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苏生郭海宁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茨维塔耶娃:“霞光”依然灿烂被引量:1
- 2009年
- 《我知道,我将死在霞光中》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抒情诗中的一篇佳作。该诗通过描写对霞光、对天空的迷恋,孕育着一种超越死亡的生命意识,凝聚了诗人对诗歌的神圣感及其永恒性的追求。
- 孟湘王苏生
-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诗歌
- 《神曲》宗教超越主题新解被引量:1
- 2009年
- 《神曲》记叙的是但丁的一次梦游。其梦游过程充满神秘奇异色彩,但这绝不是非理性的意识流动,而是有意识地在宗教世界里从地狱到炼狱、再向灿烂星空中天堂的超越过程。通过"身之超越",即从罪恶的人到悔过的人再到光明的人的"复活",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超越。
- 孟湘王苏生
-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2004年
-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拓展了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提供了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多维视野。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基础和欣赏习惯的影响,从而使文学的娱乐性得到恢复,文学的通俗化成为最显著的特色,元曲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性文学体例。
- 杨泉良
-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学创作通俗化元曲
- 在符号中行走:生命永恒的渴望和冲动——文学才能创造本质之透视
- 2005年
- 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生命的永恒,这个目的只有通过人的生命意象化和符号化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才能不仅仅是审美意象的创造和表现的能力,而且是一种生命永恒的冲动和渴望。应该说,文学家是肩负生命永恒的使命在文学符号中行走的高手。
- 孟湘
- 关键词:审美意象文学符号
- 中西文化中的英雄情结之比较被引量:7
- 2006年
- 在英雄身上,人们常常感受到的是自己旺盛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志。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在世界上,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英雄情结。本文立足于中西民族英雄情结的比较,力图阐释其不同文化内涵和韵味,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民族英雄情结之合流的契机和未来发展的轨迹。
- 王苏生
- 关键词:中西文化英雄情结
- 学法指导: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技巧
- 2003年
-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教改的趋势,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掌握学生语文自学水平的培养技巧是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语文学法指导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王苏生
- 关键词:学法指导语文素质教育
- 语文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技巧
- 2002年
- 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把好三关:一是在课伊始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二是在讲授中凸现'课眼'的亮点;三是结课时重温本课的重难点.
- 孟湘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 众里寻他千百度——文学观察力审美特性及其不同层面之描述
- 2003年
- 从文学观察力与其他观察力 (主要是科学观察力 )比较的角度看 ,文学观察力完整直观的注意和摹写和主体情感的外射和融合的审美特性 ,显示了文学观察力与众不同的本质。从文学观察力自身的比较中 ,析其捕捉、发现、创造等审美层面 ,文学观察力高低优劣也是各有因由的。从这两点出发 ,得出结论
- 王苏生
- 关键词:审美特性
- 文学传达力审美本质及其层面透析
- 2004年
- 文学传达力之于文学创造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技能层面、心能层面和艺能层面,而最本质的是后者,即文学传达力是创造与审美意象统一的文学形式的创造力。
- 孟湘
- 学生作文中的“一般化”倾向及对策被引量:1
- 2004年
- 学生作文中的“一般化”倾向是语文教学中最普遍和最突出的问题 ,本文通过注意观察、阅读、进行积累和吸收 ,写不出时不要硬写 ,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写作训练的题目 (内容 )
- 闫淑华
-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作文写作训练作文题目写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