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作品数:269 被引量:1,314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梦亮高芬任振兴黄淑萍王俊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7篇理学
  • 62篇农业科学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11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色谱
  • 23篇相色谱
  • 21篇根腐
  • 21篇根腐病
  • 18篇食品
  • 18篇病菌
  • 17篇荧光
  • 15篇液相色谱
  • 14篇活性
  • 13篇液相
  • 13篇荧光探针
  • 13篇探针
  • 13篇催化
  • 11篇高效液相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质谱
  • 10篇农药
  • 9篇大枣
  • 9篇植物
  • 8篇微生物

机构

  • 217篇山西大学
  • 7篇山西振东道地...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江西省棉花研...
  • 4篇山西省分析测...
  • 4篇山西省分析科...
  • 3篇吉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山西省林业科...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山西省中医院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太原旅游职业...
  • 2篇江西李渡酒业...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71篇王梦亮
  • 43篇林勤保
  • 33篇高芬
  • 21篇崔晋龙
  • 17篇秦雪梅
  • 16篇霍方俊
  • 14篇王俊宏
  • 13篇魏学红
  • 13篇蔡瑾
  • 11篇刘滇生
  • 9篇李波
  • 9篇阴彩霞
  • 7篇张姝
  • 7篇周梅素
  • 7篇张永杰
  • 7篇赵晓霞
  • 7篇李小梅
  • 6篇童红波
  • 6篇郭顺星
  • 6篇任振兴

传媒

  • 17篇食品科学
  • 9篇山西农业科学
  • 9篇无机化学学报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药学学报
  • 5篇第十八届全国...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植物保护
  • 4篇分析科学学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分子催化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材料保护
  • 3篇中草药
  • 3篇化学进展
  • 3篇Chines...
  • 2篇大豆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19篇2019
  • 11篇2018
  • 16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18篇2014
  • 15篇2013
  • 17篇2012
  • 15篇2011
  • 17篇2010
  • 22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吡啶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被引量:3
2016年
以3-氨基吡啶和固体光气为原料,一锅法合成中间体1,3-二(3-吡啶基)脲,然后再与溴代十二烷进行季铵化反应,生成了新型的吡啶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3-氨基吡啶)∶n(固体光气)=5∶1,二氯甲烷作反应溶剂,反应5h,得到产率为78%的中间体;n(中间体)∶n(溴代十二烷)=1∶10,110℃反应5 h,得到产率为90%的吡啶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ESI-MS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67×10^(-4)mol/L,γcmc为30.7 m N/m。
郝俊生王攀张越张永斌
关键词:吡啶
特异性去甲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可视化及药物干预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及环境污染,抑郁症患者人数激增。研究表明,每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会经历严重的抑郁症。1目前,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降低被普遍认为是重度抑郁症的内因之一。2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儿茶酚胺类神经...
周娜霍方俊阴彩霞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信号通路药物干预可视化
文献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植物抗病相关代谢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21年
植物受到病原真菌侵染时往往通过调节体内代谢物的产生来增强自身抗性,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植物抗病相关代谢物的重要工具。指认植物抗病相关代谢物不仅利于深入探讨其抗病机制,还可与其他组学技术结合,辅助抗性品种鉴定和抗病品种培育。该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指认植物抗病相关代谢物的流程、已发现的抗病相关代谢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目前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植物抗病相关代谢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赵利钞建宾郭捷田海娇高芬
关键词:代谢组学真菌侵染
N-(2-吡咯甲基)-1-苯基乙亚胺·二甲基铝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丙交酯的活性(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席夫碱配体N-(2-吡咯甲基)-1-苯基乙亚胺与三乙基铝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无氧无水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席夫碱铝的有机金属化合物N-(2-吡咯甲基)-1-苯基乙亚胺·二甲基铝。其结构分别用核磁氢谱、碳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铝化合物在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中表现出了中等的活性并得到了以等规聚合为主的高聚物。
贾斌贾斌郝俊生童红波魏学红周梅素
关键词:席夫碱开环聚合
比率型亚硫酸氢根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基于萘并吡喃-吲哚盐共轭体系设计合成了能够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的新型近红外比率型荧光探针.该探针对HSO_3^-识别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快速的荧光响应.加入HSO_3^-后,探针展现出21.6倍(I_(520)/I_(653))的相对荧光强度的增强,并伴随着溶液颜色由紫色转变为无色.此外,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氢谱滴定共同证实了该探针对HSO_3^-的检测机制是HSO_3^-与探针的不饱和碳碳双键发生了亲核加成反应.最后,探针被成功地应用于活细胞和斑马鱼幼体中HSO_3^-的原位示踪.
张伟杰刘涛霍方俊宁鹏温莹孟祥明阴彩霞
关键词:近红外荧光探针生物成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陈醋中14种微量金属元素被引量:7
2011年
建立微波消解作为前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 S)作为检测手段,同时测定陈醋中1 4种金属元素(A l、C r、F e、C o、C d、M n、C u、Z n、N i、A s、S e、Sn、Sb和Pb)的方法。通过考察硝酸和过氧化氢的配比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消解的条件为7mL硝酸+1mL过氧化氢。14种元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的范围是0.003~1.035mg/L,平均回收率在80.03%~12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8%~16.78%之间。检测3种不同包装(塑料、玻璃和陶瓷)的老陈醋的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包装的山西老陈醋中同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陈月林勤保吴海军宋欢郭小喜
关键词:陈醋微波消解金属元素
抗番茄溃疡病菌菱角壳活性物质提取条件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2022年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_(27)(3^(13))正交试验对抗番茄溃疡病菌的菱角壳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活性物质抑菌效果的影响极显著,提取时间与提取温度之间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优化后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 h,料液比1︰5 g/mL。通过检测番茄溃疡病菌(Cmm)被菱角壳活性物质处理后细胞外AKP活性、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膜电位,分析菱角壳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菱角壳活性物质破坏Cmm的细胞壁,导致AKP外漏;改变细胞膜电位,损伤Cmm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正常生命活动。
闫然秦雪梅王琪蔡瑾
关键词:番茄溃疡病菌抑菌机理
一种可用于“点亮”活体内半胱氨酸的超灵敏荧光探针
长期以来,半胱氨酸(Cysteine,Cys)被视为细胞内硫物种代谢的中心物质,它参与了许多生命过程,对维持了生物体的稳态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它浓度的异常往往与某些疾病有关,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甚至是癌症。荧光探...
周娜阴彩霞霍方俊
关键词:半胱氨酸检出限活体成像
光控光合菌生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反应机理被引量:6
2008年
以苯乙酮作为模型底物,通过制备类球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载色体和分离纯化的胞内氧化还原酶混合液,构建了以类球红杆菌全细胞为催化剂、氧化还原酶为催化剂以及载色体与氧化还原酶偶合三种不对称还原反应体系,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最适氢供体乙酸钠和电子供体硫代硫酸钠提高产物的转化收率.通过检测目标产物的收率、对映体过量(ee)值和光学构型,分析了光控不对称还原的生物催化机理,发现光照可以改变胞内(S)-氧化还原酶和(R)-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产生不同构型的产物,加入电子供体和氢供体后,反应收率和ee值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分别补充了细菌叶绿素分子Bchl失去的电子和NADPH再生所需的活性氢.
王梦亮胡锐郭学林闫甫昆刘滇生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苯乙酮苯乙醇载色体
改性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管式微滤膜用于饮水除氟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筛选更加有效实用性强的饮水除氟材料。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检测分析,对改性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微滤膜在用于饮水除氟时,出水流量、含氟浓度对除氟效果的影响,以及使用条件、再生使用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有效过滤膜面积为140 cm2,出水流量为3 L/min时,可使60 L含氟浓度为3 mg/L水得到有效净化,而且出水含氟量保持在0.48~0.93 mg/L之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滤膜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0.44mg/cm2,反复再生6次后,吸附容量可恢复85%以上。结论改性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微滤膜具有除氟效果明显,稳定,使用周期长,使用方便。对于饮水除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张永平王俊宏任振兴米尔芳申沁光
关键词:改性微滤膜除氟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