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 作品数:122 被引量:2,309H指数:30
- 相关作者:吴新卫雍小华王雯玥聂俊锋杨海迪更多>>
- 相关机构: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塔里木农垦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水分状况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以2年生分根盆栽皇家嘎拉(RoyalGala)苹果为试材,通过全部根系、3/4、2/4、1/4根系体积灌水、全部根系不灌水5种处理研究了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叶水势、气孔阻力以及枝叶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4、2/4、1/4根系体积灌水在植株叶水势变化不明显时气孔阻力增大,新梢和叶片生长同时受到抑制,并且根系干旱的体积愈大,抑制作用愈强。
- 邹养军李嘉瑞魏钦平王小伟
- 关键词:根系苹果叶水势气孔阻力水分状况分根
- 宁南旱区坡地等高条带轮种对谷子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研究了宁南旱区坡耕地不同条带种植对谷子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休闲轮种能增加谷子产量,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产量分别高出对照50.74、123.33 kg/hm2,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10、.79 kg.hm-2.mm-1;条带休闲轮种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P),灌浆期条带种植处理Ⅰ、Ⅱ的Pn分别高出对照1.320、1.794μmol.m-2.s-1,WUEP比对照分别高1.31、1.03μmol.mmol-1。休闲轮种有利于增强谷子干物质积累能力,提高其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处理Ⅰ、Ⅱ拔节期显著高于对照,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对照。条带种植处理Ⅰ、Ⅱ主要生育期谷子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D)均显著高于对照。
- 侯贤清韩清芳贾志宽张罗生
- 关键词:宁南旱区坡地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
- 小麦光合特性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12
- 2009年
- 通过采用美国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实地设置不同CO2浓度,分析了CO2浓度升高对小麦产量贡献较强的两个时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的影响,预测了未来高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期(扬花期和灌浆期)随着CO2浓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分利用率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气孔限制值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小麦不同生育期(扬花和灌浆期)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分利用率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扬花期阶段呈现显著正相关,在灌浆期呈现负相关;而与气孔限制值在两个时期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
- 王静王静冯永忠杨改河
- 关键词:CO2浓度小麦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
- 环保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1
- 2010年
-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与液态膜及不覆盖处理(CK)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材料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并能增强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9.96%和19.6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08%和31.81%,均与对照(CK)呈显著性差异,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在土壤保水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 张杰任小龙罗诗峰海江波贾志宽
- 关键词:土壤水分作物地膜渭北旱原
- 氮磷配比对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9年
-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个/枝,并能增加植株分枝数,提高叶茎比。不同NP配施能极显著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以N30kg/hm2+P2O5120kg/hm2施肥处理最为经济,较不施肥干草增产达46.5%,较纯施氮干草增产达26.5%,NP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苜蓿植株生物磷的含量。1∶4的NP配比施肥(N30kg/hm2+P120kg/hm2)处理能同时提高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粗纤维含量。
- 贾珺韩清芳周芳贾志宽王俊鹏杨保平
- 关键词:紫花苜蓿氮磷配施
- 生土地种植苜蓿后土壤速效养分与pH值的时空变化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为评价苜蓿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草田轮作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苜蓿各生育期对0~60 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种植苜蓿第2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小,第3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大,与种植前相比,其0-20、20-40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85,5.82和8.25 mg/kg;在第2年,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于第2茬达到峰值。在第3年,头茬苜蓿生育期内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迅速下降,与种植前相比,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16,2.98和2.40 mg/kg;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94.35,88.29和88.55 mg/kg;各土层土壤的pH值略有增加,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分别增加了0.14,0.12,0.04。【结论】种植苜蓿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第1茬初花期时达到最低,苜蓿的固氮作用从第2年第2茬开始显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变化,于第2年第2茬达到峰值;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pH值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
- 闻志彬贾志宽韩清芳
- 关键词:生土地苜蓿速效养分PH值
- 多叶型和三叶型紫花苜蓿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回归分析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分析多叶型和三叶型苜蓿的生长特性、光合速率和产量等,以及相同性状在两类叶型之间的差异,为苜蓿的品种改良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选育的多叶型紫花苜蓿和普通的三叶型紫花苜蓿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其生长性状、光合速率和产量数据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并对两个方程中的相同性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枝条密度、比叶重、单枝干重、株高、单枝复叶数、光合速率、茎叶比和鲜干比等性状与多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株高、枝条密度、比叶重、节间数、鲜干比和茎叶比等性状与普通三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5个显著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相同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多叶型紫花苜蓿的枝条密度,茎叶比、鲜干比均显著低于三叶型,比叶重显著高于三叶型苜蓿(P<0.05),两类叶型苜蓿的株高差异不显著;【结论】多叶型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三叶型品种,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性状并不相同,同一性状对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的产量影响程度不同。影响产量的生长性状中,多叶型苜蓿虽然枝条密度比三叶型低,但比叶重的增高、茎叶比和鲜干比的降低仍促进其产量的提高。通过合理密植、促进分枝,可进一步提高多叶型苜蓿的干草产量。
- 王雯玥韩清芳宗毓铮贾志宽聂俊峰闵安成马晓丽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 新型秸秆微贮饲料育肥牛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在饲草资源十分短缺的宁南偏旱区 ,利用当地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微贮后育肥牛 ,试期6 0d。结果表明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 1.193kg/头 ,对照组为 0 .912kg/头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0 .81% ,差异极显著 (P <0 .0 1)。试验组牛每增重 1kg比对照组少消耗精料 0 .93kg ,降低成本0 .5 9元 ,试验组每头牛比对照组多收益 99.4 8元 /头。这不但有效解决了当地饲草资源的紧缺问题 。
- 胡建宏李青旺贾志宽
- 关键词:秸秆微贮饲料日增重饲草资源育肥试验
- 沼气的作用与效益
- 2002年
- 近几年,我国的户用沼气池建设进入了健康稳步发展阶段。随着沼气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庭院生态农业已成为许多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许多农友给我们写信,希望能系统地了解沼气知识,为此,本刊特推出系列专题——沼气讲座,初步计划分三四期刊登沼气基本知识、沼气池建造、沼气池运行与管理、沼气产物综合利用等内容。
- 邱凌
- 关键词:沼气能源效益生态效益
- 人工制取沼气的条件被引量:1
- 2002年
-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共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最初是从池沼中发现,故而称为沼气。人类从沼气在沼泽、池塘水面以下的肥泥中和粪坑的底部产生的现象中认识到:丰富的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的条件下,便能生成沼气。通过实验室里的大量研究,逐步弄清了人工制取沼气的工艺条件。
- 邱凌
- 关键词:沼气发酵原料发酵微生物厌氧环境温度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