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
- 作品数:310 被引量:1,090H指数:15
- 相关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部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腹部血管性病变的MSCTA表现。结果重建后动脉图像优良率为98.2%(56/57),重建后静脉图像优良率为87.7%(50/57);腹部各血管性病变MSCTA特点明显。结论 MSCTA检查速度快,能清晰显示血管解剖,对诊断腹部血管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潘交海金中高黄求理
- 关键词:腹部血管
- 生长抑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流变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云南白药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方法:2010年4月—2013年4月78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及补液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生长抑素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生产抑素及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进行止血,疗程均为3 d。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流变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述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云南白药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与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有关。
- 张永飞
- 关键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血流变生长抑素
-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10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 岑雪英
- 关键词: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病历资料伤患者
- 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CSK9与LDL-C水平变化及他汀的干预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CSK9与LDL-C水平,以及他汀类药物对血清PCSK9和LDL-C水平、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和同期健康人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及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PCSK9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PCSK9水平随着病情加重不断上升,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与血清PCSK9水平呈正相关(r=0.236,P=0.008,P<0.05).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托伐他汀90d后,血清LDL-C水平和NHISS评分明显下降,但PCSK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PCSK9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同龄健康人,其中PCSK9和LDL-C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密切相关,PCSK9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此外,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但同时也可升高PCSK9水平.
- 龚燕梅孙晓萍沈祥波鲍安丽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PCSK9LDL-C他汀类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00例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开展粪便涂片、肠道菌群培养、呼气氢浓度检测、14 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并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Ⅰ度菌群失调49例,Ⅱ度菌群失调16例;而对照组中Ⅰ度菌群失调8例,无Ⅱ度菌群失调。观察组大肠杆菌、肠球菌的菌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及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小肠细胞生长状态(SIBO)阳性和Hp阳性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受试者的平均血清CRP、IL-6、TNF-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与CRP、IL-6、TNF-α呈负相关,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与CRP、IL-6、TNF-α呈正相关(P<0.01,P<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和血清炎症指标升高,且肠道菌群变化与血清炎症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 严培玲罗永建刘海丰陈瑛葛明浩
- 关键词:高血压肠道菌群炎症指标乳酸杆菌
- 2745例电话回访口腔门诊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研究口腔门诊患者电话回访的需求及效果。方法通过对随机选取2023年1-6月口腔门诊就诊后的2745例患者进行详细的分类,其中男1258人次,女1487人次;年龄6-89岁,中位数年龄46.5岁。就诊其他专科分别为:牙...
- 魏凤珍王娜娜赵西清虞海燕
- 关键词:口腔门诊电话回访回顾性分析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肾功能的影响
- 沈才杰
- 转复窦性心律对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短期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转复维持窦性心律(下称窦律)对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合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短期影响。方法2015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宁波市第一医院和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NICM合并NVAF患者经药物或直流电复律治疗,随访3~6个月后18例维持窦律(窦律组),13例房颤复发(复发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在随访第3、6个月,窦律组LVEF、LVEF>35%比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Ⅱ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复发组(均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均低于复发组(均P<0.05);与复律前比较,在随访第3、6个月窦律组LVEF及NYHAⅡ级比例均明显升高(均P<0.05),LVEDd、LAD均明显降低(均P<0.05),随访期间窦律组电复律比例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结论复律后短期内,多数LVEF≤35%的NICM合并NVA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 沈才杰陈晓敏储慧民王健符霞
- 关键词:非缺血性心肌病心房颤动电复律左心室功能
- 当糖尿病患者遭遇手术
- 2016年
- 在门诊药物咨询窗口,一位大伯神色慌张的走过来问:医师,我得了阑尾炎,经诊断需要做手术,但我又是一个得了十多年糖尿病的人,我能做手术吗?在做手术时要注意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本来已受糖尿病的折磨,生活已受到了影响,他们很多时候生活的小心翼翼,生怕要手术。但他们接受手术的几率并不会比正常人低,有时甚至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或其他的问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反而比正常人要更高。每当糖尿病患者遭遇手术时,他们往往会很紧张。
- 龚昌华
- 关键词:药物咨询术后感染口服降糖药伤口愈合乳酸中毒
- 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疗效及减轻疼痛的作用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行全甲拔除术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和一次性治愈率及换药次数;术后随访8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感染、畸形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一次性治愈率及换药次数分别为(15.1±1.4)天、91.84%(45/49)、(6.2±2.1)次,明显优于对照组(25.3±3.2)天、67.35%(33/49)、(9.7±3.2)次,P<0.05;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为(3.9±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2.2)分,t=3.83,P=0.00;观察组术后感染率、畸形率分别为2.04%(1/49)、0.00%(0/49),明显低于对照组18.37%(9/49)、12.24%(6/49),χ~2=(7.12,6.39),P=(0.00,0.01);观察组治愈后复发率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5.15%(5/33),χ~2=4.48,P=0.03。结论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术后疼痛及减少复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 楼俊晓冯微
- 关键词:甲沟重建术嵌甲性甲沟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