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罗贤雯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形态分析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亚基
  • 1篇腰升静脉
  • 1篇右肺
  • 1篇灶性
  • 1篇灶性脑缺血
  • 1篇上腔静脉
  • 1篇神经发生
  • 1篇尸体
  • 1篇尸体标本
  • 1篇受体
  • 1篇皮神经
  • 1篇奇静脉
  • 1篇前臂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作者

  • 3篇彭会明
  • 1篇喻志源
  • 1篇赵雅桐
  • 1篇肖娟娟
  • 1篇康劲松
  • 1篇王秋桂
  • 1篇罗贤雯
  • 1篇骆翔
  • 1篇张敏海
  • 1篇刘仁刚
  • 1篇李杰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海马FGF-2的表达及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后大鼠海马FGF-2表达的变化,来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FGF-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神经发生的联系。方法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无规律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和RT-PCR技术观察海马FGF-2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复合应激组动物海马FGF-2阳性细胞的表达量增多(P<0.05);海马FGF-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海马FGF-2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复合应激可引起海马FGF-2阳性细胞表达量增加和FGF-2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应激后内源性FGF-2的表达增高可能是慢性复合应激促海马神经发生的因素之一。
肖娟娟王秋桂张敏海
关键词:慢性复合应激海马FGF-2神经发生
奇静脉起源于左腰升静脉伴半奇静脉缺如一例
2022年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发现1例奇静脉起源异常伴半奇静脉缺如的变异。女性,身高157 cm,年龄63岁,全身多处骨折,其余部位无异常。该例奇静脉于左膈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管径约9.0 mm,先沿脊椎的左前方上行,至第6胸椎下缘,斜向右上越过第6胸椎体后向前钩绕右肺根上方形成奇静脉弓,于第4胸椎平面处注入上腔静脉。副半奇静脉基本正常,由左侧第1至第8肋间后静脉于第8胸椎下缘水平汇合而成。但脊柱两侧未见半奇静脉。
唐小雅李晨阳王行琪彭会明
关键词:奇静脉局部解剖学腰升静脉上腔静脉缺如右肺
颈内动脉颅外分支和甲状腺上动脉起源异常一例
2020年
笔者在局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1例颈部血管变异。该标本为一老年女性,身高161 cm,年龄70岁。解剖中发现其左下肢曾完成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余部位无异常。该例左侧颈总动脉于甲状软骨上缘处发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外动脉直径0.52 cm,相对较细;颈内动脉直径0.83 cm,相对较粗。颈外动脉发出面动脉、舌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和颞浅动脉等分支,而甲状腺上动脉来源异常,于距离颈内、外动脉分杈处下方0.22 cm处由颈总动脉直接分支(国人出现率为21.4%,引自中国人解剖学数值).
黄佳欣傅振远孙书国彭会明
关键词:颈内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软骨面动脉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GABA_A受体亚基α2和α3在梗死对侧皮层表达的动态变化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对侧皮层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2和α3亚基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分为MCAO组(n=18)和假手术组(n=18),分别于术后7d、30d和6个月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中梗死对侧皮层GABAA受体亚基α2和α3的表达情况。结果 MCAO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在7d时梗死对侧亚基α2和α3在皮层各个脑区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30d和6个月时,亚基α3在各个脑区均显著升高(P<0.05);30d时亚基α2在梗死对侧的Par1和Par2脑区表达增加(P<0.05);6个月时,梗死对侧亚基α2在Par1脑区表达增加而在Par2脑区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塞对侧皮层GABAA受体亚基α2和α3发生了广泛而长效的变化,这种变化提示脑缺血后GABAA受体功能受损,GABAA受体的改变可能参与了缺血后突触的重塑和神经网络重建。
喻志源李杰刘仁刚王伟骆翔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亚基脑缺血
压腹带在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研究压腹带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放疗中心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分为压腹带组和对照组。其中压腹带组40例,穿刺活检过程中使用压腹带;对照组60例,穿刺活检过程中未使用压腹带;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CT扫描次数、成功率、术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受到的辐射剂量。结果 压腹带组穿刺活检组的CT扫描次数中位数为5次,成功率为100%(40/40),术中时间中位数为7.9 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0%(4/40),受到的辐射剂量中位数为210.4 mGy·cm;对照组穿刺活检的CT扫描次数中位数为8次,成功率为86.7%(52/60),术中时间中位数为13 min,并发症发生率为40%(24/60),受到的辐射剂量中位数为287.7 mGy·cm。5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使用压腹带,可明显减少CT扫描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同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雷清华刘琪肖志平
关键词:肺小结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穿刺活检
胸腹水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及鉴别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胸腹水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形态特征,积累诊断经验。方法:观察经组织病理学及流式细胞学证实的胸腹水中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男性26例,女11例,胸水23例,腹水14例,细胞病理学明确诊断恶性淋巴瘤19例,可疑18例,经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学证实分型如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9例,伯基特淋巴瘤4例,浆细胞瘤1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各1例。结论:掌握胸腹水中的恶性淋巴瘤的细胞病理学形态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不断积累经验,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临床病史及细胞病理学基础上,结合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重排及流式细胞学检查进一步确定淋巴瘤亚型。
康劲松马晓敏马珩颜芳赵雅桐吴咪雷清华
关键词:胸腹水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诊断
右侧肌皮神经变异与正中神经交通一例被引量:2
2020年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1例右侧肌皮神经变异,其主干发出分支后,又并入正中神经(图1)。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偏瘦,身高约165.0 cm。右侧肌皮神经起自外侧束,主干直径3.0 mm,距离起点6.3 cm处穿过肱二头肌短头后,分为较粗大的内、外侧2支,直径均约2.1 mm;其内侧支在距离肌皮神经起点11.8 cm处与正中神经汇合,其外侧支发出较细小的喙肱肌支,主干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间,距起点9.5 cm处发出较粗的肱二头肌支,直径1.6mm,主干继续下行1.0 cm后,发出肱肌支,进入肱肌,其终末支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直径为2.4 mm,进入前臂外侧。正中神经起自臂丛内外侧束,直径3.8 mm,走行正常,肌皮神经并入后其直径4.9 mm。左侧肌皮神经未见异常。
罗贤雯吴浩刘俊祥彭会明
关键词:肌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尸体标本肱二头肌短头外侧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