无拦网(C组)处理和分析养殖期不同处理组的水质特征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来探讨设置拦网是否会减轻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以保证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结果显示,A、B组TSS明显降低(P<0.05),但TN、TP等营养盐显著增高(P<0.05)。各处理组中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相对较多,分别占比为30.4%—36.6%和51.6%—57.0%,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相对较少。各处理组的物种组成变化不明显,物种多样性(H')仅在7月9日和7月23日2次采样中,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其他时间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但轮虫在实验后期趋于小型化。另外,大型优势物种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随着采样时间在C组中消失,在A、B组仍存在。轮虫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各处理组中的变化不显著,枝角类和桡足类总生物量则是在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说明拦网分区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大型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减缓其生物量的骤降。研究结果对维持池塘浮游动物生态平衡和增加池塘中鳙的天然饵料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李学梅朱永久龚进玲王旭歌杨德国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物量
从连续到偶发: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被引量:29
2017年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历史上,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产卵,由于葛洲坝修建阻隔了其洄游通道,1981年以后在葛洲坝下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卵场,1982―2013年,每年均有自然繁殖发生。由于其栖息生境退化,每年洄游进入长江的中华鲟繁殖亲本逐年减少,2013―2015年连续3年在已知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2016年11―12月的野外监测发现,中华鲟在宜昌葛洲坝下已知产卵场发生了自然繁殖。其中底层网具采集到中华鲟鱼卵(卵膜)67粒、仔鱼22尾;解剖食卵鱼发现,10尾食卵鱼类共摄食中华鲟卵454粒;水下视频观测到5处中华鲟卵黏附底质位点。根据采集到的鱼卵发育期及采集位点推算,产卵时间为2016年11月24日凌晨,产卵场位于葛洲坝大江电厂以下约300 m的江段内,产卵日水温为19.7℃,流量为6610 m3/s,水位为39.7 m。
吴金明王成友张书环张辉杜浩刘志刚危起伟
关键词:中华鲟洄游自然繁殖产卵场
达氏鲟dmc1基因的克隆及在精子生成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DNA减数分裂重组酶1基因(disrupted meiotic cDNA,dmc1)是一个在减数分裂时期特异表达的基因,为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所必需。为研究dmc1基因在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从达氏鲟性腺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得到该基因并设计引物,克隆获得达氏鲟dmc1的编码区序列,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达氏鲟dmc1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和系统进化关系,推测达氏鲟Dmc1蛋白的分子量为82.696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04;多重序列比对发现,Dmc1氨氮酸序列在进化中可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dDmc1属于RecA家族Dmc1蛋白分支,且与四足动物类聚为一支。RT-PCR结果表明,dmc1基因在精巢和卵巢中特异表达。结合组织学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dmc1基因在精子生成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发现,dmc1基因在0~Ⅰ期精巢中不表达;在Ⅱ、Ⅲ、Ⅳ期精巢中,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并在Ⅳ期精巢中达到最高;在Ⅴ期精巢中,其表达量显著性下降(P<0.05),因此推断达氏鲟dmc1基因可能是减数分裂时期特异表达的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达氏鲟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的鉴定奠定基础。
向浩叶欢李创举杨俊琳厉萍杜浩危起伟
关键词:达氏鲟减数分裂性腺发育
高密度黄颡鱼—鳙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种群与理化因子的变化研究
2015年
以高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鳙(Aristichthys nobilis)分隔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养殖期间(2013年4月—10月)池塘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温度、p H、DO和总氮指标在养殖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温度在6—8月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总氮在7—9月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氨氮和亚硝态氮在8—10月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池塘浮游生物的变化表现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占优势;轮虫物种数呈上升趋势,其中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占优势;原生动物物种数在各月份之间差异不明显,以球吸管虫属(Sphaerophrya)为优势种;藻类物种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占优势,其次为裸藻门(Euglenophyta)种类。基于Dice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MDS排序均显示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在整个养殖期间可分为2大类,4、5、6、7月各样本聚在一起,8、9、10月各样本聚在一起,表现为前4个月(4—7月)相似性高,而后3个月(8—10月)相似性高;说明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随养殖时间延续发生了改变。
李学梅朱永久李昊成姚建伟李飞杨德国
关键词:浮游生物
长江中下游湖泊短颌鲚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中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程度,以洞庭湖、长湖、巢湖3个地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为分子标记,分别应用软件Dna SP 5.0、Arlequin3.1.1、MEGA5.0和Network 5.1进行了遗传参数统计和单倍型间分子变异分析(AMOVA),构建邻接系统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对长江中下游短颌鲚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来分析的1 236 bp D-loop区序列中共90个变异位点,54个简约信息位点。长江中下游3个地理群体中共发现5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范围0.949~0.982,核苷酸多样性范围0.004 99~0.006 21,说明长江中下游3个湖泊短颌鲚地理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短颌鲚地理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65 95,呈现出中等程度的分化水平,主要表现在巢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处于中等程度分化水平。依据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也出现相类似结果。
王旭歌何勇凤吴兴兵杨德国
关键词:短颌鲚D-LOOP遗传分化地理群体
雅鲁藏布江中游裂腹鱼类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分别于2015年4月和10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裂腹鱼类的分布与栖息地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现分布有裂腹鱼类6种,即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thorax younghusband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和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尖裸鲤仅在雅鲁藏布江仁布以上江段出现,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鱼在所有调查断面均有分布。RDA分析显示,河宽、流速和pH是影响裂腹鱼类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针对当前雅鲁藏布江中游存在的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和梯级水电开发等问题,建议管理部门采取划定保护区、禁捕、宣传放生土著鱼类等措施来维持裂腹鱼类栖息地的有效性。
朱挺兵陈亮杨德国马波李雷
关键词:裂腹鱼类栖息地鱼类保护
达氏鲟gdf11基因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克隆了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生长转化因子gdf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基因cDNA。达氏鲟gdf1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98 bp(不包括Poly A),开放阅读框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19 bp;3非编码区长88 bp。通过Signal P软件预测含有N端21aa的信号肽。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显示,gdf11在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和鳃中的表达量较高;不同水流条件下,鳃和心脏gdf11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静水中鳃gdf11表达量是流水(流速27.0±3.0 cm/s)的4.70倍,而心脏中的表达量是流水的2.72倍。这暗示了gdf11可能在呼吸代谢中发挥功能。
杜浩冷小茜张书环叶欢沈丽刘志刚陈细华危起伟
关键词:基因克隆
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底质选择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讨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仔稚鱼对不同底质类型的选择性,共设置砾石(1~2 cm)、沙石(<0.2 cm)和泥三种底质类型。分别以15日龄(体长(13.99±0.40) mm,n=40)、35日龄(体长16.75±0.75 mm,n=40)和55日龄仔稚鱼(体长21.47±1.14 mm,n=10)为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5日龄仔鱼对砾石底质具有明显的偏好,停留在砾石、沙石和泥底质上的试验鱼数量百分比依次为(35.69±6.77)%、(27.15±4.50)%和(26.94±3.33)%;35日龄仔鱼和55日龄稚鱼均对沙石和泥底质具有更高的偏好性,其中35日龄仔鱼停留在三种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为砾石(22.85±5.17)%、沙石(31.53±3.09)%和泥(34.51±3.61)%,55日龄稚鱼停留在三种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为砾石(22.43±7.83)%、沙石(29.10±6.98)%和泥(33.96±8.86)%。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对底质存在选择性,不同生长期的仔稚鱼对不同底质的选择性具有显著差异。
柴毅黄俊朱挺兵朱挺兵杨德国
关键词:仔稚鱼
长湖圆心湖区高等水生植物群落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于2015年7月对湖北长湖圆心湖区域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现有水生植物18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24.17~1250.35g/m2,Shannon-Wiener指数(H′)变化范围为0.56~1.98,Simpson指数(D)变化范围为0.17~0.67,其中菹草的生物量、H′、D均为最大值;群丛以菹草形成的单一优势种群丛为主,其他若干种类与菹草形成的群丛仅零星分布。对比该区域以往的数据发现:湖区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及群丛的多样性正在逐渐消失。建议大力减少围网养殖面积,减少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并使用生态修复的手段减缓该区域高等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消失。
郭坤罗静波黄俊李学山柴毅谭凤霞何勇凤杨德国
关键词:高等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
长湖海子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被引量:9
2014年
2012年7月对长湖海子湖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主要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1种(含变种和变型),以绿藻最多(45.10%),其次为蓝藻(29.41%)和硅藻(13.73%),裸藻、甲藻和隐藻所占比例均低于2%。共鉴定出8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其中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优势度最高。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39.01×105-575.20×105 cells/L,平均值为385.86×10^5 cells/L。根据海子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水平、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价,海子湖水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各站点与TN、NH3-N、DO及TP关系较紧密,主要浮游植物中多数蓝藻与TN呈明显正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点与海子湖狭长形地形、进水口产生的水动力学特征以及沿岸较多人为因素干扰紧密相关。
柴毅彭婷李昊成郭坤何勇凤杨德国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CCA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