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308 被引量:707H指数:11
- 相关作者:季兵张乐涵徐海娟陈慧谢刚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FT-IR、SEM对PP-g-GMA-DETA螯合纤维进行表征,并探究纤维对Pb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P-g-GMA-DETA螯合纤维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52.03 mg/g;在pH为2~5时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且随Pb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Na+、Mg2+、Ca2+、Fe3+存在的竞争吸附过程中表现出选择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半饱和吸附时间为13 min;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纤维可再生重复使用。
- 钱慧付志浩陈思周清连洲洋魏无际卢皓
- 关键词:聚丙烯螯合纤维PB2+
- 絮凝法预处理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被引量:11
- 2019年
-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分别与3种电荷类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复配对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复配絮凝剂对浊度、总酚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对3种电荷类型有机絮凝剂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证明PAFC与CPAM复配后絮凝效果最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PAFC投加量、CPAM投加量、pH和水力条件对含酚高浓度有机废水絮凝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PAFC为1. 5 g/L和CPAM为20 mg/L,以300 r/min快速搅拌1 min和50 r/min慢速搅拌1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浊度、总酚和COD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9. 1%、37. 5%和51. 4%。
- 孙文全刘展华徐炎华朱辉孙永军洪飞姜帅成唐梦丹
-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复配絮凝
- 飞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中重金属的一维半动态浸出行为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文章利用一维半动态浸出法研究飞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中重金属(Ni、Cr、Pb、Cd)浸出行为,结合浸出理论,分析在非碱性条件下重金属浸出行为。结果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胶凝材料中重金属的浸出均为扩散性浸出。在pH=3的强酸性和pH=3的弱酸性条件下,4种金属的扩散系数<10^(-11)m^(2)/s,试块中污染物较为稳定,但在弱酸条件下重金属浸出浓度明显高于强酸条件,长期使用具有一定风险性。中性条件下,4种重金属的扩散系数<3×10^(-13)m^(2)/s,胶凝材料中的重金属较稳定,长期使用安全性强。
- 孙胤涛姚科郑虞琪康治金徐炎华刘志英
-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胶凝材料重金属扩散
- 三维电催化氧化处理苯胺废水
- 2020年
- 为研究三维电催化氧化对苯胺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反应槽中投加柱状活性炭后,运用三维电催化氧化反应器,探讨了外加电压、初始pH、粒子电极投加量及Cl-浓度对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5V,初始pH=4,粒子电极投加质量为100g,c(Cl^-)为0.08mol/L,反应时间达到150min的条件下,苯胺的去除率最高,为98.2%。对降解过程中各时刻的浓度进行拟合,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 屠国鑫张宇峰李志涛
- 关键词:苯胺废水动力学
- 江苏代表性入海河流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2024年
-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液质联用方法研究江苏代表性入海河流(栟茶运河、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和灌河)表层水和悬浮物样品中16种典型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并通过风险熵值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5条入海河流中共检出13种抗生素,罗红霉素(RXM)和林可霉素(LIN)在表层水和悬浮物中的检出率为100%。大环内酯(MLs)、磺胺(SAs)、喹诺酮(QNs)和四环素类(TCs)抗生素在表层水中的检出质量浓度分别是493.91、91.79、370.93和58.70 ng/L。在悬浮物中,MLs、SAs、QNs和TCs抗生素在检出的总质量比分别为31.19、7.15、26.94和5.16 ng/g。在空间分布上,采样点R2(射阳河)中表层水和悬浮物中的抗生素都高于其他点位。分配系数(K_(d))表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AZM)的K_(d)值与其在表层水和悬浮物中的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冗余分析显示抗生素浓度与常规水质指标呈正相关。生态风险评估表明,采样点R1(栟茶运河)的联合风险熵值最大,呈现高风险,罗红霉素为潜在的生态风险因素。
- 沈怡姜磊姜彬袁青彬张运海徐宁
- 关键词:抗生素入海河流生态风险评价
- 新疆地区油田污水中缓蚀剂的研究
- 本文运用失重法对缓蚀剂进行了筛选,用交流阻抗、SEM和EDS分析了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三组分的硫脲、三聚磷酸钠和磷酸复配效果最好,腐蚀速率为0.0352mm/a;交流阻抗实验研究发现,加入缓蚀剂的容抗弧在高频区均...
- 颜宇滕月谢毅博王志远张羽陈敏蕾周永璋
- 关键词:油田污水失重法极化曲线缓蚀剂交流阻抗
- 用光伏污泥焚烧灰渣制备轻集料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工业污泥焚烧灰渣处置难的现状,以光伏污泥焚烧灰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轻集料。确定轻集料烧制的最佳条件为,黏土投加量为70%,MgO投加量为5%,污泥焚烧灰渣投加量为25%,预热温度为450℃,预热时间为15 min,焙烧温度为1 050℃,焙烧时间分别为10 min,所制备出的轻集料的抗压强度为9.52 MPa,堆积密度为867 kg·m^(-3),烧失量为0.12%,1 h吸水率为1.94%。所制得的轻集料强度高,吸水率小,符合《轻集料及其实验方法.第二部分:轻集料实验方法》(GB/T 17431.2-2010)的要求,可为光伏污泥焚烧灰渣资源化提供理论指导。
- 刘志英徐学骁康治金刘杨巴黎徐炎华
- 关键词:光伏产业轻集料资源化
- 面向膜蒸馏过程的全疏膜制备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膜蒸馏法(MD)凭借其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高含盐废水处理。然而,膜浸润、膜污染等问题仍然阻碍着膜蒸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全疏膜可以排斥各种液体,极大地提高了膜蒸馏的渗透性能、抗污染性能和稳定性能。本文在面向膜蒸馏应用过程的理论框架内,从膜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接触角以及液体进入压力等方面综述了全疏膜抗浸润、抗污染的基本原理。从可重入粗糙表面的构筑和氟化两个基本步骤总结了全疏膜的制备过程,概括了全疏膜目前潜在的应用领域。最后对全疏膜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研讨。本文对膜蒸馏过程中聚合物膜结构的设计、制备及应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徐杰夏隆博罗平邹栋仲兆祥
- 关键词:膜蒸馏抗污染
- 基于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1,2,4-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化工和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绿色高效合成日益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通过串联环化反应,避免中间体的后处理,一锅合成三嗪类化合物是最高效直接的合成方法,符合“步骤”与“原子”经济性高的绿色化学理念.综述了基于串联环化反应构筑碳氮键以合成1,2,4-三嗪化合物的研究.以过渡金属催化和非金属催化分类,介绍了1,2,4-三嗪类化合物近十年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其应用,并对三嗪环的合成进行了展望.
- 李明瑞丁奇峰李博洋于杨黄和黄和
- 关键词:1,2,4-三嗪过渡金属催化
- 纳米氧化物提高城市污水处理中MFC发电效率
- 2019年
- 利用纳米氧化物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城市污水,从污水中分离并优化MFC菌种,进而考察了4种纳米氧化物颗粒对MFC发电性能的强化,并改进纳米形态以进一步提高强化性能。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较混合菌种发电性能好,大肠杆菌含量为105 CFU/m L,处于对数期时,发电效率最高,纳米氧化物显著提高发电效率300%,纳米颗粒与细菌混合振荡2 h有利于发电效率的提高,以TiO_2为代表制备的纳米线相比纳米颗粒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30%。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颗粒在细胞和电极间构成传递通道,有利于微生物产生电子快速传递到电极,而纳米线相比纳米颗粒可形成更多通道,因而使MFC发电效率提高。该研究可为从纳米材料方面强化MFC发电效率提供参考。
- 王欣婷杨泽琨张运海李静怡斯敦峰袁青彬
- 关键词:纳米氧化物纳米线发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