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作品数:258 被引量:605H指数:11
相关作者:邢颖韩国栋胡向红许玉凤张婕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经济管理
  • 40篇文化科学
  • 34篇天文地球
  • 22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历史地理
  • 11篇建筑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4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社会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6篇旅游
  • 21篇乡村
  • 17篇地理
  • 13篇植被
  • 13篇生态
  • 12篇景区
  • 10篇课程
  • 9篇乡村旅游
  • 9篇教学
  • 8篇土地利用
  • 8篇气候
  • 7篇生态环境
  • 7篇师范
  • 7篇农业
  • 6篇修真
  • 6篇养生
  • 6篇植被覆盖
  • 6篇气候变化
  • 6篇文化
  • 6篇民族

机构

  • 249篇黔南民族师范...
  • 10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长安大学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黔南民族职业...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国土资源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贵州交通职业...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6篇李玉辉
  • 5篇潘网生
  • 5篇卢玉东
  • 4篇张杭杭
  • 4篇陈国鹏
  • 4篇张晓周
  • 3篇李阳兵
  • 3篇俞筱押
  • 3篇徐倩
  • 3篇李军
  • 3篇李鑫
  • 2篇冯耘
  • 2篇李秋华
  • 2篇李鑫
  • 2篇逄礼文
  • 2篇刘奥东
  • 2篇孙以栋
  • 2篇华红莲
  • 2篇李忠斌
  • 2篇罗鼎

传媒

  • 22篇黔南民族师范...
  • 10篇中国资源综合...
  • 9篇绿色科技
  • 8篇农村经济与科...
  • 7篇旅游纵览(下...
  • 6篇福建茶叶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科学技术创新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岩溶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3篇广西职业技术...
  • 3篇高教学刊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旅游纵览

年份

  • 21篇2024
  • 24篇2023
  • 23篇2022
  • 24篇2021
  • 38篇2020
  • 33篇2019
  • 42篇2018
  • 30篇2017
  • 14篇2016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与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探讨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与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规律,揭示农村人地关系转型过程,为岩溶槽谷区农地管理、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等提供科学参考。利用岩溶槽谷区典型县印江县农村人口和耕地数据,基于弹性系数模型等方法,对印江县农村人口与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关系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和耕地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人均耕地面积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和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经历了从失调型向协调型的转型过程。1990年之前,岩溶槽谷区村域主要为失调型,以Ⅰ类和Ⅷ类为主;1990年之后村域主要为协调型,以Ⅳ类和Ⅴ类为主,人地关系趋于协调。(3)根据2000—2016年农村人口和耕地变化的耦合关系,将岩溶槽谷区村域划分为4个类型,各类型区结合耦合类型特征、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科学协调农村人口和耕地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近60年来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和耕地时空耦合关系变化明显,农村人地关系已发生转型,在岩溶槽谷区未来耕地发展方向、土地资源配置和生态修复方面应该顺应这种转型趋势,促进乡村振兴、构建人地和谐的乡村人地关系。
黄娟李阳兵徐倩舒田王权王萌萌
关键词:耕地变化人口变化
基于AHP-FCJ的三都县产蛋崖旅游景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2020年
本文以贵州省三都县产蛋崖景区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坡向、岩性、倾角、距河流距离、距山间冲沟、景观台、距道路切坡、植被覆盖度、断层距离、岩组结构、距灾害点距离、灾害点治理情况等13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依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FCJ)相融合的方法对产蛋崖滑坡开展危险性评价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梁兴蓉宋华艳潘网生
关键词:GIS滑坡
基于文化打造的黔南特色民宿产业圈的构建研究
2020年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民宿产业尤其是特色民宿的发展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并促进就业。纵观目前黔南地区民宿的发展情况,以文化特色来打造民宿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可以构建以都匀、贵定、独山为中线的茶文化特色民宿区,瓮安、福泉为北线的红色文化特色民宿区,平塘、三都、荔波为南线的民族文化特色民宿区,龙里、惠水、长顺、罗甸为西线的农耕文化特色民宿区以及大坪经济开发区为东线的影视文化特色民宿区,形成"一点一品牌,一线一特色,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黔南特色民宿产业圈体系。
张婕
关键词:文化
西部民族地区星级酒店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力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2020年
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借助罗伦兹曲线、地理集中指数及GIS、SPSS软件,基于空间维度对黔南州空间分布特征及格局进行探究,构建指标体系获取驱动力因子。主要结论有:①黔南州星级酒店呈现不均衡集中分布态势且集中于主城区与交通通达度高的区域;②星级酒店有明显的冷热点格局,其中热点地区呈"大"字型格局,冷点地区呈东北-西南走向两大圈层;③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星级旅游景区数量及入境旅游人数。
朱慧方韩雪
关键词:星级酒店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以瓮安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由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结合而成,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促进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游览体验和最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因此逐渐在旅游市场中展露头角。通过瓮安县现今的旅游概况和旅游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根据游客满意度和区域协作探讨瓮安县红色旅游影响因素,并从游览形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服务质量、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瓮安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求进一步推动瓮安红色旅游持续发展。
张婕曾竣
关键词: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可持续发展
1981—2010年贵州省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对贵州省9个州、市及其下辖的各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5.63℃,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基本为0.23℃/10年;四季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研究期间,贵州省降水呈现先减后增、波动上升的趋势,增幅为6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89年;21世纪以来降水减少范围大、幅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48.23%;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
张永雷许玉凤宋红庆
关键词:气温降水
贵州南部都匀剖面奥陶系红花园组地层沉积微相与层序特征
2020年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薄片镜下观察的基础上,对贵州南部都匀剖面的古生界奥陶系红花园组的地层沉积微相识别和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都匀剖面的红花园组地层可划分为13个沉积微相,含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划归为三级Ⅱ型层序。红花园组下段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反映了高盐、强烈蒸发的潮坪沉积环境;中、上段主要为生屑岩屑灰岩、鲕粒灰岩和岩溶角砾岩,反映了动荡水体中的高能浅滩沉积环境。由潮坪相向浅滩相的变化则指示了红花园组属于一个缓慢的次级海侵时期。
傅良同徐翰杨晓光潘网生许玉凤
关键词:沉积微相层序
三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被引量:1
2017年
三都水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近年来该县利用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水族村寨旅游项目,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不过三都在发展水族村寨旅游项目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文化品牌不突出就是重要一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陈如霞
关键词:特色旅游村寨旅游
云南新平戛洒镇花腰傣民俗旅游发展研究
2023年
花腰傣是聚居在云南新平县、元江县境内的一个傣族支系,因其服饰而得名。近年来戛洒镇的民俗开发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有效利用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云南新平戛洒镇,尤其是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民俗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该地区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原生态与可持续开发并重;突出民族特色,保持民俗资源的民族性和真实性;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实行品牌策略。
逄礼文冯耘熊朵朵
关键词:花腰傣民俗旅游
无人机摄影建模对导游功能的拓展应用
2023年
实景三维建模是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模型在旅游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选取黔南某高校五星思政广场作为实景建模对象,结合实地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特征,按照相关技术流程与方案制作了该广场的实景三维模型。该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开发AI(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与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美琪马一鸣许玉凤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