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水生生物技术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雄性
  • 1篇输精管
  • 1篇组织学
  • 1篇未成熟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和组织...
  • 1篇个体发育
  • 1篇个体发育过程
  • 1篇厄尔尼诺
  • 1篇方斑东风螺
  • 1篇赤潮
  • 1篇THALAS...

机构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黄长江
  • 1篇于秀娟
  • 1篇陈善文
  • 1篇沈金辉
  • 1篇杜虹
  • 1篇高亚辉
  • 1篇朱四喜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环海链藻(Thalassiosira diporocyclus Hasle)赤潮被引量:24
2004年
20 0 1— 2 0 0 2年的秋冬季节 ,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澳岛周围海域突发了双环海链藻赤潮 ,该赤潮藻及其赤潮在中国都是首次记录。该赤潮藻以实心胶质块的群体形式出现 ,其群体一般呈球形或椭球形 ,常为茶褐色 ,大小不一 ,直径多数在 2— 3mm之间 ,最小的不到 0 1mm ,最大的约有 5mm。胶质块由双环海链藻和数种羽纹硅藻组成 ,前者分布于外层 ,后者包埋其中。双环海链藻的细胞密度最大达 1 75× 10 7cells/L ,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 78 8%。如把包埋其中的羽纹硅藻考虑进去 ,赤潮藻胶质块的组成细胞总密度则高达 2 2 8× 10 7cells/L以上 ,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 95 9%。赤潮藻的密度由湾内向外海呈显著递减趋势 ,与营养盐的平面分布格局相反。该赤潮起源于外海 ,赤潮发生机制可能与 2 0 0 1— 2 0 0 2厄尔尼诺年导致的水温异常升高有关。
陈善文高亚辉杜虹董巧香黄长江陈善文
关键词:赤潮厄尔尼诺
方斑东风螺性畸变现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以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方斑东风螺未成熟和成熟的正常雌、雄个体以及性畸变个体的生殖系统结构.性畸变个体除具有正常的雌性器官外,还有输精管或阴茎.在正常雄性输精管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再现了系统发育的过程,而且在性畸变个体输精管的形成过程和发育过程中组织学结构特征的变化与正常雄性输精管的个体发育过程的相似.性畸变雌体的性腺发育受阻.目前,性畸变现象仅存在于成熟个体,但这并不表明未成熟个体中不会发生性畸变现象.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方斑东风螺因有机锡污染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不利,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于秀娟朱四喜沈金辉陈旭明黄长江
关键词:未成熟解剖学输精管个体发育过程雄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