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7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淑芬吴晓芸汤雷王金顺曹长东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黄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为探究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2013年在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内2"l'L11I最适密度1.43~1.67万穴/667m2,C两优343为1.67-2万穴/667m2。
- 汤雷吴晓芸金荣华
- 关键词:水稻不同密度
- 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在黄山地区春繁技术研究
- 2012年
- 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春繁主要是通过冷水串灌技术。冷水串灌繁殖时需要把冷水从田块的一边灌进,从另一边排出,通过低温水的流动,使田间水温保持在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以下和生理不育下限温度以上的范围之内。为了解决低温敏两系核不育系在黄山繁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期播种,冷水串灌技术,探讨不育系在黄山地区的春繁技术措施,为今后两系不育系在黄山春繁提供经验总结。
- 汤雷吴晓芸张宏民
- 关键词:不育系春繁
- 高产优质多抗杂交中籼稻新组合C两优300被引量:2
- 2019年
- C两优300是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C815S为母本、ZR3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 汤雷袁绪山王淑芬
-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 浅谈梅花鹿前后盘吸虫和肝片吸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被引量:2
- 2010年
- 于2008年发现有部分梅花鹿出现被毛粗乱、消瘦、拉稀等临床症状,先后死亡4头,剖解后发现瘤胃中有大量粉红色长圆锥状虫体,在胆管处堆满灰白色的扁形虫体。后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前后盘吸虫和肝片吸虫,用氯硝柳胺(灭绦灵)、硫双二氯酚治疗,14d后康复。梅花鹿吸虫单独感染的病例报道较多,这次发现混合感染,希望引起广大养鹿场的关注。
- 胡顺福
- 关键词:梅花鹿前后盘吸虫肝片吸虫诊治
- 鲜食玉米品种引种示范及病虫害防治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鲜食玉米品种繁多,鱼目混杂。受遗传基础的制约,鲜食玉米在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等方面都明显弱于普通玉米,对不同地区的适应能力也不如普通玉米。基于此,2015年黄山市农科所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6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屯溪区、休宁县、歙县、徽州区、黄山区建立5个玉米示范园进行品比研究,观察它们的综合表现,力图筛选出适合黄山市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为大面积引种生产提供依据。
- 任向东汪东兵汪立平
- 关键词:鲜食玉米病虫害
-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省水稻发展趋势
- 2015年
- 为了研究安徽省中籼稻产量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安徽省2007—2011年区试的439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及各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影响安徽省中籼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育成的品种(组合)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应当在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有效穗,这样才能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研究的结果为安徽省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 汤雷石英尧
- 关键词:中籼稻
- 杂交中籼Ⅱ优32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9年
- 主要分析了杂交中籼Ⅱ优3216的主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米质特点、抗性表现、产量表现等,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为高产提供依据。
- 汤雷吴晓芸
-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效果试验被引量:9
- 2012年
- 以在黄山市推广种植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中双11、浙双72、沪油15为材料,设计油蔬两用栽培与单收菜籽栽培处理(ck)试验,研究了3个品种摘薹对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双11菜薹、菜籽产量均最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 王淑芬吴晓芸汤雷曹长东
-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
- 黄山市“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筛选被引量:5
- 2014年
- 为筛选适宜黄山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13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皖油28'菜薹口感甜脆爽口、菜籽产量高,‘同油杂2号'菜薹产量与总产值高,二者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推广应用;‘蓉油16'与‘华油杂62'的菜薹、菜籽产量与总产值较高,可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 王淑芬吴晓芸汤雷曹长东
-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DELPHI法
- 晚粳糯稻新品种黄糯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4
- 2007年
- 为更好地推广黄糯2号。黄糯2号是以农垦58/红壳糯/沈农1071的复交高世代品系为母本,与IR71218杂交,连续5代选育而成的晚粳糯新品种。通过品比、区域和生产试验,研究了黄糯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黄糯2号丰产性好,株型较紧凑,分蘖中等,较耐肥抗倒,千粒重高,糯谷转色快,籽粒大而匀称,商品性好;中抗稻瘟病。糯米品质较优,适口性好,区试平均产量为7.673 t/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738 t/hm2,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地区作单晚或双季晚稻推广种植。黄糯2号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性强,粒大匀称,其糯米具有很好的商品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明奎王金顺王淑芬任正午
- 关键词:水稻黄糯2号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