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
- 作品数:170 被引量:795H指数:15
- 相关作者:刘建罗雄岩杨鸥潘丽兰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汉画舞蹈的重建与博物馆“活起来”
- 2023年
- 按照符号学分类,舞蹈属于连续性符号,即动态符号。汉画舞蹈本是二维和三维空间的静态符号,汉画舞蹈的重建就是将这些静态的符号变成四维空间的动态的连续性符号。就其意义而言,汉画舞蹈重建的命题是对现实“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微观应对,应对于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身体文化的复兴、民族舞蹈身体文化的复兴、民族舞蹈身体文化中古典舞子舞种汉舞的复兴。它包括复兴问题、原型问题、原型复兴的价值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实践理论。
- 刘建陈俊汝
- 理工类大学舞蹈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和德克萨斯理工大学为例
- 2016年
- 以华南理工大学和德克萨斯理工大学为例,对两校在教育体系、实践活动、教学定位、教与学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两所理工大学的舞蹈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对理工类大学为何要建设舞蹈类专业、有何种特殊性、如何建设好艺术类专业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 武艳
- 关键词:舞蹈教育
- 礼乐文化中两种舞蹈教育方式的发生与发展
- 2016年
- 中国舞蹈教育始终沿着两种途径向前发展。一种是依附在舞蹈艺术形式上,为培养专业舞蹈艺人而开展的舞蹈教育;另一种是依附在礼乐文化上,为规范贵族子弟而开展的乐舞教育。两种舞蹈教育都发生在我国的礼乐文化时期。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赋予两种舞蹈教育不同的特点。一种是俗乐舞的教育,强调技术性、表演性、欣赏性,具有娱人的特征,并且为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服务;另一种是礼法教育,强调以乐教和、规范行为,具有育人的特征。历经漫长的时代变迁,它们发展成为今天的职业舞蹈教育与非职业舞蹈教育。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独立个体的时代目标,这两种教育方式在各自的教育领域中既应该保留历史传承的核心特征,也需要融入当代的要求。
- 武艳
- 关键词:礼乐文化娱人育人非职业舞蹈教育
-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当代意义
- 2012年
-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西方文化中存在巨大影响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胡桃夹子》的原初意义,《胡桃夹子》如何成为圣诞芭蕾,以及对于《胡桃夹子》不同古典版本和现代版本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胡桃夹子》古典版本的独特性和"程式化"特征,以及舞剧台本的先天缺失,并延伸研究《胡桃夹子》的几个重要现代版本对霍夫曼原著的"回归"以及对古典版本的"颠覆"。
- 慕羽
- 关键词:《胡桃夹子》
- 音乐剧的民族化与世界性被引量:8
- 2011年
- 近日观看了一部陕西地方色彩浓郁的当代舞台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米》剧研讨会,感受颇丰。《米》剧无疑对我探究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当代创作提供了一次思考的契机,借此很想谈谈音乐剧的民族化与世界性这个话题。
- 慕羽
- 关键词:音乐剧地方传统文化《米》舞台剧
- 倾听:永远的校训——戴爱莲先生生前访谈实录被引量:4
- 2006年
- 由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王国宾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由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宣传、图书管理等部门同仁共同承担的《中国舞蹈教育50年》的大型专题电视系列记录艺术片拍摄,已进行了数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中的《中国现代舞蹈之母——戴爱莲》的专辑拍摄,摄制组成员于2005年6月18-30日多次到戴先生家中采访。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本已谢绝多家电视台采访,当听说这是北京舞蹈学院所做的项目后,她欣然表示支持。冒着炎热的酷暑,在摄影灯的高温下,接受我们长达4个下午的采访,她的精神感人至深。时隔半载,戴先生仙逝,但这位和蔼可亲可敬的老人的音容笑貌却活在了我们当中。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像一位先知先觉的智者让我们感佩。与其说是一次访谈,不如说是戴爱莲先生作为北京舞蹈学院首任校长对我们所作的最后一次深刻的校训……此处发表的是其中部分内容。
- 菁鸢戴爱莲
- 关键词:项目负责人舞蹈教育图书管理
-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中国舞蹈的美学追求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从"虚"与"实"的传统哲学、美学理念入手,分析论证了"虚"、"实"在舞蹈中的含义和体现,指出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对于舞蹈的情感表现和意境创造、对于促成舞蹈意象的圆融丰满所具有的实际意义,揭示了中国舞蹈在美学层面上的艺术追求。
- 袁禾
- 关键词:中国舞蹈虚实美学情景
- 表现主题与“纯动作”追求——赵铁春与乔纳森创作理念比较
- 2011年
- 本文对"舞动无界"项目中中国编导赵铁春和英国编导乔纳森?卢恩的创作过程,从创作前的构思、演员和编导的功能、舞蹈语汇来源、作品的结构方法、作品呈现的审美意象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 潘丽
- 关键词:编导演员舞蹈语汇审美意象
- 国家规训下的超人身体——古典浪漫芭蕾身体美学研究之一被引量:23
- 2004年
- 18—19世纪之交,欧洲、北美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兴起,对资产阶级变革的失望,对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的失望,使浪漫主义者憎恶现实世界,醉心于内在情感的自由表露,让自己的想象与灵感自由地翱翔。洁白的“白纱裙”、梦幻般的足尖技术、双人舞托举技巧,华尔兹的旋律与节奏将浪漫主义者企图挣脱地心引力,逃离现实,向着虚无飘渺的仙境飞升,体现得淋漓尽致。浪漫主义的芭蕾飞升到古典芭蕾的巅峰,营造了独具特色的芭蕾舞蹈的身体美学。它将“黄金分割”作为身体比例、造型、构图的原则;以“开、直、绷、立”作为其技术原则;以典雅、和谐、流畅作为其运动审美原则,从而建构一种既是理性主义的、又充满幻想的超现实的身体形态。它体现了现代人体规范的一切特点:它是一种完全现成的、完结的、有严格界限的、封闭的、由内而外展开的、不可混淆的和个体表现的人体。一切突起的、从人体鼓突凸出来的东西,亦即一切人体在其中开始超越界限,开始孕育别一体的东西,都被破掉、取消、封闭、软化。而且,所有导向人体内里的孔洞也被封闭。个体的、界限严明的大块人体及其厚实沉重、无缝无孔的正面,成为形象的基础……。其肉体内在生命的所有表现,也被排除……。与纯肉体内在生命有关的一切加以禁止。因此,20世?
- 刘青弋
- 关键词:古典芭蕾舞身体美学超人审美准则舞台艺术形象
- 从心理距离说到舞蹈心理学被引量:5
- 2004年
- 该文首先探讨了“心理距离”作为艺术的一个原则、审美的一个标准,其概念与内涵并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一种心理空间距离.亦即审美理想与客观观实的距离、想象表象(意象)和记忆表象(具象)的距离,“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然后,该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心理距离的机制和原因是因为人有想象,并由此提出了想象空间、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的概念;同时该文还涉及到时间、精神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即精神的本质是时间,精神只能存在于时间之中、精神只能在时间中被定位;由于想象是最典型的精神现象,想象是指向未来的心埋空间和心理时间,因此,艺术的本质是指向未来(心理时间)的想象性精神,艺术是高于现实生活一定心理距离的审美意象和审美理想,艺术起源于想象。
- 平心
- 关键词:心理距离舞蹈心理学艺术原则舞蹈意象艺术想象心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