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104 被引量:3,963H指数:46
相关作者:梁晓芳姜春明于文明孙慧敏李慧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9篇小麦
  • 40篇籽粒
  • 30篇施氮
  • 25篇蛋白质
  • 24篇氮量
  • 24篇施氮量
  • 23篇氮素
  • 23篇冬小麦
  • 20篇土壤
  • 15篇淀粉
  • 13篇旗叶
  • 13篇小麦籽粒
  • 12篇籽粒产量
  • 11篇蛋白质含量
  • 11篇小麦品种
  • 11篇利用率
  • 10篇水分
  • 10篇土壤硝态氮
  • 10篇硝态氮
  • 10篇小麦产量

机构

  • 10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1篇龙口市农业技...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德州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阳信县农业局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厅
  • 1篇泰安市农业局
  • 1篇烟台市农业科...
  • 1篇滕州市农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4篇于振文
  • 22篇王东
  • 13篇王振林
  • 11篇赵俊晔
  • 11篇张永丽
  • 10篇尹燕枰
  • 10篇王月福
  • 7篇石玉
  • 7篇余松烈
  • 7篇贺明荣
  • 7篇刘霞
  • 7篇王旭东
  • 6篇梁晓芳
  • 6篇史桂萍
  • 6篇许振柱
  • 6篇李尚霞
  • 6篇李延奇
  • 5篇姜东燕
  • 5篇马兴华
  • 5篇戴忠民

传媒

  • 25篇作物学报
  • 1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0篇植物营养与肥...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23篇2007
  • 28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18篇2003
  • 4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被引量:325
2003年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又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同步增加 ,氮素水平过高虽能够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但籽粒产量下降。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源器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 ,又能够促进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运转 ,增加籽粒中淀粉合成有关酶和氮素同化酶的活性 ,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 ,虽能促进源器官和籽粒中的氮素同化能力 ,但由于碳素同化酶和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转效率降低 ,而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产量下降。
王月福姜东于振文曹卫星
关键词:氮素水平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生理基础
盐胁迫环境下不同抗盐性小麦品种幼苗长势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59
2008年
采用两种浓度NaC l溶液,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品种德抗961(抗盐性强)和泰山9818(抗盐性弱)萌发期幼苗进行胁迫处理,观察其幼苗长势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小麦幼苗生长,抗盐性弱的泰山9818受抑制较重。苗、根ABA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提高,泰山9818的增幅高于德抗961。苗、根IAA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降低,但德抗961的IAA含量高于泰山9818,说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具有较高IAA合成量。2品种GA3含量变化因盐胁迫浓度而异。在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苗中GA3含量提高以适应盐胁迫利于苗的生长,在高盐胁迫下2品种GA3含量降低。盐胁迫使苗中ZR含量增加,且德抗961的苗中ZR含量高于泰山9818,而根中ZR含量则前者低,说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可迅速将根部合成的ZR向苗中转移,促进苗的生长。2品种IAA/ABA、GA3/AB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德抗961 IAA/ABA比值大于泰山9818。在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协调自身激素平衡的能力较强可能是其生长受抑制较小的重要原因。
张敏蔡瑞国李慧芝李建敏戴忠民王振林尹燕枰
关键词:盐胁迫小麦内源激素
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7
2009年
在每公顷产9000 kg小麦的高产条件下,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底墒水(W1)、底墒水+拔节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3)、底墒水+开花水(W4)5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60 mm,研究了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灌水处理(W0)相比较,灌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子粒氮素积累量和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开花后营养器官积累的氮素向小麦子粒转移量和转移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在拔节期最低。成熟期,W0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灌水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100—1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W2处理显著低于W3和W4处理;16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3)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产效率先增加后降低,W2处理最高;而氮素利用效率则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W0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2、W3、W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素利用、子粒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底墒水和拔节水各灌60 mm的W2为最佳处理,可供生产中参考。
郑成岩于振文王西芝武同华
关键词: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
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6
2003年
研究了小麦不同品种开花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和颖壳+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持续增加,至花后14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茎和叶鞘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开花后上升较缓慢,至花后21d达最大值。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在开花后就持续降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源器官中游离氨基酸供应充足,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各地上器官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而促进籽粒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品种之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由各地上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输氨基酸的综合作用所造成的。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关键词:小麦施肥水平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被引量:57
2005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处理3 d后,旗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高温处理3 d后,Fv/Fm、Pn、ФPSⅡ和qP均极显著降低,NPQ升高幅度较小.胁迫解除后,灌浆前期(花后8~10d)弱光和高温处理后的旗叶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略有恢复,但灌浆中期(花后15~17 d)处理后的各参数始终呈下降趋势,说明前期处理效应是可逆的,而中期处理加速其衰老进程.用Logistic方程对各处理的籽粒灌浆过程模拟表明,弱光和高温处理后籽粒粒重的降低主要是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所致.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缓增持续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受弱光和高温影响较小.
刘霞尹燕枰姜春明贺明荣王振林
关键词:弱光高温荧光灌浆小麦
山东强筋和中筋小麦品质形成的气象条件及区划被引量:21
2007年
1999—2003年选用4个强筋小麦品种和12个中筋小麦品种在山东省的31个县进行试验,以各试验点当地气象站观测的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气象资料为依据,采用逐步回归和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分别为20.0℃和20.5℃时,有利于强筋和中筋小麦面团稳定时间的延长;气温日较差分别为12.7℃和11.7℃时,有利于强筋和中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降水量分别为48.6mm和52.1mm,日照时数分别为297h和299h时,有利于强筋和中筋小麦沉降值的提高;降水量分别为53.5mm和53.9mm,日照时数分别为295h和298h时,有利于强筋和中筋小麦面团稳定时间的延长.单一气象因子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的影响不完全同步.依据对各地气象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将山东省划分为胶东与鲁中强筋、中筋小麦适宜区,鲁西北和鲁西南强筋、中筋小麦次适宜区,鲁南强筋小麦次适宜、中筋小麦适宜区.
王东于振文张永丽
关键词:小麦气象因子气候区划
土壤肥力和灌水组合对小麦植株-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15N示踪技术,在池栽群体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土壤肥力和两种灌水量组合对冬小麦生产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氮肥的当季吸收利用率变化在39.08% ̄53.08%,土壤残留率在21.80% ̄33.59%之间,损失率变化幅度为18.81% ̄34.62%,植株吸收积累氮素中的29.88% ̄47.55%来自肥料;证明,采用不同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组合来调控小麦生产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较大的空间。(2)随土壤肥力的提高,植株吸收的总氮和土壤氮量显著增加,但营养体滞留量增加,向子粒的分配比例减少;而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则表现为中肥>高肥>低肥;氮肥损失率表现为低肥>高肥>中肥,残留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土壤肥力达到本实验的中等水平后再继续提高,会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但可有效降低对肥料氮的依赖。(3)增加灌水量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均可促进对总氮的吸收量,但对土壤氮吸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肥料氮,同时也提高了肥料氮的损失率、降低了土壤残留率和向子粒的分配率。(4)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灌水量均可提高小麦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土壤A值,降低收获指数;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肥力的提高而增加,随灌水的增加而下降。
刘国伟田奇卓王树亮谢连杰李娜娜裴艳婷
关键词:土壤肥力灌水量冬小麦氮素平衡
施氮量对济麦20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结果表明,拔节前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以N3处理最高;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N2处理显著高于N0、N1、N3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后降,N2处理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以N3处理最高;蛋白质产量呈相同的趋势,但N3和N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N1和N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以168 kg/hm2的N2处理为最优。
孟维伟于振文
关键词:施氮量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农学利用率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氮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了氮肥的作用,在不同灌溉量的水分条件下,氮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水分和氮素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姜东燕于振文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45
2002年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 ,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 (hm2 产 90 0 0 kg籽粒 )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 ,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 ,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 ,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与植株生育后期早衰的矛盾 ,是高产 (hm2 产 6 0 0 0~ 75 0 0 kg籽粒 )向超高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揭示了高产条件下小麦的衰老规律 ,划分衰老阶段 ,探索出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同步提高的小麦由高产达到超高产的途径。研究出包括建立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两种类型品种的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 ,氮肥后移 ,根据超高产麦田需肥特点施用氮、磷、钾、硫元素 。
于振文田奇卓潘庆民岳寿松王东段藏禄段玲玲王志军牛运生
关键词: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