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研究院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5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求实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元共治视角下我国环境治理体制重构探析被引量:22
- 2016年
- 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环境治理逐渐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政府、市场与社会不同程度的失灵,使得传统的环境监管体制陷入了无力的境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通过顶层设计、地方政府改革与社会创新,我国的环境治理体制正在重构,即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理念下,探索市场、协商、倡导和赋权等机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价值。
- 王名邢宇宙
- 关键词:环境保护共治
- 行为公共管理学实验:基于SSCI期刊(1978—2016)相关文献的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实验研究是行为公共管理学的一大特色;对当前开展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进行梳理将有助于加强对行为公共管理学学科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本学科研究的开展。论文基于张书维和李纾的"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对截至2016年底公共管理SSCI期刊中开展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开展的规律和特点(包括研究领域、研究话题、研究思路、研究发现)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对未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方向和角度。
- 李晓倩
- 关键词:政府行为
- 购买服务中公众对非营利机构与营利性机构信任差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性机构是承接购买服务的主要单位,以往研究已经探讨了这两类机构在承接购买服务时的差异。作为购买服务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公众对于服务承接机构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其在服务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服务的满意度;然而,公众是否对于承接购买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性机构存在认知差异还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一项调查实验,检验了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性机构的部门性差异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二者在承接购买服务时的信任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营利性机构,人们对于非营利机构的“善意”更加信任,即人们认为非营利机构能更多地为服务对象考虑,更愿意为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努力;而在服务能力和服务诚信度上,人们对于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性机构的信任没有体现出差异。
- 李晓倩刘求实
- 关键词:非营利机构信任
- 市场化还是社会化?——中国官办基金会的转型选择被引量:6
- 2017年
- 当前对中国官办基金会转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去行政化”上.本文在新制度主义和资源依赖理论基础上,以参与芦山地震救灾的4个典型组织为案例,叠加价值理性的视角来分析官办基金会转型中的运作机制选择.研究发现,官办基金会在去行政 化起点下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转型方向以资源为核心导向的市场化与以价值为核心导向的社会化.影响官办基金会转型的因素不仅包括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资源格局,还有组织本身内在的公益价值追求.
- 卢玮静刘程程赵小平
- 关键词: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
- 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观点与美好生活价值观被引量:52
- 2018年
-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基本格局、体制制度、发展水平、机制任务及战略目标等六个重要方面。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包括作为社会共治主体之一的作用,也包括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和基层党建中的积极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其内涵包括超越资本主义、超越国家主义、回归人民中心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就是努力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名李朔严
- 关键词:社会组织
-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
- 2019年
- 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中,建设包括资源融通、社会公正维护、公共空间维护、社会组织培育与协调、社会交往媒介运作等基础性支撑平台对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成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基层社会治理特性及其关键要素的分析,讨论了基础性支撑平台的类别,从技术、功能和参与主体三个方面对未来基础性支撑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 刘求实姚佳
-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 两种价值观下社会组织的生命轨迹比较——基于M市草根组织的多案例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社会组织的健康发育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当前国内有关社会组织的研究重点关注制度环境和国家—社会关系时,本研究引入组织生命周期的视角从组织具体发展过程切入展开研究。通过长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本文比较了M市四家草根组织的生命轨迹,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社会组织分别为自我强化和自我超越两种价值观主导,其生命轨迹在组织生命周期的孕育与初创阶段趋同,都能顺利发展,但在成长阶段却出现分野,前者因内外关系的恶化而陷入停滞或衰亡,后者则能应对挑战并进入成熟期。第二,两类社会组织生命轨迹的分野,主要是受到"主导社会组织的价值观类型""自我强化型资源的生产与分配"以及"组织在成长阶段对分权的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第三,同一社会组织既可能为某一种价值观主导,也可能同时持有两种价值观并受到混合的动力驱动。
- 卢玮静赵小平
- 关键词:社会组织生命周期自我强化自我超越
- 全球视野下非营利研究的集成图景——评《帕尔格雷夫志愿服务、公民参与和非营利社团指南》
- 2019年
- 志愿服务和非营利社团在人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有着多层次和广泛的影响作用。志愿服务行为、公民参与进展以及协会组织发展成为非营利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戴维·史密斯等人编著的《帕尔格雷夫志愿服务、公民参与和非营利社团指南》通过学科交融、学理分析等方式描绘出当前非营利研究中最为清晰的全球图景。该书对于新时代提升中国非营利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国内学界应重视非营利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从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路的探索,推进中国非营利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 董俊林
- 关键词:志愿服务公民参与
- 构建和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的基础构架体系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公益慈善领域,包括支持型组织和联合型组织在内的基础构架体系对于扶持新生NGO成长,促进NGO之间相互联系与合作以及强化公益慈善领域的整体力量,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对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规律的分析,讨论了基础构架组织产生的原因、类别和功能,并根据近年来我国基础构架组织发展状况及一些典型领域的案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刘求实
- 关键词:公益慈善NGO
- 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进展与启示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前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正在迅速崛起,而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截至2016年底国外公共管理学术期刊发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内学者未来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所评述的文献来源于21本国外公共管理期刊中使用实验室实验、调查实验和现场实验方法的文章,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参与当前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作者、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研究对象和被试等要素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调查实验,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单因素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研究主要围绕公众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两个群体展开,参与实验研究的被试以公众和学生居多,公共部门工作人员较少。最后,结合对当前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中国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李晓倩吕孝礼徐浩刘求实
- 关键词: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