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
- 作品数:36 被引量:232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杨漓田春龙于亚静张自强郑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衣康酸产生菌的微波育种被引量:1
- 2006年
- 衣康酸高产菌经过多代传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产量降低。微波育种是一种正变率(所谓正变率就是通过诱变以后,产酸率高于出发菌株的高产菌株所占挑选菌株的百分率)较高的遗传育种方法[1]。我们做了微波育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恢复衣康酸产生菌的高产量,微波育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 梁海秋王端好杨辉周河治
- 关键词:衣康酸发酵
- 蔗糖直接发酵生产凝胶多糖中试研究
- 凝胶多糖(curdlan)是一种以β-1,3键连接成直链结构的葡聚糖,它是继黄原胶后研制开发出来的微生物胞外多糖,它的用途比黄原胶更为广泛。目前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能明显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特别是作为冷冻食品添加剂更受...
- 周河治杨辉梁海秋王泽建
- 文献传递
- 苦丁茶饮料的开发与研制被引量:3
- 1999年
- 研究了苦丁茶的提汁工艺以及解决苦丁茶饮料出现沉淀的方法 ,找出了生产苦丁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 陈桂光庞宗文梁静娟
- 关键词:苦丁茶饮料提汁茶饮料
- 甘蔗糖蜜发酵生产麦角固醇的研究
- 1998年
- 报道麦角固醇产生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编号GD-95-61的培养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甘蔗糖蜜浓度、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麦角固醇含量均有影响.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细胞生物量为14g干重/L培养基,麦角固醇含量为25g/kg细胞干重.
- 李湘萍黄时海陈桂光粱静娟杨胜远
- 关键词:麦角固醇维生素D2甘蔗糖蜜发酵
- 注射嫩化剂及腌制时间对羊肉嫩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9年
- 介绍了向羊肉中注射不同水平的嫩化剂、嫩化促进剂,然后将羊肉放在4°C下腌制不同时间,通过对其剪切力值、煮熟率及肉汗损失三项指标的测定,分析了注射嫩化剂、嫩化促进剂及腌制时间对羊肉嫩度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200mM,3%的CaCl2使羊肉剪切力值下降到1.48公斤(P<0.01),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17.3%
- 刘楠彭增起程巧芬
- 关键词:羔羊肉嫩度腌制羊肉嫩化剂
- 合成阿斯巴甜菌种的筛选
- 2006年
- 为了探索酶法合成阿斯巴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富含蛋白的土样中筛选出能够分解二肽阿斯巴甜的菌种。利用其可逆性的特点,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甲酯为主要合成原料,以菌体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合成实验。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菌(ASPD1)能够合成阿斯巴甜;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诸因素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 吴满刚陈桂光张云开黄时海梁智群
- 关键词:阿斯巴甜可逆反应
- 根霉2^#(Rhizopus sp.2^#)产酶条件研究
- 1997年
- 对影响根霉2#(Rhizopussp.2)产生生淀粉分解酶的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组合试验,摸索出了一个最佳的产酶条件,该条件为:木薯渣5%、花生麸0.75%、尿素0.1%、K2HPO40.1%、MgSO40.075%、pH值5.0、32℃摇瓶培养96h。使用该条件可使得发酵酶液的酶活达到7.75U/mL。
- 庞宗文陈桂光梁静娟
- 关键词:根霉产酶条件发酵
- HPLC—ELSD法测定麦角固醇和光化学异构体被引量:1
- 2009年
- 为测定麦角固醇和维生素D2及其他光化学异构体,研究确定了HPLC—ELSD测定的色谱分离条件:Kromasil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体积比95:5甲醇-水溶液,流速1.3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75℃,气体流量1.6L/min。在此条件下,各组分得到有效地分离,麦角固醇和维生素D2色谱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浓度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精密度RSD为1.89%~2.75%,最低检测限为0.05--0.1μg,回收率测定值为101.4%~102.8%。
- 黄时海夏小斌汪晟李灿明吴孔阳陈桂光梁智群李湘萍
- 关键词: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麦角固醇维生素D2
- 生淀粉分解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被引量:12
- 1997年
- 从土壤中分离到4株具有生淀粉分解酶活性的根霉,其中RhizopusSP.2#和RhizopusSP.3#的生淀粉分解酶活性最高,分别为每克干曲520u和405u。这两株菌均具有较高的生淀粉分解活性比(RDA),分别是28.4%和41.4%。这两株菌产生的生淀粉分解酸对生淀粉均表现出很强的吸附性,分别为53.95%和26.06%。
- 庞宗文梁静娟陈桂光
- 关键词:根霉生淀粉
- 分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 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酶工程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酶基因克隆与异源表达、酶分子的定向改造和进化、融合蛋白与融合酶、酶的人工模拟(抗体酶、分子印迹技术)和端粒酶,综述了分子酶工程的进展、...
- 严萍梁海秋杨辉周河治
- 关键词:分子酶工程基因克隆定向进化端粒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