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8 被引量:439H指数:11
- 相关作者:侯丽丽冯驰宋林艳刘海东孟玉刚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三维编织炭纤维预制件压缩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压缩实验对三维编织四向、五向和六向结构炭纤维预制件在受压时的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变化和压缩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首次压缩后干湿态炭纤维预制件的最大纤维体积含量,以及干态炭纤维预制件3次压缩后的最终纤维体积含量。结果表明,预制件的干湿状态和受压缩次数对预制件的压缩性有显著影响。预制件在卸除载荷后发生部分回弹,各编织结构预制件的初始预制件体积压缩性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从结构上看,各编织结构预制件的编织纱截面和轴纱截面形状在压缩后发生改变。
- 吴晓青郭启微
- 关键词:纤维体积含量微观结构
- 生物医用材料静电纺丝工艺的新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静电纺丝在制备生物医用支架材料方面非常有效,但传统的静电纺丝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外研究者对静电纺丝工艺的改进及其制备的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蔡志江杨光
- 关键词:静电纺丝生物材料
- 棉织物泡沫染色的过程控制与工艺优化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将泡沫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纺织品染色中,首先分析了泡沫染色过程中的控制因素及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Plackett-Burma(P-B)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方法进行泡沫染色过程的工艺优化。当活性红(DB150%)取2 g/L时,K/S值的优化工艺为十二烷基硫酸钠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1 g/L,海藻酸钠0.2 g/L,尿素20 g/L,碳酸钠3 g/L,氯化钠5.74 g/L,搅拌速度2 700 r/min,焙烘温度159℃,焙烘时间2 min。优化工艺的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重演性和染色布样匀染性均较好。
- 李珂张健飞李秋瑾
- 关键词:泡沫染色
- 四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的渗透率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径向法测量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渗透率,利用修正注入半径的循环方法,基于Visual C++计算了渗透率的大小,主渗透率方向分两步确定:一是通过选择阈值的图像处理运算提取流动前沿;二是采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将所得轮廓进行椭圆拟合,并计算该椭圆长轴方向与编织方向的夹角。结果表明:编织参数影响渗透率,当编织角一定时,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主渗透率降低;当纤维体积含量一定时,随着编织角的增加,主渗透率降低,但主渗透率的方向不随编织角的变化而改变,始终保持与编织轴向一致。
- 吴晓青李嘉禄
- 关键词:三维编织预制件渗透率
- 羊毛角蛋白的溶解与再利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角蛋白是天然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无毒及亲肤特性;含有大量的氨基、羟基等亲水基团。这些特性使得角蛋白在纺织、生物医药、美容和工程领域的应用表现出良好的前景。文章介绍了从羊毛中提取角蛋白和角蛋白溶液的应用现状。还原法是目前溶解羊毛的主要方法,只切断羊毛中二硫键完整地保留角蛋白的一级结构,是目前角蛋白还原水解的主要方法,但也使得制成的角蛋白溶液不稳定。目前角蛋白溶液的主要应用有织物整理、纺丝和成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王江波刘建勇
- 关键词:角蛋白还原法织物整理纺丝成膜
- RTM工艺中硅橡胶气囊模具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由于用传统RTM工艺整体成型复杂结构复合材料构件有一定困难,所以用硅橡胶气囊模具代替RTM工艺中的金属阳模,并对这一工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硅橡胶力学性能试验,得出用硅橡胶的拉伸、撕裂、剥离强度等性能指标,可以满足气囊模具的要求。利用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可以制作纤维体积含量较高的复合材料构件。与其他模具相比,硅橡胶模具具有很多优点。研究表明,纤维体积含量随气囊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 王若男吴晓青娄小杰
- 关键词:RTM
- 超声波实时监测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反应过程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实时在线监测,准确测量了超声波在树脂体系中的传播速度及振幅衰减,研究了不同厚度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及其储能模量和固化度的变化。实验显示,随着固化反应进行,超声波声速增加,振幅衰减先增大后降低。超声波声速变化与固化过程中体系力学性能的变化有关,通过声速与振幅衰减能实时获取体系的储能模量、凝胶时间及固化度。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和性能变化,对树脂类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陶博然郭婵李建新吴晓青何本桥解孝林曾繁涤
- 关键词:超声波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度
- 注入线分段控制对VARI中流动前沿的模拟
- 在VARI工艺成型过程中,树脂的流动前沿形状对充模过程至关重要,建立了注入线分段控制系统,将注入线分成多个独立可控制的分段注入线.模拟分析了分段注入对含有高渗透区域模型流动前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透区域长度、宽度、位置是...
- 李文帆吴晓青
- 关键词:充模过程
- 文献传递
- 黄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被引量:4
- 2010年
- 为开发黄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首先测定了纤维化学成分,测试并分析了纤维长度、宽度、强度以及长宽比等参数。结果表明黄蒿纤维化学成分与竹纤维相近,优化工艺制得的纤维性能优良,适合作为增强材料。以聚丙烯短纤为基体,与黄蒿工艺纤维经热压工艺制备黄蒿/PP复合材料板材。对板材拉伸及弯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表明:黄蒿纤维在板材受力过程中起到承力作用;板材纵向力学性能优于横向;拉伸及弯曲性能随黄蒿纤维质量的增加而提高。
- 刘丽妍高岩王瑞
- 关键词: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细菌纤维素/明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7
- 2012年
- 介绍了以细菌纤维素水凝胶膜和明胶为原料制备细菌纤维素/明胶多孔复合支架的方法,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多孔复合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多孔支架的表面孔径变大、孔隙率下降,但依然呈三维网络结构;明胶的加入使细菌纤维素的链规整度下降,结晶度变小、力学性能下降;同时,明胶能够调节细胞的响应并且促进细胞的贴附和生长,使细菌纤维素/明胶复合多孔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更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蔡志江侯成伟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明胶多孔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