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宗教研究中心

作品数:137 被引量:82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海燕吕建福张文卓伊家慧王小蕾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1篇哲学宗教
  • 13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8篇佛教
  • 19篇宗教
  • 6篇华严
  • 5篇儒佛
  • 5篇唯识
  • 5篇密教
  • 5篇民族
  • 4篇信仰
  • 4篇世俗
  • 4篇释迦
  • 4篇释迦牟尼
  • 4篇文化
  • 4篇净土
  • 4篇孔子
  • 4篇藏传
  • 4篇藏传佛教
  • 3篇伊斯兰
  • 3篇缘起
  • 3篇释学
  • 3篇宗教学

机构

  • 1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培华学院
  • 2篇新疆农业职业...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麦考瑞大学

作者

  • 10篇许潇
  • 5篇魏寒梅
  • 4篇王海燕
  • 4篇肖建原
  • 4篇张文卓
  • 4篇伊家慧
  • 4篇王小蕾
  • 3篇侯慧明
  • 3篇张彤磊
  • 3篇彭瑞花
  • 2篇杨锋兵
  • 2篇王静磊
  • 2篇刘雄峰
  • 2篇吕建福
  • 2篇朱卫
  • 2篇马玉堂
  • 2篇马金虎
  • 2篇孙雪雷
  • 2篇林啸
  • 2篇陈连龙

传媒

  • 10篇五台山研究
  • 7篇大观周刊
  • 5篇北方民族大学...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4篇牡丹江大学学...
  • 4篇西部学刊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西藏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藏学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船山学刊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研究...
  • 2篇社会科学论坛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文博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术与生命同在--恭祝马通先生九十诞辰
2017年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九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又是祈盼丰收的季节。2017年9月15日,是马通先生九十诞辰。先生是优秀史学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在推进中国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研究中"有开拓性的贡献"(白寿彝语),为中国宗教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宝玉
关键词: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派
“文殊骑狮像”版画佛经考——以京都清凉寺与黑水城TK289文献所见文殊真言为例
2018年
日本京都清凉寺释迦牟尼如来旃檀瑞像由日僧奝然于公元987年带回日本,瑞像胎内所藏《文殊菩萨骑狮像》版画佛经与黑水城TK289《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像供养文》版画佛经均为宋代遗存密教典籍,且内容相差甚微,均由版画与佛经两部分构成,版画为"文殊骑狮像",佛经部分以"文殊五字真言"为核心。除内容大致相同外,两部文献都与五台山有密切联系,通过对两部遗存文献的文本内容、背景进行考证,可究明文殊真言的功用及意义。
王小蕾
《普门品》六度思想研究
2016年
大乘佛教是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为主的"菩萨乘",其中心教义以"六度思想"为要。六度思想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成为后来大乘菩萨们实践奉行的典范。中国佛教是以菩萨信仰为核心的大乘佛教,尤其是观音信仰与大众的渐融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神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中国被称为"诸经之王",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救渡众生大愿是大乘佛教中"六度思想"的具体体现。《普门品》体现观音慈悲救渡的思想,正是大乘佛教"救度"精神的体现者。
王小蕾
关键词:佛教观音
“宗教学”概念辨析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宗教学的概念问题,在宗教学创建之初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其概念的正确界定,不仅可以为现有的宗教学研究予以方法论上的指导,也可以为之后的宗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意义。文章列举了中国现有宗教学概念代表理论并对其进行分类,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学概念的界定和发展有一个客观的总结和展望。
禹春晖
关键词:宗教宗教学
先知与僭主——欧里庇得斯《腓尼基少女》“第一场”至“第三场”义疏
2010年
本文通过疏解欧里庇得斯《腓尼基少女》"第一场"至"第三场"的内容,探究了其中所蕴含的"先知与僭主"关系主题。
黄瑞成
关键词:欧里庇得斯先知
姚广孝对程朱排佛论的回应被引量:1
2017年
姚广孝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既是佛教学者,又是一代名臣,还是江湖术士。作为佛教学者,姚广孝对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排佛之论展开了回应,他批评宋儒因私废公,排斥佛教却并未真正明了佛教义理,而是出于私心,是邪诐之辞。其《道余录》针对《二程遗书》和《朱子语类》中的排佛论逐一展开回应,以佛教立场对宋儒排佛论进行集中回应反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明代儒佛交涉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姚广孝准确把握了佛教的宗教特质,在这个基础上,辨析佛教与儒道二教的差异才能够深入。也正是基于对佛教区别于儒道发展的特殊价值的深刻认识,对三教关系的发展方向的思考才能摆脱庸俗的三教融合说而做出更有价值的探索。姚广孝的《道余录》因其辨析儒佛关系在明清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栖祩宏、李贽以及南源性派等人都对其辨析佛儒、批判程朱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肯定。
许潇
关键词:姚广孝儒佛之辨
智旭唯识思想的和合印迹
2013年
智旭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作为吴地佛教学者的杰出代表,其思想上深刻地烙上了吴地文化中的和合烙印。智旭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赋予新的内涵,并将其贯穿于其佛学思想的始终,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统摄诸经众论。可以说智旭的和合思想是其佛学思想的重点,其唯识思想则是其佛学思想的重中之重。而对"真如"概念的重新界定则成为智旭建构其以和合思想为中心的佛学思想架构的基础。
肖泓玥许潇
关键词:智旭唯识真如
世俗与神圣之间:以现代佛教的产生、特点及发展为例
2011年
现代佛教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入世倾向逐步加强。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实现了允恰的调适,彰示了佛教的生命力及永恒价值;另一方面深入世俗化不可避免地对其宗教神圣特征有所消解。二者交错成为宗教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新困境,对治的路径在于从世俗与神圣的张力间寻找新的平衡。
刘峰
关键词:宗教世俗神圣
《论语》中“孝”义理再析——以“仁孝”关系为中心
2020年
近代以来,学者们对《论语》中的“孝”观念做了多角度的阐释,但对其义理的深入辨析仍为不足。就“孝”与“仁”的关系来说:在理论地位上,并非如皇侃诸儒所认为的“孝是仁之本”,而是宋明儒所认为的“仁是孝之本”的观点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在实践层面上,“仁”为“孝”的指导原则,“孝”为“仁”的实践基础,两者一起构成了儒家的理论核心;再就这一学说的实际应用而言,“孝”为一基本的“为政”理念,承载着孔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而孔子一方面非常重视“孝”在使人恢复“仁心”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又能在评价人物时不局限于“孝”,这对于反思和重建当代“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国顺
关键词:《论语》孔子无为而治
近代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甘宁青地区作为地处中国西北腹地的一个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其民族关系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近代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从晚清民国开始其研究便备受国内外政界、学界的关注,时至今日,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指出在该领域研究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朱卫张彤磊
关键词:民族关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