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务集团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pH值对短程反硝化及N2O释放特性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以普通活性污泥为种泥,控制COD/N为2,通过逐步提升NO2^-—N浓度(由15上升至200 mg/L)的方式在小试SBR反应器中实现了短程反硝化的启动;稳定运行期间,NO2^-—N的平均去除率达99.5%.在此基础上,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不同进水pH值(7.1、8.2和9.3)对短程反硝化及N2O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pH值的升高,平均反硝化速率由0.087 9上升至0.094 1和0.107 2 mg/(min·gSS);反硝化效率先降后升,分别为98.70、96.52和99.10%;而N2O的释放量随pH值升高呈降低的趋势,pH值为7.1时的释放量分别是8.2和9.3时的2.82和8.04倍.因此,适当提升进水pH值可大幅降低短程反硝化过程N2O的释放量.
- 廖正伟贺酰淑陈宣吕永涛吕永涛
- 关键词:SBR短程反硝化反硝化速率N2O
- NO_2^--N和盐度对反硝化除磷及N_2O释放的影响
- 2018年
- 以驯化好的反硝化除磷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式实验考察了NO_2^--N和NaCl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率及N_2O释放的影响。当进水亚硝酸盐的浓度由15 mg·L^(-1)升高至25和40 mg·L^(-1)时,除磷率由68.81%±0.5%降至66.25%±1%和62.88%±0.8%,TN的去除率由90.6%±0.7%降至74.55%±1.5%和51.65%±2%,N_2O释放量分别为4.82、13.83和17.06 mg。当NaCl质量分数为0%、0.5%、1%和2%时,TN的去除率由74.55%±1%降至68%±2%、64.2%±1%和54.3%±2.5%,除磷率由66.37%±1.5%降至61.29%±1%、50.47%±2%和36.7%±0.5%,N_2O-N转化率为41.1%±2%、41.4%±2.5%、48.94%±0.6%和51.03%±2%。因此,NO_2^--N和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均会降低脱氮除磷效率,但增加了N_2O释放量;兼顾脱氮除磷效率前提下,NO_2^--N为25 mg·L^(-1)、NaCl质量分数为1%是N_2O释放量增加的优化条件。
- 吕永涛党文娟周亦桥廖正伟贺酰淑王磊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N2O盐度NO2^--N
- A^2/O工艺中污泥聚集体内部除磷菌的原位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利用自制的磷酸盐、DO、ORP微电极定量研究了某污水厂AVO工艺中厌氧、缺氧及好氧段污泥聚集体内部微环境及磷酸盐农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了除磷菌原位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厌氧段污泥聚集体内部的最大净体积释磷速率为2.88mg/(cm^3·h),厌氧池前端的最大释磷速率是末端的2倍,且主要释磷区域集中在0~1400μm;在缺氧段发现了明显的释磷现象,但最大释磷速率仅为0.83mg/(cm^3·h),且主要发生在0~500μm范围内,污泥深处几乎不释磷;好氧池前端的最大净体积吸罐速率为0.29mg/(cm^3·h),而末端的吸磷反应几乎停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O3^--N浓度对缺氧池前端污泥聚集体内除磷菌原位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O3^--N浓度由4mg/L升至9和15mg/L,最大净体积释磷速率由0.97mg/(cm^3·h)降至0.53和0.26mg/(cm^3·h),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主要释鱗区域由0~1600μm降至0~1300μm和0-600μm.
- 吕永涛徒彦吴浩伟程军徐超王磊
- 关键词:A^2/O工艺磷酸盐微电极
- 一种连续式电催化反应系统及其电流间接调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式电催化反应系统及其电流间接调节方法,包括N个串联的电解槽子单元;N为正整数,N≥2;电解槽子单元包括电解槽和电源;每个电解槽内部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电源相连的阳极和阴极,电解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游电...
- 徐浩 廖正伟 雷佳妮 王瑜 郭华 张一帆
- 应急用水可移动处理系统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应急用水可移动处理系统,其包括:给水系统;处理系统,其与所述给水系统连接;深度处理系统,其与所述处理系统连接;纳滤处理系统,其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连接;臭氧消毒系统,其与所述纳滤处理...
- 廖正伟陈立成贺酰淑王旭东王瑜王磊吕永涛孟晓荣
- 文献传递
-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利用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了双氧水投加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pH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污泥破壁程度较好,微波时间以及微波功率对于污泥破壁影响较大.结合能耗与破壁脱水性能,微波联合H2O2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化条件为:pH=7、双氧水投加量0.15mL/g.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595W.此时,污泥中水的质量分数由98.00%降至64.43%,污泥粒度变大时含水率降低,因此污泥粒度可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响应指标。
- 吕永涛郑彬彬徒彦程军贺酰淑王磊
- 关键词:微波过氧化氢污泥脱水性能
- 微絮凝对腐殖酸超滤过程膜污染的减缓特性被引量:9
- 2018年
- 以硫酸铝[Al_2(SO_4)_3·18H_2O]为絮凝剂,腐殖酸(humic acid,HA)和高岭土(Kaolin)水溶液为原水,研究微絮凝过程产生的不同絮体形态,对自制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过滤过程的影响.主要考察了微絮凝过程中絮体的特性(粒径大小及分布,分形维数)以及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絮体形态对膜通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污染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测定了PVDF膜与有机污染物之间黏附力大小,来解析不同絮体形态对超滤膜的膜污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l^(3+)以电性中和作用水解去除有机物,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絮体粒径不断增大,絮体的分形维数减小.膜通量衰减速率与絮体的粒径呈负相关,絮体粒径越大,膜通量衰减速率越小,超滤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层越疏松,同时,较小分形维数的絮体引起的膜污染较轻,其膜通量恢复率也较高.PVDF-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运行初期相应污染膜通量衰减速率呈正相关.当Al^(3+)投加量为5 mg·L^(-1),初始pH=7时,HA去除率为96.7%,膜通量衰减最小,通量恢复率达到88%.
- 王旭东石彩霞廖正伟贺酰淑王磊
- 关键词:超滤微絮凝分形膜污染
- 一种无机纳米均相杂化PVDF超亲水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均相杂化PVDF超亲水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丙烯酸接枝PVDF铸膜液、金属离子共混掺杂和原位矿化并相转化成膜制得具有超亲水性的原位矿化无机纳米均相杂化PVDF超滤膜。本发明方法将接枝改...
- 孟晓荣王瑜王磊贺酰淑陈嘉智张一帆王旭东吕永涛
- 文献传递
- 石灰脱盐-混凝沉淀-砂滤组合再生城市污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 2018年
- 采用石灰脱盐-混凝沉淀-砂滤组合工艺对铜川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了回用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出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水中碱度、硬度和含盐量明显下降,去除率均在40%以上,同时出水浊度可达到0.93 NTU以下,出水总磷小于0.4 mg/L,其去除率可达100%。其余水质指标也较三级出水的好,出水水质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 贺酰淑廖正伟王旭东
- 关键词:混凝沉淀砂滤二级出水污水再生
- 一种分步提取水体中重金属铬(VI)和镉(II)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步提取水体中重金属铬(VI)和镉(II)的方法,包括分别制备针对铬(VI)和镉(II)选择性萃取的聚合物凝胶液膜;分别搭建重金属铬(VI)和重金属镉(II)的电膜萃取系统,分别对铬(VI)和镉(II)的...
- 孟晓荣宋莹莹王瑜张一帆薛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