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作品数:24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许建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明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螺钉
  • 8篇枢椎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椎弓根螺钉
  • 6篇脊柱
  • 5篇融合术
  • 5篇手术
  • 5篇内固定
  • 5篇颈椎
  • 5篇骨折
  • 4篇腰椎
  • 4篇置钉
  • 4篇寰枢
  • 4篇寰枢椎
  • 4篇螺钉固定
  • 4篇后路
  • 4篇固定术
  • 4篇关节
  • 3篇枕骨

机构

  • 24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胡勇
  • 10篇董伟鑫
  • 8篇孙肖阳
  • 8篇袁振山
  • 7篇张蛟
  • 3篇徐荣明
  • 2篇马维虎
  • 1篇谢辉
  • 1篇李国庆
  • 1篇王成焘
  • 1篇赖欧杰
  • 1篇赵华国
  • 1篇王扬
  • 1篇袁建兵
  • 1篇许建忠
  • 1篇陈绪国

传媒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内倾角置入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安全性比较
2015年
目的:将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固定在15°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内倾角度置钉相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进钉深度,以确定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在横断面上的最佳内倾角度。方法:募集颈椎结构正常的健康成年国人64名,男32名,女32名;年龄32.7±7.8岁(18~60岁),进行颈椎CT平扫,通过Mimics软件对志愿者的颈椎CT数据进行测量,在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为15°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理想内倾角(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进钉深度;测量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与进钉点之间的距离和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β角男性为20.01°±2.97°,女性为21.89°±3.14°。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男性分别为8.95±1.18、9.51±1.14、10.00±1.17、10.42±1.20、10.39±1.29、9.41±1.25、8.04±1.21、11.02±0.96mm,女性分别为7.64±1.01、8.31±1.11、8.88±1.10、9.32±1.11、9.51±1.09、8.90±1.02、7.62±1.07、9.97±0.98mm;进钉深度男性分别为19.03±1.34、19.60±1.39、20.28±1.47、21.20±1.48、22.11±1.54、23.06±1.63、24.19±1.97、22.37±1.52mm,女性分别为17.47±1.68、17.90±1.64、18.50±1.79、19.31±1.93、20.47±2.03、21.67±2.18、22.89±2.38、21.26±1.99mm。相较于其他内倾角,β角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为β时,寰椎后路侧块螺钉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距离男性为28.35±1.75mm,女性为26.70±1.60mm;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男性为4.38±0.85mm,女性为4.13±0.80mm。结论: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15°时,以所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的内倾角β角进钉,理论上损伤椎动脉
胡勇董伟鑫孙肖阳袁振山张蛟
关键词:寰椎解剖学侧块螺钉MIMICS软件后路
寰枢椎后路优势侧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单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2例不稳定Jeffers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5~67岁,平均52.9岁。视觉模拟评分(VAS)4~8分,平均6.09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2例,C级1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12.3分。根据置钉难易程度,15例行双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侧组);7例因骨折块极度不稳或椎弓根螺钉骨性通道过细导致寰枢椎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困难,仅行寰枢椎完整性优势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单侧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应用VAS评估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颈枕区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分级及JOA评分评估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X线片上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寰齿前间隙(ADI)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在寰枢椎CT上评价螺钉位置及融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9.5±21.2)min;术中出血量(280.1±83.1)m1。术中共置入74枚寰枢椎螺钉,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3~33个月,平均20.7个月。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双侧组2例ASIA分级由D级恢复至E级,单侧组1例由C级恢复至D级;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提高至平均15.7分。两组术后ADI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法进行寰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的不�
胡勇张蛟徐荣明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许建忠陈绪国
关键词:寰枕关节脊柱融合术
后路枕骨髁螺钉技术研究进展
2020年
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5],且拥有更高的骨融合率,但存在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乙状窦和静脉窦受损的可能[4].
娄桢祺王扬李国庆马维虎
关键词:枕骨寰椎枢椎关节不稳定性脊柱融合术
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和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传统置钉技术与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男性年龄56.8±8.9岁(36~71岁),女性年龄54.5±10.8岁(33~72岁),其中30例行传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照组),26例行个性化定点-定向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组).寰椎和枢椎定点导板均有长条状扶手设计.术后3d复查CT评估寰椎和枢椎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并将螺钉位置分为4级:0级,螺钉完全位于骨性钉道内;1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2级,在横断面或矢状面上,螺钉直径穿破骨皮质>50%;3级,螺钉直径完全穿破骨皮质.比较两组螺钉安全率(0级设为安全,1~3级设为存在风险)、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48枚、1级7枚、2级2枚、3级1枚,观察组0级49枚、1级2枚、2级1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枢椎椎弓根螺钉对照组0级53枚、1级6枚、2级1枚、3级0枚,观察组0级48枚、1级2枚、2级0枚、3级0枚,各级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螺钉安全率对照组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9);平均手术时间对照组109.2±17.1min,观察组115.2±16.6min,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9);平均透视次数对照组12.50±1.95次,观察组6.85±2.44次,两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01);平均术中出血对照组198.1±108.3ml,双导板组160.3±135.4ml,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6).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26个月(19.4±4.1个月),所有病例行寰枢椎后路术后均获得融合.结论:改良个性化导向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比传统置钉技术更能有效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并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
袁振山胡勇董伟鑫孙肖阳朱秉科赖欧杰
关键词:3D打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
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2015年
目的:验证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对干性寰椎标本进行加密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Mimics软件对相关解剖学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解剖研究结果,将2枚直径为3.5 rnm的寰椎侧块螺钉在干性寰椎标本上行置钉实验,置钉后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位置.结果:测得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螺钉在横断面上的外倾角度平均为20.46°,在矢状面上的上倾角度为0°;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内侧螺钉理想进钉点平均为寰椎前结节中点旁开9.80 mm,与下关节面前缘以上4.69 mm的交点,外侧螺钉理想进钉点平均为寰椎前结节中点旁开16.73 mm,与下关节面前缘以上10.99 mm的交点.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2枚螺钉均位于侧块内,X线检查显示2枚螺钉在侧块位置佳.结论: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具有解剖学可行性,可以避开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张蛟
关键词:寰椎侧块前路螺钉
动态稳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由Stoll 等[1]在Graf 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LDD主要包括腰椎椎间盘突出、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当引发严重腰腿部疼痛、神经根压迫等临床症状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钟建斌胡勇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间盘移位脊椎滑脱内固定器
多节段非连续性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多节段非连续性脊柱骨折(MNSF)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及重物砸击等暴力因素造成[1]。暴力直接造成的第一处骨折为原发伤,此处骨折往往严重,力继续向上下传导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留在另一椎体,造成相邻或间隔的继发脊柱骨折;原发损伤多为爆裂骨折并常伴有脱位,继发损伤部位常无神经损伤或损伤症状被原发损伤造成的神经症状所掩盖[2]。
赵波捷胡勇
关键词:脊柱骨折外科手术
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腰椎椎弓根螺钉(1umbarpediclescrew,LPS)因其生物力学性能好、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用于重建腰椎的稳定性。但LPS存在肌肉组织剥离范围大、固定过度僵硬而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等不足的问题,
胡勇朱秉科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螺钉螺钉内固定术椎板关节突植骨融合率
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上颈椎由枕骨髁(C0)、寰椎(C1)、枢椎(C2)及其相互连接的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结构组成。该部位解剖结构重要且复杂,若发生畸形、肿瘤、外伤、结核或风湿等病变,会导致上颈椎失稳,压迫脊髓、椎动脉和神经。上颈椎疾病通常症状较重且致残、致死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C0~2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和置钉都较为困难,所以熟练掌握其解剖结构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上颈椎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的选择在国内外尚未达成一致,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是否需要前后路联合治疗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作如下综述,旨在为临床对上颈椎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彭宇杰章彩珍徐顶立王扬马维虎
关键词:颈椎脊柱疾病内固定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枢椎在脊柱中特殊的解剖结构,其在创伤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骨折类型[1],从单一解剖部位骨折(齿状突骨折占颈椎骨折的9%~18%[2~4]、Hangman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7%[5]、枢椎椎体骨折占颈椎骨折的0.3%[6])到联合多个解剖部位的复合型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3.4%[7、8])。目前临床上对单一解剖部位骨折的治疗意见基本一致,而对于复合型骨折的处理目前仍无一致的意见[7、9、10]。
胡勇董伟鑫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术齿状突骨折类型螺钉椎体骨折HAN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