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
- 作品数:253 被引量:438H指数:12
- 相关作者:王传武孟丽平姚皓杨威刘美丽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小鼠Bax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的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定量小鼠Bax基因的mRNA,构建了小鼠Bax基因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根据GenBank中小鼠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N2a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该基因162bp的核苷酸片段,经纯化、连接和转化后,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10倍递减稀释作为标准模板,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了Bax标准曲线及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产物熔解曲线峰值单一,引物特异性高;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表明线性关系好。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Bax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 潘博蔡青鲁强付文卓王继宏潘耀谦
- 关键词:BAX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北京市大鼠、小鼠、豚鼠的病理学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实验用鼠的健康质量,自从2009年起本实验室对北京市多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实验用鼠进行了病理学抽检,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调查北京市部分实验鼠的主要脏器的情况。方法我们主要对实验鼠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取材,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实验用鼠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根据病理学的调查结果,部分实验动物在以肝脏和肾脏为代表的器官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结合对实验鼠的微生物学检测,分析认为,北京市的啮齿类实验动物中几乎无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感染个体,对人、动物及周围环境无明显危害;但是少部分实验鼠在临床上出现一定程度的病理学异常。
- 付永瑶吕悦王继宏姚皓赵文杰宋志琦薛志新袁振刘春法彭云李超赵德明杨利峰
- 关键词:病理学诊断脂肪变性PAS染色
- 鸡传染性囊病病毒青岛分离株VP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克隆传染性囊病病毒青岛分离株(IBDV-QD)的VP2基因及对其高变区序列进行分析,首先根据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UK661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的扩增IBDV-QDVP2基因的引物。以IBDV-QD株基因组为模版,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长约1.5kb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成功获得该分离株VP2基因的重组质粒。将IBDV-QD株VP2基因的高变区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14株IBDV相应序列应用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表明,IBDV-QD与IBDV超强毒株(vvIBDV)关系最近,与标准强毒株、弱毒株、变异株相差较远;并且我国不同地区的vvIBDV存在差异,这为我国传染性囊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 苏晓鸥乔俊文李玉荣赵德明杨利峰尹晓敏周向梅杨建民
- 关键词:VP2基因
- 犬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鳞状细胞癌是犬皮肤多发的一种棘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高居犬所发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机体许多部位都可能出现。本试验对临床中遇到的一例造成严重损伤的犬后肢鳞状细胞癌进行了研究,并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加以了确诊。
- 张珠明汪仁莉许立华赵德明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后肢
- 奶牛狂犬病的诊断
- 2011年
-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狂犬病毒引起的以急性、进行性、致死性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病死率100%。
- 尹晓敏余琦单继艳李星寓张旭赵德明
- 关键词:狂犬病毒奶牛烈性传染病弹状病毒人兽共患脑脊髓炎
- 朊病毒感染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朊病毒病是一类能够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神经退行性传染病,其致死率高达100%,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疾病直接威胁着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结构异常的朊蛋白(PrPSc),其主要入侵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发现PrPSc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途径进行复制并传播,然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疾病发生。本文对PrPSc从外周组织器官入侵神经系统的途径进行综述,以理解朊病毒神经入侵的机制。
- 王辉暖陈伯安周向梅尹晓敏杨利峰
- 关键词:朊病毒病PRPSC
- 朊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朊病毒病是由一种新型蛋白感染因子引起的人和动物可转移神经退化性疾病 ,又称海绵状脑病 ,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作者就朊病毒的致病机理 ,从朊病毒学说 ,致病性、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 ,并从病原基因遗传结构特点 ,致病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形成机制作以综述 ,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杨建民郝永新宁章勇赵德明
- 关键词:朊病毒致病机理疾病特征分子生物学
- 某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 2005年
- 某地区规模化猪场60~90日龄育肥猪群陆续出现腹泻、呼吸困难、耳紫、皮肤紫癜等症状,发病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率为20%,病死率接近90%.为了弄清该猪场疫病的流行状况,我们对该猪场母猪群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抗体水平检测,并对部分发病猪只进行了病理学剖检和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在该猪场的各个猪群中呈不同程度的广泛流行,猪伪狂犬病在该猪场的母猪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剖检中可见典型的猪瘟病变并存在沙门氏菌病的混合感染.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依据,为我国猪病的防制提供了参考.
- 李晶晶郝俊峰赵德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血清学检测
- BAT3过表达提高内源朊蛋白的表达量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检测BAT3蛋白与朊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BAT3蛋白在朊蛋白合成和降解以及海绵状脑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构建能够在细胞中表达全长朊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GEFP-N1-PRNP和表达全长BAT3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A-BAT3,应用脂质体方法分别将质粒转染进入Hela细胞,原代神经元,Neuro2a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内源BAT3与全长朊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AT3过表达对内源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Hela细胞和原代神经元内,转染pGEFP-N1-PRNP后,自发绿色荧光蛋白的全长朊蛋白与内源BAT3发生共定位;Hela细胞和Neuro2a细胞转染pcDNA3.1-HA-BAT3后,随着外源全长BAT3表达量的增加,内源朊蛋白的表达量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BAT3能与朊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过表达BAT3能促进内源朊蛋白的表达,提示BAT3可能影响朊蛋白的合成。
- 宋志琦杨利峰王运盛朱婷赵德明
- 关键词:朊蛋白蛋白合成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 用Real-time PCR证实节尾狐猴死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北京某野生自然动物园饲养的20只节尾狐猴,有6只发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消瘦,食欲不振,体质虚弱,病程一个多月,其中有2只死亡.经临床剖检、齐-尼二氏(Zehl-Neelson)染色法染色、组织病理学和real-time ...
- 徐广贤彭汇郝俊峰尹晓敏吴常德孙艳明赵德明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织病理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