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作品数:52 被引量:377H指数:14
- 相关作者:高红云张成婉李瑾刘述忠常广阳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物理系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节节麦的一种y-型HMW-GS的鉴定、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克隆节节麦中的HMW-GS基因,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节节麦的HMW-GS,发现1种编码序列未知的y-型亚基,即Dy8.1t亚基。通过对目的片段的AS-PCR扩增、克隆、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推导,发现这种未知序列具有典型HMW-GS的序列结构特征。通过与已知亚基序列比较发现,Dy8.1t与Dy10t、Dy10.4t、Dy10.5t和Dy12t在N-端序列有一个氨基酸差别(R-G)。与已知氨基酸序列的HMW-GS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证实Dy8.1t亚基是D基因组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y-型亚基家族的新成员。
- 常广阳申旭芳苏亚蕊刘述忠张大乐李锁平
- 关键词:节节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子克隆
- 水杨酸对节节麦根在水分亏缺下氧化与抗氧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分析了水杨酸(SA)对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引起节节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EG能够显著提高节节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A能明显抑制PEG诱导的MDA和O2-的积累,缓解PEG对SOD、GR和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但对APX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SA可能主要通过影响SOD、GR和CAT的活性缓解了水分亏缺对节节麦造成的伤害。
- 崔香环郝福顺赵瑞光
- 关键词:节节麦PEG6000水杨酸抗氧化酶
- 5-氮杂胞苷对小麦生长发育及DNA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品种周98165为材料,对5-azaC处理前后的幼苗形态及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FLP和MSAP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和DNA甲基化变化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5~50μmol/L)的5-azaC不仅能使小麦的分蘖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还影响抽穗和花期、千粒重等指标,100μmol/L以上的5-azaC对小麦根和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AFLP分析表明,不同浓度5-azaC处理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片段,5-azaC处理过程中材料基因组碱基序列保持一致,未发生变异.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5-azaC处理前后样品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相比,5-azaC处理后的材料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变化,其中去甲基化条带占总变异带的60%以上.DNA去甲基化的程度随5-azaC剂量的增大而提高,且不同浓度处理引起的甲基化变化的模式基本一致.
- 陈芳王子成
- 关键词:小麦5-氮杂胞苷AFLPMSAP生长发育
- 黄花蒿叶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以黄花蒿叶片为材料,设计离体培养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S+2,4-D(2.0mg/L)对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MS+6-BA(1.0mg/L)为丛生芽分化培养基的适宜配方;无菌苗在MS+NAA(0.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良好.
- 刘春朝胡楠尚富德
- 关键词:黄花蒿叶片
- 豫麦34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一个新基因的克隆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解强筋优质小麦品种豫麦34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基因构成,利用普通小麦LMW-GS基因特异引物,采用PCR扩增技术从中克隆得到一个LMW-GS新基因LMWY34(GenBank No.GU183486)。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全长906 bp,编码302个氨基酸。推导氨基酸序列显示,LMWY34的编码产物N-端具有LMW-m型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典型特征,与已报道的GluD3-4位点编码的LMW-GS基因序列有很高的一致性(98.68%)。
- 张丽李玉阁苏亚蕊张大乐黄世全李锁平
- 关键词: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
- 不同倍性西瓜生理指标与遗传差异分析
- 分析不同倍性西瓜材料的生理指标与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探究西瓜同源多倍化的机制及西瓜的倍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取不同西瓜品种二倍体,同源三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功能叶,进行生理指标测定,采用AFLP技术分析基因组差异,cDNA-AF...
- 李国申王静李忠爱王子成许爱娇
- 关键词:西瓜倍性育种生理指标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茎尖的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变异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5
- 2010年
- 研究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结果表明,4℃低温下锻炼6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培养基中预培养5d,60%PVS2于室温下装载30min,0℃下PVS2脱水40min时,茎尖成活率最高(71.6%),再生植株生长分化正常。进一步对再生植株进行AFLP分析,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材料之间未见到明显差的异带,但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超低温保存后的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在扩增的624条带中,处理与否之间完全一致的带型为584条;有变化的带型为40条,处理2(茎尖经过完整的超低温保存过程,区别于处理1,增加了冷冻、解冻和洗涤后恢复培养)有13个位点的甲基化增加,21个位点去甲基化。
- 曲先王子成
- 关键词:马铃薯超低温保存
- 4种环境污染试剂诱导蚕豆微核现象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4种试剂处理后蚕豆的微核情况,以此评估一些污染物的危害性。[方法]通过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根据微核出现的频率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蚕豆微核的损害程度,镜检计数后计算微核率。[结果]甲醛、丙烯酰胺、硝酸铅、O2衍生物可导致蚕豆根尖细胞间期细胞微核频率明显升高,但每种污染物在不同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微核现象,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上升,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下降。[结论]丙烯酰胺、甲醛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硝酸铅对蚕豆根尖细胞不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SO2衍生物低浓度时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一定遗传毒性效应,高浓度效应明显。
- 杨蓓许守明赵丽芸苏思
-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核遗传毒性蚕豆
-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种(系)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了黄淮麦区106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系)间醇溶蛋白带型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06份材料间均存在带型差异,每种材料可分离10-24条谱带,106份材料共分离出63条差异带;45份材料具有1B/1R易位系标记性位点Gli—B11,占供试材料的42.5%;106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87~0.9744,平均值为0.5703.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646水平上聚为5类.上述结果表明供试的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具有广泛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 张维瑞张莉张大乐黄世全张高天李锁平
-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
-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113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Glu-1位点上有12种等位基因变异,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是:Glu-A1位点3种,分别为1(68.14%),2*(4.42%),N(27.43%);Glu-B 1位点6种,分别为7+8(37.17%),7+9(49.56%),14+15(10.62%),13+16(0.88%),13+19(0.88%),17+18(0.88%);Glu-D 1位点3种,分别为2+12(43.36%),4+12(33.63%),5+10(23.01%).共有23种亚基组合,且有一批携带5+10,1,2*,7+8,14+15,17+18,13+16等对面包品质有正向作用的优质亚基或亚基组合,5+10,2*等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中的比例仍偏低.建议今后的小麦育种中还应加强对具有优质谷蛋白基因的亲本材料进行引进和利用.
- 张维瑞纪利坤袁王俊黄世全张大乐李锁平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