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作品数:238 被引量:2,340H指数:27
相关作者:陈婷陈鸿飞王经源余高镜吴文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2篇农业科学
  • 40篇生物学
  • 15篇经济管理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88篇水稻
  • 45篇化感
  • 38篇土壤
  • 35篇化感作用
  • 34篇根际
  • 32篇蛋白
  • 28篇微生物
  • 27篇连作
  • 24篇灌浆
  • 21篇籽粒
  • 20篇连作障碍
  • 19篇蛋白质
  • 19篇胁迫
  • 19篇白质
  • 18篇根际土
  • 18篇根际土壤
  • 17篇基因
  • 16篇蛋白质组
  • 16篇土壤微生物
  • 15篇再生稻

机构

  • 238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篇武夷学院
  • 1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0篇教育部
  • 5篇福建省农业科...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福建农业职业...
  • 4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莆田学院
  • 4篇云南省烟草农...
  • 4篇福建省农业厅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福建省烟草专...
  • 2篇龙岩学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出入境检...
  • 1篇福州市蔬菜科...

作者

  • 188篇林文雄
  • 32篇林瑞余
  • 30篇王海斌
  • 29篇陈冬梅
  • 28篇何海斌
  • 28篇梁义元
  • 28篇张志兴
  • 26篇陈婷
  • 20篇梁康迳
  • 20篇陈鸿飞
  • 20篇黄锦文
  • 20篇张重义
  • 18篇贾小丽
  • 18篇方长旬
  • 15篇李忠
  • 15篇沈荔花
  • 13篇熊君
  • 12篇吴林坤
  • 12篇王经源
  • 12篇黄立洪

传媒

  • 4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3篇第14届全国...
  • 1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1篇作物学报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生态学报
  • 6篇中国烟草学报
  • 5篇第15届中国...
  • 5篇第八届全国化...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台湾农业探索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科技和产业
  • 3篇全国第十四届...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17篇2013
  • 32篇2012
  • 29篇2011
  • 23篇2010
  • 33篇2009
  • 14篇2008
  • 12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看麦娘根系对小麦根水提液化感作用的生理响应被引量:9
2015年
为探讨小麦化感作用机理,以强化感小麦‘115/青海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材料,设置小麦根水提液浓度为0%、0.2%、1.0%和5.0%的水培试验,测定了看麦娘根系对小麦根水提液化感作用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小麦根水提液处理显著抑制了看麦娘根的生长,根鲜重抑制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高于弱化感小麦。当处理浓度达5.0%时,不同化感小麦间无显著差异。‘115/青海麦’、‘92L89’和‘抗10103’根水提液处理后,看麦娘的根系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52.0%~59.6%、46.5%~55.0%和27.2%~44.7%,但前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看麦娘根系中可溶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和POD活性大小均表现为‘115/青海麦’〉‘92L89’≈‘抗10103’;CAT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大,但不同品种小麦间无显著差异。‘115/青海麦’、‘92L89’和‘抗10103’根水提液处理的看麦娘根系MDA含量依次是对照的10.9~25.5倍、5.9~24.2倍和1.2~6.8倍。小麦化感作用引起看麦娘根系细胞膜脂氧化胁迫,并诱导看麦娘根系抗氧化物质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合成。可见,降低根系活力、增强保护酶系统活性及抗氧化物质代谢是看麦娘应答小麦化感作用的生理响应。
邱秋金谢惠玲李圆萍王微陈珊肖清铁郑新宇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看麦娘小麦化感作用生理响应
不同养地措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以烟草-水稻-冬闲(A),烟草-水稻-稻草回田(B),烟草-水稻-紫云英(C)的烤烟根际土壤为材料,通过稀释平板法和BIOLOG分析,探讨不同养地措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养地...
尤垂淮吴林坤林文雄陈冬梅唐莉娜王海斌黄锦文田卫霞徐志兵张琪辉周阳
关键词:烤烟土壤微生物BIOLOG
紫苏叶片响应镉胁迫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阐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响应镉胁迫的分子机制,应用营养液加镉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紫苏叶片响应镉胁迫3周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镉胁迫下紫苏叶片有25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0个蛋白质得到LC-MS/MS鉴定:光合作用相关蛋白3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11个,胁迫相关蛋白1个,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2个,基因表达相关蛋白1个,结构蛋白1个,生物合成与解毒相关蛋白1个。在浓度为2.0 mg·kg-1、5.0 mg·kg-1、10.0mg·kg-1镉胁迫下,紫苏叶片中ATP合成酶、丝氨酸羧肽酶、植物细胞色素P450均上调表达,Rubisco大亚基、核糖体蛋白S3和肌动蛋白表达均下调。光合系统Ⅱ稳定/装配因子HCF136及胁迫反应蛋白乙酰辅酶A硫酯酶在低浓度镉(2 mg·kg-1)处理下表达上调,在高浓度镉(5 mg·kg-1,10 mg·kg-1)处理下表达下调;磷酸核酮糖激酶/尿苷激酶家族蛋白在2 mg·kg-1和5 mg·kg-1镉处理时表达上调,10 mg·kg-1镉处理时不变;逆转录转座子蛋白在10 mg·kg-1镉处理时表达下调。可见,紫苏叶片通过增强能量代谢、降低光合作用、改变蛋白代谢与基因表达和提高解毒能力,增强了镉耐性。
谢惠玲刘杰陈珊王经源傅伟李圆萍王微肖清铁郑新宇黄锦文林瑞余林文雄
关键词:紫苏镉胁迫重金属污染蛋白质组学
无机盐对纤维素降解真菌产内切β-D-1,4-葡聚糖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无机盐对纤维素降解真菌产内切β-D-1,4-葡聚糖酶的影响,以正交设计的16个组合,包括4因素(四种无机盐)2水平(两种浓度)及其交互作用。选择酶活为指标,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成分影响产酶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考察范围内,K2HPO4·3H2O对产酶有极显著正影响,而FeSO4·7H2O则相反;得到的优化组合为每升液体培养基中含0.1gCaCl2、0.1gFeSO4·7H2O、0.5g K2HPO4·3H2O和0.5g MgSO4·7H2O,比未加无机盐培养基酶活提高111.916%;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浓度CaCl2、低浓度FeSO4·7H2O、高浓度K2HPO4·3H2O和高浓度MgSO4·7H2O可望实现葡聚糖酶生产的最大化。
郭昌林金秀林小锹熊君林文雄
关键词:无机盐正交设计
UV-B辐射增强下水稻苗期硅营养性状的QTL定位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Lemont"和"Dular"杂交建立的包含123个家系的水稻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选用水稻根系硅吸收能力和叶片硅利用率为指标,进行水稻硅营养遗传性状QTL定位,并分析其与UV-B辐射增强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控制水稻叶片硅利用率的4个加性QTL分别在第2、3、10染色体上,而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的1个加性QTL位于第11染色体上。QTL与UV-B辐射互作分析发现2对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和3对控制叶片硅利用率的基因×环境上位性QTL,其中只有1对控制根系硅吸收能力的QTL效应值较大。说明水稻这两种硅营养性状中,根系硅吸收能力较叶片硅利用率受UV-B辐射影响大,在抗UV-B辐射育种中以叶片硅利用率为水稻硅营养遗传选择的指标具有较高效率。
吴杏春王茵王清水熊君余彦方长旬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苗期UV-B辐射增强QTL
地黄连作的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46
2010年
选择具有典型连作障碍效应的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为试验材料,以正茬地黄为对照,研究连作条件下地黄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地黄的连作障碍效应起始于苗期,在栽种后60天时,连作引起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使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重茬地黄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而气孔限制值(LS)33.97%,显著高于对照,同期重茬地黄叶绿素含量(Chl)也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Chl含量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814)。对植株叶片叶肉细胞的电镜观察显示,连作条件下地黄光合细胞结构在其生长中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在地黄生长早期由于(连作)环境胁迫植株叶片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积累所带来的膜结构损伤,导致了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而气孔关闭以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共同造成连作地黄早期光合能力降低,生长受阻,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障碍效应。
张重义尹文佳李娟杜家方杨艳会陈新建林文雄
关键词:叶绿素连作障碍丙二醛光合特性地黄
水稻对低剂量UV-B辐射胁迫的分子应答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分析了水稻幼苗受低剂量UV B辐射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 ,获得了 18个差异片段 ,其中 15个差异片段在表达水平上有差别 ,1条为被抑制表达 ,而UV B诱导特异表达的为 2条 .将这 2条片段进一步回收、重扩增发现确为特异带型 .对其中的一个差异片段RUVB2进行序列测定和国际互联网查询结果表明 ,该序列位于Oryzasativa第 10染色体的OSJNBb0 0 91N2 1BAC上 (登录号 :AC0 9112 2 ) ,且该cDNA片段与水稻的 3个EST序列有 95 %以上的同源性 。
曾建敏林文雄梁康迳陈芳育郭玉春唐莉娜何华勤王经源梁义元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水稻
低钾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化感潜力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研究以国际公认的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为供体,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为受体,采用稻/稗共培体系,研究低钾胁迫对水稻化感潜力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受体稗草的形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促使化感水稻PI312777对共培稗草的根长、株高和干重的抑制率均升高,增幅远大于非化感水稻Lemont。受体稗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与非化感水稻对受体稗草保护酶系(SOD、POD、CAT)及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但化感水稻PI312777比非化感水稻Lemont的抑制程度大,且达极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根部与叶部中酚类代谢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羟化酶、O-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均上调表达,而非化感水稻根部相应酶均下调表达,叶部除苯丙氨酸解氨酶上调,其余酶也下调表达。而萜类代谢途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角鲨烯合酶、单萜烯环化酶、倍半萜烯环化酶、二萜烯环化酶的基因,在两种水稻根部中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上调或下调),即HMG-CoA还原酶上调表达,角鲨烯合酶、单萜烯环化酶、倍半萜烯环化酶、二萜烯环化酶下调表达;而在水稻叶部,非化感水稻Lmont相应酶基因表达方式仍然不变,化感水稻PI312777除了角鲨烯合酶下调表达,其余4个酶均上调表达。水稻根系分泌物中酚类物质的HPLC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根系分泌物中,所检出的酚酸类物质总量是正常营养条件下的2.30倍,而非化感水稻Lemont则是正常营养条件下的0.91倍。综合分析认为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抑草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酚类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上调,导致酚类代谢途径旺盛,分泌出更多的酚类物质,进而破坏受体稗草保护酶系统,抑制了稗草的正常生长。
王海斌何海斌熊君邱龙方长旬曾聪明严琳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化感作用低钾胁迫酚酸
苗期水稻叶片发育进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杂交水稻汕优63苗期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稻苗期叶片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蛋白质点经双向电泳得到分离,并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5.0软件对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图谱分析共得到差异蛋白质点41个,其中三叶期后新增蛋白质点17个,包括9个仅在三叶期出现特异的特异蛋白质点,13个蛋白质点表达丰度先逐渐增强随后减弱或在消失,其它11个蛋白质点中,自二叶期开始表达丰度呈现下降的蛋白质点有3个,保持上升的有6个,不规律出现的有2个;其中的15个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得到鉴定。【结论】蛋白质是细胞功能执行者,受细胞功能或细胞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上述蛋白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水稻苗期分蘖发生有关系。
邵彩虹王经源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分蘖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
中国机收再生稻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水稻育种方法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持续创新,再生稻的种植面积及比重在中国水稻生产系统中逐渐增大,已发展成为生产成效显著的水稻种植模式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从作物生理生态学的视角,紧紧围绕再生稻适宜品种筛选及类型划分、机收再生稻的适宜留桩高度与水肥调控、再生稻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再生稻根系和再生活力及其与根际微生态特性的关系4个方面,综述了再生稻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在推广低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时,应重视根际系统的合理调控,促进根际营养供给和腋芽适时萌发及分蘖再生协调发展,实现高再生系数、高再生穗数、高收获指数、高产优质、低碳安全可持续的“四高一低”目标,促进再生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林文雄翁佩莹林文芳邵彩虹郭春林李忠陈鸿飞陈婷
关键词:再生稻机械化留桩高度再生力腋芽萌发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