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559 被引量:3,603H指数:28
相关作者:单波王敏燕山邓倩李抟南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8篇文化科学
  • 70篇经济管理
  • 25篇政治法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社会学
  • 8篇哲学宗教
  • 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学
  • 5篇艺术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0篇媒体
  • 75篇媒介
  • 68篇新闻
  • 58篇传媒
  • 47篇广告
  • 34篇文化
  • 24篇网络
  • 22篇社会
  • 22篇文化传播
  • 22篇跨文化传播
  • 22篇互联
  • 22篇互联网
  • 20篇报业
  • 18篇新媒体
  • 17篇社交
  • 16篇叙事
  • 16篇营销
  • 14篇广告产业
  • 13篇话语
  • 12篇中国传媒

机构

  • 510篇武汉大学
  • 19篇中国传媒大学
  • 18篇暨南大学
  • 17篇复旦大学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外国语大...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4篇汕头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广东金融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2篇张金海
  • 30篇吴世文
  • 30篇单波
  • 27篇冉华
  • 26篇吕尚彬
  • 26篇肖珺
  • 25篇廖秉宜
  • 19篇强月新
  • 18篇刘涛
  • 17篇张毓强
  • 13篇洪杰文
  • 12篇刘友芝
  • 12篇梅琼林
  • 12篇周茂君
  • 12篇石义彬
  • 11篇程明
  • 8篇王润珏
  • 8篇王敏
  • 8篇王敏
  • 7篇牛静

传媒

  • 62篇中国媒体发展...
  • 55篇新闻与传播评...
  • 25篇新闻与写作
  • 24篇新闻界
  • 23篇现代传播(中...
  • 22篇对外传播
  • 18篇青年记者
  • 17篇国际新闻界
  • 15篇新闻记者
  • 1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0篇当代传播
  • 10篇新闻与传播评...
  • 9篇中国广告
  • 9篇新闻大学
  • 8篇编辑之友
  • 8篇中国编辑
  • 7篇中国报业
  • 7篇声屏世界(广...
  • 6篇现代广告
  • 6篇学习与实践

年份

  • 30篇2024
  • 41篇2023
  • 45篇2022
  • 47篇2021
  • 67篇2020
  • 49篇2019
  • 37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15篇2011
  • 22篇2010
  • 17篇2009
  • 12篇2008
  • 28篇2007
  • 15篇2006
  • 10篇2005
5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牌公益营销中微博舆情引导机制研究——基于鸿星尔克微博舆情大数据分析
2022年
本研究采取Python中TF-IDF特征提取方法提取“鸿星尔克”事件中的微博内容在舆情各阶段的热点,通过舆情热点与鸿星尔克舆情引导行为的分析得出品牌公益营销微博舆情引导机制。研究发现:舆情潜伏期,品牌需要陈述清晰的公益信息;舆情爆发期,品牌可根据网络热点与消费者沟通,同时拟人化、故事化地建立品牌与公益内容的契合度,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舆情衰退期,品牌需要兼顾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的其他事件,不过分占用公共流量。
廖秉宜狄鹤仙温有为
关键词:公益营销企业舆情鸿星尔克
政治魅力与大众传媒被引量:7
2008年
政治魅力是政治人物具有的超凡的、或超自然的品质及由此产生的能够吸引社会大众的魔力。政治魅力由来于政治人物的魅力品质,而这种品质是由其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政治行为所决定的。在当今社会,政治魅力能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其光环作用有助于政治家赢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而魅力的形成、传播与大众媒介是分不开的。大众媒介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时空,聚焦政治人物,从而拉近民众与政治领袖的距离;能发掘、放大、张扬政治人物自身的魅力因素;能通过与普通人或对立性指标人物的比较,彰显政治人物的政治个性;能通过巧妙的包装,掩饰政治人物的弱点。只有充分地利用大众传媒,政治人物才能有效地塑造、传扬自身的政治魅力。
张昆
互联网时代中国纸媒与商业网站的网络版权问题研究
2014年
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刻下了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伴随中国互联网20年的快速普及,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49%;手机网民达5.57亿,手机上网人群已达85.8%~①。网络媒体已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国网民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的主要信息传播载体,包括纸媒在内传统媒体则逐步下滑为互联网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次要传播媒体载体,以受众周接触时间来看,商业新闻网站的用户周接触时间由2010年的600分钟上升到2012年的800分钟,而传统纸媒的受众周接触时间则进一步下滑到2012年不足200分钟~②。
刘友芝刘铮
关键词:纸媒受众中国网民
全球传播研究的学术使命、想象力与新思维——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Marwan Kraidy教授访谈
2018年
马万·克瑞迪(Marwan M.Kraidy)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的讲席教授,全球传播高等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Global Communication)的创始主任。他擅长基于跨文化体验研究鲜活的传播问题,研究领域包括全球传播、文化与地缘政治学、认同与现代性理论等,已出版10部著作,发表了120余篇论文。
吴世文吴世文
关键词:想象力学术思维
从“新事物”到“新世界”:中国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隐喻及其演变(1994―2024)
2024年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于公共话语中催生诸多技术隐喻,架构着“技术-使用”的“后台-前台”之间的桥梁。本文以关键概念隐喻节点为视角,探究中国互联网技术隐喻的演进及其折射的互联网认知史。研究发现,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四个关键技术隐喻节点,分别对应着1994年前后出现的“路”与“桥”,2005年后流行的“云”与“流”,2010年后流行的“平台”,以及21世纪10至20年代逐渐为公众所接受的“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关键技术隐喻意涵的流变,折射着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知与想象的更迭,而技术隐喻所呈现的断裂的历史性,与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推广的节律同步。其中,“术语化”与“垄断化”的不同历程,是一些互联网技术隐喻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回望互联网技术隐喻的历史演变,不失为了解互联网技术史与公众互联网认知史的一次必要尝试。
杨小雅吴世文
关键词:隐喻
退隐互联网:主动网络失联的演进、实践与论争被引量:3
2023年
在连接逻辑主导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失联是另类的互联网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关注主动网络失联的历史过程,将我国的主动网络失联分为局部连接阶段(1994-2006)、普遍连接阶段(2007-2013)和泛连接阶段(2013至今)三个阶段。在主动网络失联的演变中,浮现了个人信息权和失联权两个争议焦点,个人信息权的争论随着连接阶段的发展而变化,而失联权的确立面临与“忙碌即成功”的组织文化的冲突,以及重新界定“工作-生活”边界的挑战。有关主动网络失联的争论围绕着其能否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而进行,而网民开展情境化失联的生活减速探索,“游走”于连接和失联的状态之中。透过历史分析可见,主动网络失联有成为生活方式的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
杜莉华吴世文
新媒体事件中多元行动者的行为模式研究——基于公权滥用诱致型新媒体事件的考察
2013年
新媒体事件是事件行动者建构的公众事件,行动者的行为模式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本研究以公权滥用诱致型新媒体事件为例,运用探索性个案研究法来考察公众、媒体和政府在21起典型事件的爆发期、蔓延期和平息期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公众常常以主动的行动者的姿态采取"挖掘事件真相式""道德评价式""呼吁社会改革式"的行为模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因采取"沉默-控制式""澄清-定性式""事件处理式"的行为模式而成为被动的行动者,事件平息阶段上级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纠错问责式"的行为模式来纠正下级政府的行为并开展问责;媒体在"主动-被动"的"频谱"上介入公众和政府之间并受到二者博弈的影响,或采取"披露事件真相式"的行为模式而偏向公众一方,或采取"沉默式"或"政府导向型"的行为模式而偏向政府一方,但在事件平息阶段大多采取"认同事件处理式"的行为模式与政府保持一致。本研究对人们准确理解公权滥用诱致型新媒体事件的社会建构过程具有启发意义,对政府有关部门正确应对事件具有参考价值。
吴世文石义彬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
联通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博物馆——以《申报》(上海版)、《字林西报》《大陆报》为中心的考察(1920-1939)
2024年
研究以《申报》(上海版)、《字林西报》和《大陆报》的博物馆报道为研究对象,以一种交互的视野,呈现三家报纸对博物馆的建构。近代报刊与博物馆同样作为西方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实践,成为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申报》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振兴中华的强烈呼喊和在新旧秩序冲击与东西方文明对撞中对中国融入世界的关切。《字林西报》聚焦于宣传本国博物馆的理念,美化英国博物馆建设中的殖民色彩,突出其公共性的特质,促进英帝国秩序在世界范围的建立,弱化中国人创办博物馆的主体性和民族情感。《大陆报》更关心中国博物馆建设的细节和遇到的困难、世界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浓厚兴趣等。博物馆与报纸一同作为中西文化与新旧秩序的接触地带,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探索。
周夏宇
关键词:博物馆跨文化传播
比较视角下变迁的“他者”:中国公共话语中的印度互联网
2022年
本研究考察中国媒体和学者两种公共话语对印度互联网的言说,剖切它们在持续的言说中建构了何种印度互联网,呈现了怎样的印度互联网历史。研究发现,我国媒体对印度互联网的言说分为三个阶段,建构了早期的“先进者”与“竞争者”,第二阶段的“破坏者”,再到当下的“跟随者”与“新大陆”等变迁的印度互联网形象。我国学者在言说印度互联网时突出了政府的角色,采用了简化的“编年史式”思维,注重通过比较发掘印度互联网发展的经验教训。两种公共话语中嵌入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比较,使印度互联网成为“他者”,但未能呈现全面的与真实的印度互联网。这是比较视角下的互联网历史书写需要警惕的问题,也是互联网比较研究需要反思的命题。
吴世文吴世文
关键词:他者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被引量:15
2021年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下一个前沿,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体正在通过文化完成自身的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带来时间、空间和结构作为权力的整体变迁,文化及文化间意义的生成与流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其基本问题是诠释网络社会的文化间交往,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范式扎根于不同的社会土壤推动新的文化秩序不断出现。其实践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间疏离与敌视加剧,一方面,互联网的大连接实质性地造成全球化的趋同效应,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右翼民粹主义,种族歧视问题不断凸显;其二,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冲突呈现新表征,新媒体会便利跨文化沟通的效率,但不必然带来文化间的深层交流和理解,此外,网络传播的多元会话模式可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其三,抗拒性认同带来难以缓解的文化间困境,全球传播同时成为推动和塑造认同危机的社会原因,同时,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和抵制不断挑战传统社会权威。中国理论回应的着力点是建构与世界互动的跨文化共同体,以此开拓从中国出发,与世界互为方法的可能性。一是拓展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建构新媒体空间的全球倾听模式;二是直面文化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跨文化冲突空间内寻找协商和理解的路径。中国正在不断探索与世界沟通的理念和方法,中国文化自身的血脉中延续着具有世界价值的元素。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获取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流动的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个人、政治、文化、区域(国家)等多维主体的形成过程。在文化背景异质时,对“他者”文化的地方知识进行语境化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互相修正,使得全球文化是�
肖珺肖珺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