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作品数:134 被引量:717H指数:14
- 相关作者:曹立黄翼袁高鹏唐玉琴韩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超声局部效应对咖啡酸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将超声区域定位划分成高低两个超声辐射面和5个不同超声位置(P1、P2、P3、P4、P5),对比研究低超声辐射面与高超声辐射面、超声位置、提取溶剂对咖啡酸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超声辐射面能造成咖啡酸显著降解(P<0.05);高超声辐射面、超声能量对咖啡酸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溶剂类型是影响咖啡酸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体积分数80%乙醇是咖啡酸理想的提取溶剂。超声槽不同位置上,超声能量的分布是不均一和动态变化的,咖啡酸在P4或P5位置时降解较为显著(P<0.05)。此外,超声处理同样能显著影响咖啡酸的抗氧化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铁离子还原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 assay,FRAP)法及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3-ethyl-benzothiazoline 6-sulph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3种方法测定的咖啡酸抗氧化性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性。DPPH法与FRAP法同时得到P5位置是影响咖啡酸抗氧化性最显著的位置,该位置咖啡酸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性高于咖啡酸自身的。不同超声辐射面上,ABTS法测定咖啡酸的抗氧化性与其含量成正相关,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含量成负相关。以上表明低超声辐射面,有效的超声能量能显著影响咖啡酸的稳定性和增加其抗氧化性。
- 朱攀攀马亚琴窦华亭韩智李申
- 关键词:咖啡酸抗氧化
- 不同有机(类)肥料替代化肥对椪柑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评判不同种类有机(类)肥料替代化肥的肥效,来明确不同有机(类)肥料替代化肥对椪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情况,为柑橘科学减施化肥、合理增施有机(类)肥料及其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15年生枳砧台湾椪柑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K)、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T1)、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T2)、烟茎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T3)、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化肥(T4)和菜粕饼肥替代化肥(T5)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椪柑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与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各有机(类)肥料处理的枝梢、根系生长总体上优于CK,以T3和T4处理的效果最佳,其中T3处理的总根长和根数分别比CK增加了24.8%和35.8%;且T2和T3处理改善根系分布比例的效果较好;各有机(类)肥料处理的果实干物质量比CK增加了20.2%~25.9%,以T2处理最大;5月椪柑根系活力最高,9月较小,以T2和T3处理的根系活力较强;椪柑叶片和果实的氮、磷、钾含量以T3和T4处理相对较高;2019、2020年均以T3处理的单果重最高,且各有机(类)肥料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19.4%~26.9%和23.1%~34.0%,且分别以T3和T2处理相对较高;各有机(类)肥料处理的椪柑果实外观品质比CK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以T2和T3处理相对较好;有机(类)肥料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均比CK有所提升,总体上以T2和T3处理的果实品质较好。各处理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顺序为T3>T2>T5>T1>T4>CK,即各有机(类)肥料处理的肥料效应比CK效果好,尤其以T3处理相对最优。
- 万连杰田洋何满李俊杰张绩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邓烈易时来
- 关键词:椪柑果实产量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
- 晚熟柑橘越冬保果新药剂筛选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筛选防止晚熟柑橘冬季落果的新药剂。【方法】以‘塔罗科’血橙和‘清见’橘橙为供试品种,以2,4-D为药剂对照(TCK)、以只喷咪鲜胺和乳化剂为空白对照(CK),以前期试验初步筛选出的2甲4氯钠(T1)、2甲4氯二甲铵盐(T2)、2甲4氯苯氧乙酸(T3)为药剂处理,在冬季对试验树果实进行喷布,调查落果率,成熟采收时分析果实药剂残留及品质。【结果】与空白对照落果率(‘塔罗科’血橙为34.65%、‘清见’橘橙为82.52%)相比,4种药剂均能显著降低落果率,虽然T1、T2、T3落果率高于2,4-D,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论是‘塔罗科’血橙还是‘清见’橘橙,4种药剂处理后果肉中的药剂残留量均远远低于果皮,T1、T2和T3在果肉中的药剂残留量明显低于2,4-D,且所有处理果皮和果肉的药剂残留量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各药剂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T1、T2、T3有望作为2,4-D的替补药剂用于防止晚熟柑橘冬季落果,且农药残留更低。
- 袁高鹏淳长品彭良志彭震宇习建龙张梦娇朱春钊付行政江才伦
- 柑橘花的化学成分、营养功效及加工应用
- 2025年
- 目前,柑橘加工利用主要集中于果实,以果汁、果肉、果皮等为原料制作食品、化妆品等,柑橘其他天然副产物如柑橘花的加工产品较少。柑橘花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烃类、醇类、酯类、醛类等香气物质。此外还含有类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等活性物质,使得柑橘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抑郁、治疗肥胖、预防癌症和治疗肝病等多种功效。在应用方面,柑橘花主要用于柑橘花茶的制备和柑橘花精油的提取。本文介绍了柑橘花的化学成分、营养功效及其研究应用进展,为柑橘花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杨飞扬王歌唐胜刘鑫白俊英程玉娇王珺罗远莉黄林华
- 关键词:柑橘产业香气活性物质
- 柑橘不育系新品种‘阳光1号’
- 2024年
- ‘阳光1号’(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由‘红美人’(爱媛28)和‘春香’橘柚杂交而来的柑橘不育系新品种。树势强,坐果率高,叶面光滑,叶尖渐尖,果实呈高扁球形,大部分果实有短颈,果面光滑,易剥皮,果肉呈浅橙色,脆嫩化渣,无核,单果质量240~270 g,可溶性固形物为13.0%~15.0%,可滴定酸约为0.65%,维生素C含量435.0 mg·L^(-1)。重庆地区11月下旬成熟,耐贮运。露地栽培裂果率高,适宜于温室设施栽培。主产区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四川平原/丘陵地区、湖南湘西地区等,产量26.3~37.5 t·hm^(-2)。
- 张文龙万润楚郑妮陈焱赖恒鑫余歆钱春曹立
- 关键词:柑橘不育系无核
- 柑橘汁中游离态和键合态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比较宽皮柑橘(南丰蜜橘、椪柑)、橙类(脐橙、长叶香橙)、杂柑(爱媛38号、沃柑)和琯溪蜜柚中键合态、游离态香气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的具体差异,为柑橘类水果制汁的风味特性提供科学依据。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C-MS,HS-SPME-GC-MS)对4大类柑橘汁中键合态、游离态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区分辨别。4大类柑橘汁中检出键合态、游离态香气物质共127种,其中烯烃类香气物质种类最多(50种),醇类、醛类、酯类香气物质种类较多(分别为20、19和17种),酮类、酚类香气物质种类则较少(分别为6、5种)。含量方面,烯烃类物质含量最多,占到总柑橘汁样品中香气物质总量的90%以上,其次由高到低分别为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此外,以4大类柑橘汁为研究对象,对检测到的目标香气物质进行PCA,4大类柑橘汁均可被明显区分开。杂柑中所含游离态香气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宽皮柑橘和橙类(二者含量相近),远高于琯溪蜜柚。但对于杂柑而言,其所含的游离态香气物质种类却较为丰富,其中以爱媛38号最为丰富,且远高于其他柑橘品种(其他柑橘品种所含游离态香气物质种类数相近)。此外,宽皮柑橘所含键合态香气物质的种类数最多,其次为橙类和杂柑(二者种类数相近),琯溪蜜柚最少。
- 张晨周佳马亚琴邓涂静王珺
-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柑橘汁主成分分析
- 柑橘4种砧木幼苗对铜过量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耐受性差异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探究不同柑橘砧木的铜过量胁迫耐性差异,分析砧木铜过量胁迫的生理响应,试验选用4种常用的柑橘砧木枳、资阳香橙、红橘和沙田柚180d实生苗为材料,用1.5(对照)、7.5、37.5、187.5和937.5μmol·L-1的CuSO4溶液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高浓度CuSO4处理导致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下降,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值显著上升;SOD、POD酶活性上升;高浓度下,砧木对K、P、Ca、Mg、Fe、Mn和Zn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下降。高CuSO4处理导致砧木叶片黄化脱落,根系褐变短小,生长受阻,严重时死亡。不同砧木对CuSO4过量胁迫耐受性差异明显,枳最先出现新叶失绿、老叶落叶、生长量下降和光合等生理指标下降,随后依次为沙田柚、红橘和资阳香橙。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资阳香橙对铜过量胁迫耐性最强,红橘其次,沙田柚再次,枳对铜过量胁迫最敏感。
- 王敏袁梦朱攀攀凌丽俐何义仲付行政彭良志
- 关键词:柑橘砧木生理生化指标矿质元素
- 碱性土改良施肥对沃柑果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 2025年
- 在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开展碱性土改良施肥对沃柑果园土壤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以期获得碱性土改良施肥技术方案,为果园碱性土改良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枳橙基砧、福本作为中间砧木高接8年的沃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常规复合肥(CF)、配方肥(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FF)、复合肥+硫磺粉(CF+S)、复合肥+脱硫石膏(CF+T)、配方肥+硫磺粉(FF+S)、配方肥+脱硫石膏(FF+T)6个处理,研究不同碱性土改良施肥处理对沃柑果园土壤性质的影响。与CF处理相比,不同碱性土改良施肥均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分别以FF+T、CF+T处理相对最高,比CF处理分别增加了9.2%、60.1%,同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且以FF+T处理相对最高;各碱性土改良施肥处理均减小了土壤容重、pH值、Na^(+)交换量,且均以FF+T处理相对最小,分别比CF处理减少了9.7%、15.6%、16.7%;FF+T处理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相对最高,分别较CF处理提高了17.8%、43.8%、48.8%、38.4%;土壤碳排放通量以7月相对较大、12月相对较小,均以FF+T处理最小,分别比CF处理降低了25.5%、12.7%。各处理主成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为FF+T>CF+T>FF+S>CF+S>FF>CF,即碱性土改良施肥FF+T处理对改善沃柑果园土壤性质的效果相对最优。
- 喻莹贾晓晨夏心杰吕强谢让金马岩岩郑永强易时来
- 关键词:土壤性质
- 超高压诱导食品中微生物失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超高压处理(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具有最大限度保留食品中营养物质的优势,已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加工环境以及食品基质的复杂性,不同微生物在HPP下敏感度不同,且会形成部分亚致死微生物,引发食品安全的潜在隐患。基于HPP设备原理及其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杀菌效果,该文对影响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内外因子以及导致细菌失活(致死或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超高压与其他技术联用可能是抑制微生物亚致死效应的有效途径。
- 马亚琴贾蒙成传香王鹏旭
- 关键词:超高压食品杀菌细胞修复亚致死效应
- 广西产区柑橘叶片大中量元素营养丰缺状况研究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系统研究广西产区柑橘树体大中量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为广西柑橘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调查分析了广西15个市区县207个柑橘园6月龄春梢营养枝叶片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广西柑橘叶片N、P、K、Ca、Mg和S含量分别为:(29.70±2.75)、(1.25±0.14)、(14.87±5.49)、(33.47±8.44)、(2.52±0.72)和(3.03±0.62)g·kg^(-1)。其中,N和K元素含量不足与超量并存,处于低量及以下水平的果园比例分别为13.53%和30.43%,而处于高量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5.41%和27.05%;P、Ca和Mg元素主要存在含量不足问题,其在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67.63%,63.77%和51.21%,而在低量及以下水平的比例为32.37%,35.75%和48.79%;产区绝大部分地区S元素含量正常,处于适量水平的比例为92.75%。【结论】广西柑橘树体N、P、K、Ca和Mg元素营养明显失衡,生产上应合理施用N、K肥,适量补充P肥,重视补充Ca和Mg肥,确保树体正常生长,以促进广西柑橘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 易晓曈张超博李有芳彭良志陈东奎邓崇岭付行政淳长品陈香玲刘升球陈传武李果果黄其椿凌丽俐
- 关键词:柑橘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