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保健卫生大学
- 作品数:64 被引量:147H指数:7
- 相关作者:近藤武钱斌小川松夫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原始胚胎动脉合并脑动脉瘤二例报道被引量:1
- 2006年
- 李骁雄入江惠子
- 关键词:脑动脉瘤原始三叉动脉
- 淋巴瘤样丘疹病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淋巴瘤样丘疹病 (Ly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以提高LyP的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SP或ABC)法对 7例LyP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 (CD2 0、CD45RO、CD30、CD6 8及HTLV 1抗体 )观察。结果 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躯干和 /或四肢皮肤多发性、复发性、小于 1cm的斑丘疹。临床上是一个慢性、良性经过 ,而病理组织学LyP是由多量小或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组成 ,淋巴样细胞浸润小血管周围和真皮层皮肤附件周围 ,免疫组化标记CD45RO +。随访两例病人分别于 10年和 17年后死亡。结论 LyP是一类潜在恶性 (交界性病变 )
- 陈慧金行藻印洪林周晓军社本斡博钱斌石群立
-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成人の巨大结肠症の诊疗
- <正>慢性的便秘起患者,巨大结肠认.巨大结肠症,S状结肠直肠移行部横行结肠6~8cm以上扩张认场合定义,病熊样原因引起,诊断治疗难病熊.便秘主诉,特成人巨大结肠症疾患诊断手顺治疗方针检讨.
- 松本昌久丸田守人前田耕太郎藤崎真人
- 文献传递
- POLD4在吸烟所致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polδ最小亚基POLD4在吸烟所致肺癌中的机制。方法:利用烟草中主要致癌物质苯并芘类似物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处理肺癌细胞株A549,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OLD4蛋白的表达量,进而通过蛋白酶活性抑制剂MG132干预观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通过siRNA技术下调POLD4表达水平观察对不同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为进一步验证POLD4表达水平在细胞修复中的作用,利用已构建的Flag-POLD4-pcDNA3质粒转染POLD4低表达的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K3得到POLD4过表达的SK3-D4-1及SK3-D4-2稳定转染细胞进行挽救实验。结果:肺癌细胞株A549经4NQO处理后POLD4蛋白表达量下降,随着浓度的增高(0μmol/L、0.1μmol/L、0.2μmol/L、0.4μmol/L),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了44%、57%及77%;通过蛋白酶活性抑制剂MG132能干预4NQO所致的POLD4蛋白表达量下降,使蛋白表达量上升约179%。利用siRNA技术下调A549细胞株POLD4表达水平增强对4NQO的敏感性,但对紫杉醇(Taxol)的敏感性却与POLD4的表达水平无关,在挽救实验中POLD4过表达的SK3呈现出对4NQO敏感性降低的结果。结论:吸烟可能导致POLD4表达下降进而削弱DNA修复能力最终导致肺癌。
- 黄勤淼刘燕辉Motoshi Suzuki
- 关键词:吸烟肺癌
- 氧化型脂蛋白(a)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66例,于术前采血测定血清脂蛋白(a)和氧化型脂蛋白(a)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蛋白(a)含量(90.5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4.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氧化型脂蛋白(a)含量(0.09 nmol/L)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0.0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氧化型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相关(r=0.122,P<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1)、男性(P<0.01)、糖尿病(P<0.01)、高脂血症史(P<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P<0.01)及血清氧化型脂蛋白(a)含量的上四分位(P<0.05)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氧化型脂蛋白(a)而非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子。
- 鲁静朝崔炜石井润一成濑宽之刘凡谢瑞芹武宇洲都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评估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12名中青年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10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接受肱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变化百分率。结果肱动脉基础内径及基础血流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健康对照组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13.6%±6.6%比7.2%±2.3%,P<0.05),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量变化百分率健康对照组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398.6%±150.4%比283.8%±146.3%,P<0.05)。结论肱动脉超声检查间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测定准确、操作简便、无创性、可重复检测且可提供动脉壁的解剖学图像。
- 吴忠杨炳昂刘起珠李新明苏哲坦岩濑正嗣菱田仁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内皮血管
- 帕金森病大鼠三重目的基因共表达的长期行为改善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多巴胺合成酶基因的三重共转导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别构建编码酪氨酸羟化酶 (TH)、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AADC)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CH)基因的腺伴随病毒 (AAV)载体 ,用复合感染的方式将AAV TH、AAV AADC及AAV GCH通过立体定向法注射入帕金森病大鼠损毁侧纹状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H、AADC和GCH的表达 ;并连续观测基因转导后大鼠行为改善的情况长达 1年。结果 组织学依据显示TH、AADC和GCH基因均可在纹状体内长期有效而稳定的进行表达 ;三重基因转导可引起大鼠较TH和AADC共转导更为显著的行为改善(P <0 0 1)。结论 AAV载体介导的TH、AADC和GCH三重基因纹状体内共表达对于帕金森病大鼠的基因治疗更为有效。
- 沈扬樊东升王立军康德瑄中野今治小泽敬也永津俊治
- 关键词:依赖病毒帕金森病基因疗法
- 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疗效的评价
- 1999年
- 目的:对比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各种再灌注治疗对缺血性心肌挽救的疗效。材料和方法:35例AMI患者被分为接受静脉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IVT组,接受急症经皮冠脉成形术的PTCA和IVT+PTCA组。用碘123标记的β甲基碘苯十五烷酸(123IBMIPP)和铊201(201Tl)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分别评价心肌的缺血范围及梗塞面积,并计算出心肌挽救指数(SI)。结果:虽然三组间缺血范围无显著差别,但PTCA组的梗塞面积却明显大于IVT和IVT+PTCA组。因而,IVT和IVT+PTCA组的SI显著大于PTCA组。结论:IVT+PTCA是治疗AMI的理想方案之一。
- 王建华近藤武德田卫菱田仁渡佳彦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SPECT疗效
- 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总结分析6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6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动脉瘤都位于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没有动脉分叉,也没有动脉分支的部位。有2例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5例手术治疗,4例术后情况良好。结论一股认为此类动脉瘤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对于此类极易破裂的动脉瘤,夹闭加包裹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 李骁雄加藤庸子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皮肤原发性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目的:通过对10例皮肤原发性 CD30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研究,以期为临床病理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 法(LCA、CD20、 CD30、CD45RO、C...
- 石群立徐新宇印洪林周晓军张彤孙桂勤社本擀博钱斌
- 关键词:皮肤CD30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