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学系
- 作品数:170 被引量:440H指数:10
- 相关作者:金泽明许云秀景强张健陈雷铃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法医学系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大鼠肥大细胞的法医学实验研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脱颗粒超微结构改变及分布被引量:4
- 1995年
- 采用植物血凝素(PHA)致敏S、D大鼠,2周后处死,灌洗腹腔,用阿拉伯胶分离液分离肥大细胞(MC),将PHA与MC在37C水治中孵育,攻击MC使之受损伤,于伤后5、10、15、20、30和60分钟,分别吸取孵有液作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MC过氧化物酶;用抗坏血酸-联苯胺染色显带,并计算酶的相对活性。另取20分钟时孵育液,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及染色后用透射电镜观察MC脱颗粒叶的形态。用常规石蜡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对SD大鼠的35种组织中MC的分布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1)大鼠腹腔MC显示-条过氧化物酶电泳区带;(2)MC经PHA攻击受损伤10分钟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性升高不明显;15、ZO、3O分钟时实验组酶活性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到60分钟时两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3)MC与PHA孵育20分钟时,脱颗粒率为76%,MC浆内可见有膜性和无膜性两种类型的空泡.对照组大鼠MC脱颗粒仅为16%;(4)大鼠皮肤、肺、呼吸道、消化道、骨髓及胸腺MC含量较多;泌尿生殖道次之;心、肝、脾、肾等组织较少;脑、脊髓、脑垂体、肾上腺及睾丸等组织中未见MC,从而为法医损伤时间的推测提供方法与依据。
- 喻林升朱金昌胡芸吴梅筠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肥大细胞
- 全文增补中
- 中国汉族群体D17S30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 <正>目前国外采用 PCR 技术测 VNTR 位点多态性报道较多的有 ApoB3′DIS80和 D17S30,国内李伯龄等人(1991,1992)也对 DIS80和 ApoB3′位点进行了报道,但 D17S30位点国内还...
- 陈林吴梅筠
- 文献传递
- 死后肌肉切创创壁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 1993年
- 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肌肉组织切创创壁纤维蛋白网的形成和形态,发现生前和死后8小时内的切创壁,均有纤维蛋白网形成,两者形态无显著差异。死后16小时,切创创壁无纤维蛋白网形成。
- 瞿勇强吴家馼汪秉康
- 关键词:纤维蛋白生前伤死后伤法医学鉴定
- 中国汉族群体和德国群体FES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群体与德国群体人类c-fes/fps原癌基因座(FES)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中国汉族和德国群体FES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311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和123名无血缘关系的德国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扩增样本DNA,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型,自动激光荧光测序仪测定DNA序列。结果在中国汉族群体中FES基因座存在9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均以FES*11为最高,FES*12和FES*13较高。发现德国群体中FES基因座5′端第34碱基存在C替换A的变异。共存在9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以FES*11为最高,FES*10a和FES*12较高。中国汉族群体和德国群体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3个汉族群体之间比较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3个中国汉族群体与德国群体比较基因频率差异显著。
- 吴谨侯一平李英碧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汉族PCR
- 脑积水的法医学鉴定(附1例报告)
- 1995年
- 脑积水的法医学鉴定(附1例报告)刘敏,吴家脑积水为颅脑外伤后继发病变之一,但引起脑积水的病因繁多,除颅脑外伤外,尚有诸多颅脑疾病及医源性因素均可引起,且其临床病程中症状体征变化复杂。在法医学鉴定中确定脑积水的原因较为困难,作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就有...
- 刘敏吴家
- 关键词:脑积水法医学鉴定交通性脑积水脑挫伤阻塞性脑积水脑室系统
- 中国藏族群体TH01和VWA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了解中国藏族群体与汉族群体的遗传亲缘关系,获得藏族群体TH01和VWA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89名无血缘关系藏族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扩增样本DNA后,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型。结果在西藏藏族群体中,TH01基因座存在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TH01*6:0.097、TH01*7:0.227、TH01*8:0.091、TH01*9:0.481及TH01*9.3:0.10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7.421df=8P>0.05);VWA基因座存在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VWA*14:0.101、VWA*15:0.034、VWA*16:0.208、VWA*17:0.303、VWA*18:0.208、VWA*19:0.129及VWA*20:0.017,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19.61df=14P>0.05);藏族和汉族的遗传距离为0.034,类似于欧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论西藏藏族两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汉族无显著差异。
- 黄飞骏李英碧吴谨金泽明陈雷铃侯一平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学汉族
- 离体不同时间血痕的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8
- 1997年
- 对离体不同时间血痕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血痕形态结构变化的初步认识.结果随时间延长,血痕逐渐干燥、龟裂,电镜下纤维蛋白网消失,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有助于血痕经过时间的推断.
- 瞿勇强牟嘉萍彭雪梅
- 关键词:血痕超微结构纤维蛋白扫描电镜
- D17S30-PCR进行混合斑个人认别的应用研究
- 1999年
-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稳定、适用于混合斑个人识别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例已知混合斑及2例强奸案中的混合斑进行D17530位点扩增片段进行研究。结果与已知男性毛囊或血痕DNA的D17gyo位点扩增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该方法可靠、稳定,完全能够应用于混合斑个人认别的检验。
- 邹继初余舰孙光云刘从勇
- 关键词:D17S30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混合斑法医鉴定
-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研究
- 本实验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后,立即死亡和伤后15分钟至5天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变化。正常对照组,血清MBP为6.1633±1.5301ng/ml(X±S);伤后立即死亡组为11.38...
- 于晓军陈国弟苟清吴家馼
- 关键词:髓鞘碱性蛋白闭合性脑损伤
- 文献传递
- 大鼠脑震荡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7
- 1992年
- 本文介绍用单摆式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脑震荡模型。意识丧失1~6分钟,并迅速恢复而无定位性神经病学征象。打击时鼠头部吸收能量约2.35J。常规病理学检查发现脑组织有淤血、水肿和灶性出血。病变有明显的时序:脑震荡后15分钟脑血管痉挛;1小时开始出现淤血,水肿;6小时病变达到高峰,可见散在小出血灶;24小时恢复至1小时水平;48小时基本正常。Woil氏染色,显示弥漫性轴索、髓鞘肿胀;伤后6小时开始出现“收缩球”。病变以脑干、枕极、小脑、额极、海马及脑室壁等中线区为重。
- 于晓军赵福弟刘卯阳王兆辰吴家馼
- 关键词:脑震荡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