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164 被引量:269H指数:10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宁夏夏禹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7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33篇水利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9篇土壤
  • 27篇灌溉
  • 25篇灌区
  • 13篇梯田
  • 11篇节水
  • 10篇闸门
  • 8篇水质
  • 7篇水肥
  • 7篇水资源
  • 7篇坡改梯
  • 7篇花菜
  • 7篇黄花菜
  • 6篇水平梯田
  • 5篇盐渍化
  • 5篇玉米
  • 5篇墒情
  • 5篇水权
  • 5篇土壤水
  • 5篇培肥
  • 5篇作物

机构

  • 164篇宁夏回族自治...
  • 8篇宁夏大学
  • 5篇宁夏夏禹节水...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学研究院
  • 2篇教育部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青岛旭域土工...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宁夏职业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甘肃省水利科...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作者

  • 4篇屈忠义
  • 4篇佟长福
  • 4篇张娜
  • 2篇张栋良
  • 2篇丁文捷
  • 2篇王正中
  • 2篇杜斌
  • 1篇唐莲
  • 1篇金建新
  • 1篇王忠静
  • 1篇张鹏程
  • 1篇翟家齐
  • 1篇孙涛
  • 1篇康凯
  • 1篇梁爽
  • 1篇孟彤彤
  • 1篇李和平
  • 1篇赵勇
  • 1篇刘铨鸿
  • 1篇李应海

传媒

  • 9篇中国农村水利...
  • 9篇中国水土保持
  • 4篇中国水利
  • 4篇人民黄河
  • 4篇节水灌溉
  • 4篇水利发展研究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内蒙古水利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排灌机械工程...
  • 3篇水资源开发与...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36篇2024
  • 26篇2023
  • 16篇2022
  • 27篇2021
  • 17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WAT模型的寒旱区积雪与融雪期径流模拟应用研究——以锡林河流域上游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寒旱区积雪与融雪期的径流模拟。以锡林河流域1971-2000年实测气象水文资料为基础,根据锡林河特有的地区性与季节性特点,运用SWAT2012模型,开展锡林河流域上游不同年型积雪与融雪期径流模拟,研究并探讨SWAT2012模型在我国北方寒旱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率定期中,Ens=0.76,R2=0.79;验证期中,Ens=0.53,R2=0.61。SWAT2012模型对锡林河流域积雪与融雪期的径流模拟结果符合要求。
段超宇司建宁
关键词:锡林河流域SWAT模型融雪径流模拟
“上膜下秸”措施对温室土壤水热盐调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明确温室生产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热盐调控效果,采用温室小区试验方法,以翻耕(CK)、翻耕结合地表覆盖地膜(M)、翻耕结合秸秆深埋(J)为对照,研究了翻耕结合地表覆盖地膜结合秸秆深埋(J+M)措施对温室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J及CK处理相比,J+M处理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可分别提高8.96%、5.45%、14.32%,土壤温度分别提高3.35%、5.21%及8.32%,土壤全盐量分别降低24.44%、19.65%、26.64%,这一结果可为宁夏温室种植实施地膜覆盖与秸秆深埋改良措施提供参考。
王乐张娜杜斌张红玲
关键词:含水率温度盐分温室
一种土壤监测用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监测用取样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
王怀博李金泽王永平徐利岗唐瑞周乾
文献传递
一种节水的滴灌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的滴灌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箍内壁设置有盛水腔与海绵腔,盛水腔与海绵腔相连通,海绵腔侧壁设置有出水孔,海绵腔内安装有海绵块,第二固定箍与第一固...
张娜张红玲王乐杜斌仝炳伟马秀霞韩小龙徐利岗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可调式玉米大豆套作生长因素优化配置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可调式玉米大豆套作生长因素优化配置系统,解决的方案复杂、不准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套作生长因素采集装置;套作生长状态监测装置;数据处理单元,内置生长因素与生长状态的关联数据算法库;用于根据生长周...
汤英 焦炳忠 李金泽 施苏齐 王怀博 李金娟
一种干旱区水面防蒸发节水装置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旱区水面防蒸发节水装置,包括浮块,所述浮块的上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万向球,所述第一万向球的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一万向座,且第一万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
王永平朱旭东周志轩王怀博翟汝伟
冬灌与暗管排水对次生盐渍土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讨冬灌、暗管排水及生育期灌水方式协同作用对次生盐渍化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影响规律,在宁夏扬黄灌区红寺堡区移民区豹子滩村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冬灌模式(0、1800 m^(3)/hm^(2))、暗管排水(有、无)和生育期灌溉方式(畦灌、节灌)3种影响因素下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水分、作物生长指标及地下水位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差异显著,冬灌处理浅层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对应未冬灌处理;此外,布设暗管排水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含水率。各处理0~100 cm土层深度土壤盐分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差异显著,冬灌可以有效淋洗土壤盐分至深层,其中T5(冬灌、畦灌、暗管排水)处理表层土壤(0~40 cm)脱盐最显著;冻融初期各处理表层土壤(0~40 cm)在冻结及蒸发作用下出现返盐现象,随冻结深度加深,部分盐分析出并穿过冻结锋面向未冻结区运移,深层(40~100 cm)土壤盐分有所增加,解冻期在蒸发作用下盐分随水分向地表运移,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升高。此外,冬灌结合暗管排水及生育期节水灌溉处理(T7,冬灌、节灌、暗管排水)的玉米产量及生长指标均最佳,平均产量6556.05 kg/hm^(2)、株高210.17 cm、茎粗31.31 mm、叶面积指数4.49、干物质量2634 kg/hm^(2)。暗管排水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其中T3(无冬灌、节灌、暗管排水)、T4(无冬灌、节灌、无暗管排水)地下水位埋深最低,T6(冬灌、畦灌、无暗管排水)在冬灌、生育期畦灌多重补给下,土壤含水率较高,且无暗管排水措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冬灌结束后达到峰值1.04 m。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扬黄灌区次生盐渍地作物种植、管理、治理方面考虑合理增加排水工程,采用高效节灌方式。
焦炳忠武慧芳朱旭东施苏齐唐瑞
关键词:暗管水盐运移玉米
平罗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9年
文章以平罗县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为例对此项工作开展总结与分析。
闫建军段超宇
宁夏灵武市庙梁子沟生态经济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2014年
宁夏灵武市庙梁子沟流域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开发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外围草方格固沙,四周乔木林防风,核心发展经济产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五位一体"的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和"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各部门协助、全社会参与同唱一台戏"的运行管理模式,在宁夏风沙区及周边同类型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开发中值得推广。
岳自慧杨建军刘平李真朴
限制入渗域下滴灌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在限制入渗域条件下的土壤水时空变异性特征,在土箱中模拟根域限制栽培的立地条件,分析不同滴头流量的点源入渗土壤水的时空分布及湿润体变化过程,建立不同流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限制入渗域条件下试验前后湿润体形状变化明显;限制入渗域能够有效降低水分下渗速率,阻止无效扩散,减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与常规条件相比,限制入渗域处理使土壤水下渗速率降低了2.30%~40.38%;当灌水量相同,灌水速率不同时,在灌溉后期,3 L/h的滴头流量既能减少土表水分蒸发,也能使湿润峰达到土壤深层,但是相比3 L/h的滴头流量,4 L/h的滴头流量能减少水分深层渗漏。进一步验证了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在节水方面的合理性,相关结果能够为根域限制栽培作物的滴灌滴头流量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宁莎莎徐利岗张林王怀博
关键词:根域限制栽培滴灌土壤含水率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