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
- 作品数:72 被引量:305H指数:10
- 相关作者:蒋京伟林浩陈雅敏张建新高清敏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没有伤口的手术是怎样治疗肿瘤的
- 2021年
- 最近,左输尿管癌术后1年的徐阿姨感觉左下腹疼痛,而且逐渐加重。到医院做了盆腔CT检查,发现盆腔左侧腹壁下新长了个肿块。医生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腹部肿块穿刺,病理证实是输尿管癌复发转移。徐阿姨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治疗,但疼痛并没有明显缓解,徐阿姨整天心神不定,夜晚难以入眠。
- 詹琼
- 关键词:输尿管癌肿块穿刺复发转移免疫治疗治疗肿瘤
- 骨髓转移癌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1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骨痛、发热、消瘦为最常见症状;常见的血象异常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白细胞;68%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88%的患者骨扫描检查发现骨放射性异常。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占46%,其次为肺癌、前列腺癌等。18例接受了抗肿瘤治疗,4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结论:临床出现骨痛、发热、消瘦伴血象异常、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骨扫描检查发现骨病灶时应怀疑骨髓转移癌,骨髓穿刺是简单而有效的确诊手段,及早给予抗肿瘤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 初钊辉周鑫莉梁晓华黄若凡
- 关键词:骨髓肿瘤转移活组织检查针吸
- 鱼藤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鱼藤素对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0、1、5、10、15和20μmol/L鱼藤素作用6、24、48和72h后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5、10、15和20μmol/L鱼藤素作用6、24、48和72h后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1),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μmol/L鱼藤素作用6、24、48和72h后对MCF-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5、10、15和20μmol/L鱼藤素作用6h后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而相同条件下1μmol/L鱼藤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不明显。5μmol/L鱼藤素作用6h后,MCF-7细胞内磷酸化Akt(p-Akt)(Thr308)、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GSK-3β)(Ser9)、磷酸化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phosphorylated 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p-PDK1)(Ser241)和磷酸化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编码的蛋白(phosphorylated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10,p-PTEN)(Ser380)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总Akt蛋白的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1μmol/L鱼藤素作用6h后,细胞内上述所有蛋白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鱼藤素可能通过抑制PTEN(Ser380)和PDK1(Ser241)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Akt(Thr308)的磷酸化,间接抑制其下游GSK-3β(Ser9)的磷酸化,最终诱导MCF-7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
- 初钊辉梁晓华周鑫莉黄若凡詹琼蒋京伟
- 关键词:鱼藤素1-磷脂酰肌醇3-激酶MCF-7细胞株体外实验
-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是一类受肿瘤来源细胞因子影响发生分化受阻,具有未成熟性、异质性、可塑性的细胞群体,它通过氨基酸依赖和不依赖的方式下调机体的抗肿瘤免疫。MDSC的不断研究深入将成为今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 林浩(综述)梁晓华(审校)
- 关键词:肿瘤细胞肿瘤逃逸
- 抗CD11c磁珠阳性选择法分离肺癌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
- 2008年
- 目的:建立抗CDI1c磁珠阳性选择法分离Lewis肺癌模型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TIDC)的方法。方法:在C57BL/6小鼠侧腹壁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1.0×10^6/只)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抗CD11c磁珠阳性选择法分离提取TIDC,抗小鼠CD11c-PE标记TI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到的细胞纯度;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抗小鼠MHC-Ⅱ-PE和CD83-FITC或CD86-FITC抗体双标记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结果:抗CD11c磁珠阳性选择法可在每克Lewis肺癌移植瘤组织中分离到(1.73±0.31)×10^6个TIDC,占肿瘤组织细胞总数的(2.18±0.29)%;TIDC纯度达到96.49%。电镜观察到分离的TIDC具有DC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其细胞表面MHC-Ⅱ、CD83和CD86分子的表达率分别为(51.25±4.21)%、(3.48±0.34)%和(3.07±0.65)%。结论:抗CD11c磁珠阳性选择法体外分离TIDC具有高效、简便、相对经济实用的优点,有推广价值。
- 蒋京伟梁晓华周鑫莉黄若凡初钊辉
- 关键词: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肺癌细胞细胞分离
- 铂类联合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或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异。方法在CENTRAL、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铂类联合GEM或NVB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R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9篇文献(包括21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缓解率和一年生存率在GEM组与NVB组无统计学差异(RR合并=0.91,95%CI:0.81-1.03,P=0.15;RR合并=1.06,95%CI:0.96-1.18,P=0.27);GEM组3-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升高,NVB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静脉炎、腹胀便秘、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升高,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铂类联合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相似,但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存在明显差异,成为个体化治疗时选择化疗方案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 高广辉周鑫莉黄若凡蒋京伟初钊辉詹琼梁晓华
-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卡铂META分析
- 伴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率较高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于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90例。其中脑转移患者30例为观察组,无脑转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所有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无论腺癌还是鳞癌,脑转移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明显高于无脑转移患者(46.7%vs 15.0%,P<0.01)。结论:EGFR基因突变增加可能与NSCLC脑转移相关。
- 葛蒙晰周鑫莉詹琼黄若凡梁晓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性肺癌脑转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结肠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2015年
- 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作用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癌。本文就结肠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清黄若凡
-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西妥昔单抗分子靶向治疗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初诊时临床特征分析
- 2003年
-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诊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CML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CML男女构成比为1.68:1,平均43岁(范围10—90岁),以20—60岁组病例最多。初诊时93%于慢性期,23例(15%)因为偶然情况而确诊。主要症状为不明原因的低热和疲乏,最主要的体征为脾肿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贫血或无贫血,血小板数一般接近正常范围,老年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者较年轻人多。脾肿大程度与白细胞数正相关(r=O.3724,P
- 梁晓华周鑫莉林果为张文龙沈云峰高松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细胞遗传学分析骨髓象
- 从影像医学的角度解读成人神经胶质瘤的神经肿瘤反应评价标准更新:RANO 2.0
- 2024年
- 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RANO)标准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评估标准[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神经肿瘤评估标准(RANO-HGG)、改良RANO(modified RANO,mRANO)和免疫治疗RANO(immunotherapy RANO,iRANO)]常导致临床疗效评估的差异,也增加了究竟使用哪一套标准进行评估的不确定性。2023年9月RANO工作组针对所有神经胶质瘤制定了统一的新版神经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ANO 2.0)。磁共振成像是神经肿瘤治疗反应评估的主要检查手段,而随着神经肿瘤治疗方式的多样化,神经肿瘤治疗反应的影像学表现也更加复杂。本文主要针对RANO 2.0的影像学部分进行介绍,目的是解析新版RANO中关于磁共振成像评价的技术和诊断要点,旨在为影像医学在成人神经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价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 任彦尹波芮文婷程海霞黄若凡秦智勇汪洋张家文姚振威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