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满族自治县气象局 作品数:39 被引量:86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吉 冯冬蕾 赵雷 王俊超 杨晶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抚顺市政府资助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学 更多>>
本溪地区自动气象站资料在大雾天气预警中的应用 2019年 本文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典型大雾天气个例,对自动站Z文件提取能见度、相对湿度、比湿、风场、湍流通量等物理量气象要素,并结合每一个国家级自动站出现大雾的时间段,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总结归纳本溪地区大雾天气气象要素的量化指标。分析结果在本溪市气象台进行了业务应用,应用效果良好,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经过大量数据的处理级筛选,得到的大雾量化指标,客观具体、一目了然,使得预报员在平时的预报中可以轻易掌握,并不断了解大雾发生的规律,提高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该成果可应用于本溪市大雾预报预警工作,提高新型自动站观测数据在大雾天气中的应用成效,通过统计10 min气象要素数据更加详细认识大雾天气发生特点,为预报员预警大雾天气提供参考。 崔曜鹏 于天宠 曲骅倩 秦瑜 李冰 孙秀恒关键词:大雾 能见度 自动气象站资料 预报预警 本溪满族自治县乡镇天气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利用本溪县乡镇自动站每日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常规地面观测资料,计算其他乡镇自动站与本站的每日温差值,研究全县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24节气分布规律并绘制温差图。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预报模型,结合数值预报产品通过插值的方法实现订正预报,通过建立数据库不断更新数据,使得预报模型稳定成熟并利用VB 6.0计算机语言编程建立乡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 崔曜鹏 谭政华 安东 韩瑞 于天宠 曲骅倩关键词:订正方法 凤城地区气温变化趋势浅析——1966—2015年为例 2017年 利用凤城市气象站1966—2015年的月、年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dall法,浅析1966—2015年凤城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凤城市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8℃/10a,气温在1987年发生了由低温向高温的突变。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的气候倾向率为0.25℃/10a,夏季的气候倾向率为0.2℃/10a,秋季的气候倾向率为0.25℃/10a,冬季的气候倾向率为0.44℃/10a。春、夏、秋3个季度的气候倾向率差别不大,略低于年气候倾向率,冬季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高于年气候倾向率。 赵莉 李中伟 石启富 李吉关键词:气温 桓仁县暴雨重现期的分析 2018年 基于桓仁县1953—2010年118个暴雨资料,运用气象和水文通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原理方法,计算暴雨的经验概率,绘制桓仁县暴雨经验频率与重现期查算图,不仅能查取历年暴雨重现期,而且能用于实际气象服务。 王俊超 李吉 曲骅倩 赵雷 冯冬蕾关键词:暴雨 重现期 本溪市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2016年 利用1998—2007年本溪市的雷暴日资料,分析本溪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的趋势,研究本溪地区雷暴日数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市年平均雷暴日为28.4 d,属于多雷区,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6—8月为全年雷暴高峰期,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年平均雷暴初日在4月25日左右;年平均雷暴终日在10月24日左右。 曲骅倩 高巍 李吉 于天宠 孙飞驰关键词:雷暴日 青藏高原UTLS区域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水蒸气的分布和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欧洲中心(ECMWF)30年(1982年1月—2012年12月)0.5°×0.5°逐月比湿,纬向风和经向风资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青藏高原UTLS(上对流层至下平流层)区域水汽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对流层区域水汽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春季,对流层水汽含量增加;夏季,水汽的含量也达到了最高,同时,在反气旋环流的作用下,使对流层的水汽不断的向平流层输送;秋季,高原对流层水汽含量减少;冬季,水汽的含量下降至较低值,并且向平流层的水汽输送也逐渐减少。 冯冬蕾 朱津辉 曲骅倩 赵雷 杨晶 王俊超 李吉关键词:青藏高原 UTLS 水汽输送 NCL语言中图形绘制基本概念辨析 2021年 NCL(The NCAR Command Language)是大气科学业务和科研领域最常用的编程工具之一,学会使用该门编程语言也是气象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本文针对初学者在使用NCL绘图时常遇到的疑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辨析与讲解,有助于更深入的学习。 李玉鹏 李吉 高梦竹 曲骅倩关键词:NCL 函数 辽宁省东南部一次暴雨过程对流性分析 2016年 采用FNL1°×1°一日4次资料、Micaps观测资料和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5年8月2—4日辽宁东南部地区一次由东北冷涡引起的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对流性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东北地区上空有深厚低压系统,东侧阻塞高压和南侧副热带高压阻止其东移南压。850 h Pa上相对涡度正值区与暴雨区域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有利于对流云的产生和发展。闪电密集区和降水集中区对应良好,前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对流性更强。水汽充沛的山区更易出现闪电,尤其是丹东地区沿海地形为"喇叭口"的地区更是闪电的高发地区。红外卫星云图中的红色云团对流不稳定能量大,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强雨带与对流云系位置基本一致。 李吉 赵莉 曲骅倩 朱津辉关键词:东北冷涡 暴雨 急流 散度 2013年8月16—17日本溪地区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2016年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以及常规观测数据,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天气和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3年8月16—17日本溪地区发生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过程特征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环流形势中高层在中纬度以西风带急流以及急流上的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相结合为主,副高西伸稳定维持并形成闭合环流,东部日本海上副高形成阻塞形势,有利于槽前暖湿气流东北上和降水时间延长,副高与西风带急流之间形成较强的能量锋区,斜压扰动作用下转化为动能,激发为强烈的上升运动,从而产生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中可以得出,前期500 h Pa一直有一干冷区域维持在降水区上游,伴随着急流轴的方向带来强大的干冷空气;850 h Pa大范围的显著湿区以及准饱和区,配合受热带系统而形成的暖脊,为降水区提供了深厚的暖湿条件。在今后的预报中,应在大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订正,对本地区的暴雨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于天宠 崔曜鹏 曲骅倩 孙飞驰关键词:持续性暴雨 环流形势 中尺度分析 桓仁县近10年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桓仁县2005—2016年夏季降水的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桓仁县近10年来夏季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及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李吉 赵莉 沈晨薇 王俊超 张晓辉 冯冬蕾 曲骅倩 赵雷关键词:降水量 统计特征 年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