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 作品数:59 被引量:774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珏桂丹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北京的城市绿化空间——历史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
- 2003年
- 毛其智
- 关键词: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城市建设
- 试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居环境科学
- 着重讨论两个问题: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2、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居环境研究的方法和结构体系。作者着重强调将遥感、地理住处系统用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必然的。
- 毛其智毛锋
-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人居环境数据模型
-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试议——兼论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发展被引量:8
- 2011年
- 从世界的大趋势来看,科学思想的发展总是从萌芽诞生,到基本认识,再走向实际行动,是逐步推进、连贯传承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历的轨迹即可见一斑:——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认为地球的资源有其限制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诞生。——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 吴良镛
-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城市思想萌芽主体功能区划罗马俱乐部
-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需求被引量:1
- 2016年
- 经过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推动,现在“智慧规划”直接影响到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领域,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挑战。
- 毛其智
-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工作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城市规划应用的研究进展
- 在大量文献检索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总体状况、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分类技术等几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1999-2005年期间有关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的研究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
- 党安荣何新东李永浮
- 关键词:城市规划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精度控制
- 《乡村规划建设》题序被引量:1
- 2013年
- 乡村,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乡村特有的物质景观和文化意境,但较之于城市我们对乡村的认识和理解还极为肤浅,尤需深入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江苏近年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所行之乡村调查,村庄环境整治的实践,乡村建设的学术探讨,既丰富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地方实践,亦是美丽中国的现实探索。
- 吴良镛
- 关键词:乡村规划乡村人居题序
- 土地利用信息的多元分析提取被引量:6
- 2004年
-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表明: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党安荣何新东史慧珍桂丹
- 关键词: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发展模式转型与人居环境科学探索(第三部分)
- 2008年
- 方法论与行动指南1.方法论的领悟金吾伦指出:人居环境的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它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科学的新成就——复杂性科学,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在发展过程中,仍坚持整体的追求,这是一种"生成整体论"。
- 吴良镛
-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辩证统一还原论社会协同社会改革
-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被引量:27
- 2002年
- 根据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城市综合引力模型 ,以北京市空间发展为例 ,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方法流程。在 CIS支持下 ,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并运用 GIS的多种空间分析功能 ,通过发展背景分析、发展轴线确定、引力参数定义、城市距离确定、质量数据处理等具体过程 ,综合计算了北京市的空间发展潜力。结果表明 ,北京市未来的空间发展首先应该面向廊坊市、天津市。
- 党安荣毛其智王晓栋
- 关键词:GIS城市
- 寄语 傅熹年被引量:1
- 2016年
- 《建筑遗产》刊亏获批,三位学科前辈即欣然应邀发来寄语,勉励我们努力将本刊办成国际化的一流中国学术期刊。在他们充满热情祝愿和殷切期望的寄语中,吴良镛先生再次强调,要在城市有机更新中注重保存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传信码”,罗小未先生呼吁,建筑遗产的价值判定要以所在地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为基础;傅熹年先生则从中外异同的角度,提出要在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和总结出符合中国建筑遗产特征的保存与修复方法。
- 吴良镛罗小未傅熹年
- 关键词:建筑遗产文化认同传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