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
-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旭华徐佳佳张健飞张建飞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远程教育环境下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之构建被引量:1
- 2007年
- 作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创作、出版、传播发行、使用方式等与传统的著作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其给著作权法带来了一些冲击和挑战。如何让社会大众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并进而促进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既可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协调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平衡关系,同时又可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设计的重要内涵。
- 张建飞王赫
-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环境远程教育资源
- 论公立高校法律主体地位的变迁与重建被引量:3
- 2008年
-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定性模糊,特别是行政主体理论落后,这是导致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纠纷缺乏有效司法救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参照国外先进理论模式,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应当是基于公务分权的行政主体。这一判断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又与国际惯例和趋势相一致。公立高等学校除作为行政主体之外,还具有自治主体的法律地位。
- 饶冠俊徐佳佳
- 关键词:法律地位公务法人学术自治
- 法学概论课程在非法学专业开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08年
- 法学概论是电大在众多非法学专业开放教育中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培养和提高这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基本法律素养对我国法治进程的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电大开放教育的理念和现实,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 俞丹
- 关键词:法学概论开放教育非法学专业
- 网络教育与著作权保护被引量:6
- 2007年
- 随着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著作权的保护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对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为学校课堂教学"而"对作品合理使用"在网络教育环境下进行重新诠释,对有关网络教育资源的著作权的认定及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有利于在网络教育环境下著作权人、国家和社会公众相互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的重新建构,有利于知识产权法律规制目的的实现。
- 张健飞
- 关键词:网络教育著作权著作权集体管理
- 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不足看医患关系建设的完善被引量:2
- 2005年
- 从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不足入手,对进一步完善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规范作一分析探讨,并提出有效解决医疗事故,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的建议。
- 吴红列
-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论统计法中的统计诚信原则
- 2006年
- 张友连王武军
- 关键词:诚信原则宏观经济调控违法行为统计工作
- 论暂缓起诉的理论基础
- 2009年
- 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证了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效率价值是其直接的理论依据,暂缓起诉制度体现了'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符合刑罚经济的思想,是诉讼程序分流的措施之一。但从更深层次分析,暂缓起诉是公诉权的表现形式。而公诉权是一种主动性的国家权力,其具体制度的采用和调整必须符合社会秩序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公诉权的实质性依据在于国家刑罚权,刑罚理念的发展对公诉权的行使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暂缓起诉是基于刑罚目的刑论取代刑罚报应刑论以及对刑罚功能理性认识的产物。
- 俞丹
- 关键词:暂缓起诉公诉权刑罚权
- 法官独立的背后意蕴探析
- 2003年
- 法官独立制度的确立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司法独立的实现,但是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有自己产生的基础,有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法官独立的确立往往被认为是法官职业阶层统治的形成,会造成法律领域的专制。实际上,法官独立机制本身包含的要素已经确保了法官专制的不可能。
- 张海峰饶冠俊
- 关键词:法官独立司法独立审判权法律职业
- 论统计法治理念的内涵被引量:1
- 2007年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基础上作出的~项重大决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把“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列为“五五”普法所要达到的三大目标之一。针对这一要求,2007年3月7日召开的全省统计法制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汝斌作了《强化法治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为构建和谐有序统计环境提供法治保证》的重要讲话。金汝斌局长在讲话中要求,
- 张友连王武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计法制工作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行政能力创新工作机制
- 环境正义与中国的环境政策被引量:3
- 2004年
- 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是和现代民法的社会化发展倾向不可分割的。环境问题社会利益的日益突出 ,环境资源的分配不公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中国的环境政策也应当从环境正义的立场出发 ,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 许华琳吴红列
-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源民法环境正义环境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