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玲许仁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植物修复
  • 7篇蚯蚓
  • 6篇土壤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污染
  • 3篇羊茅
  • 3篇高羊茅
  • 2篇有机氯
  • 2篇有机氯农药
  • 2篇蔬菜地
  • 2篇蔬菜地土壤
  • 2篇蚯蚓活动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黑麦
  • 2篇黑麦草
  • 2篇菜地
  • 2篇菜地土壤
  • 1篇对植
  • 1篇植物系统

机构

  • 11篇成都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潘声旺
  • 7篇袁馨
  • 6篇魏世强
  • 4篇李玲
  • 3篇曹生宪
  • 2篇何茂萍
  • 2篇罗竞红
  • 1篇江韬
  • 1篇朱双营
  • 1篇吴云霄
  • 1篇何秋霖
  • 1篇许仁科
  • 1篇陈勇

传媒

  • 4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蚯蚓在植物修复芘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hupeiensis)在植物修复芘污染土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试验浓度(20.24321.42 mg/kg)范围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芘污染土壤中修复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黑麦草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2 d后,种植黑麦草的土壤中芘的去除率高达60.01%86.26%,其平均去除率(74.66%)比无蚯蚓活动的土壤-植物系统(64.55%)提高10.11%,比无植物对照组(18.24%)提高56.42%。各种生物、非生物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芘去除的平均贡献率(51.75%)最为突出,比无蚯蚓活动时(44.94%)提高6.81%。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芘污染的修复作用。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黑麦草蚯蚓
蚯蚓在植物修复菲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在植物修复菲污染土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试验浓度(20.05-322.06 mg.kg-1)范围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污染土壤中修复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2 d后,种植黑麦草的土壤中菲的去除率高达64.35%-93.40%,其平均去除率(80.92%)比无蚯蚓活动的土壤-植物系统(71.57%)提高9.35%,比无植物对照组(22.58%)提高57.34%。各种生物、非生物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去除的平均贡献率(53.56%)最为突出,比无蚯蚓活动时(47.48%)提高6.08%。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菲污染的修复作用。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朱双营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黑麦草蚯蚓
清水河流域的污染状况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调查了清水河流域3条主要河段的水质状况,利用单污染指数法与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条主要河段均达到中度污染水平,其污染强度依次为十陵河道(MI=1.75)>人民塘支流(MI=1.71)>长林盘支流(MI=1.21);不同河段的污染特点、污染源也不一样,人民塘支流对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及Cd、Cu、Hg、Cr6+、Pb、F、CN-等污染负荷的贡献较大,而长林盘支流对COD、BOD5、As等污染负荷的贡献较大.十陵河道汇集了来自上游河水及其沿岸的各种污染负荷,有机污染、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和无机污染交叉并存,水质最差.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潘声旺何茂萍李玲许仁科
关键词:水质污染源治理措施
环毛蚓在高羊茅修复土壤菲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解土壤动物在植物修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比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活动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修复土壤菲污染的影响效应以及各种生物、非生物因子在植物修复菲污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20.05~322.06mg·kg-1菲污染水平范围内,与相同污染水平下无蚯蚓作用的菲污染土壤中生长的植株相比,蚯蚓活动促进修复植物高羊茅的生长:试验期间(72d),修复植物的单株生物量增加9.74%~21.53%,根冠比增加17.26%~21.44%。添加蚯蚓72d后,种植高羊茅的菲污染土壤中,菲的去除率高达61.70%~88.78%,其平均去除率(77.38%)比无蚯蚓活动的土壤-植物系统中的(68.36%)提高了9.02%,比无植物生长的对照组土壤(22.57%)提高54.81%。各种生物(如植物代谢、植物积累、动物积累、微生物降解、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等)、非生物(如渗滤、吸附、光解、挥发等)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7.81%)最为突出,比无蚯蚓活动时(42.08%)提高5.73%。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菲污染的修复作用。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高羊茅蚯蚓
成都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GC-ECD检测、GC/MS-MS确证的方法分析成都市14个区县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样点间OCPs残留量差异较大(20.18-104.33μg.kg^-1),近郊区县远低于边缘区县;被检出的18种OCPs中,DDTs与HCHs检出率最高(100%),残留水平为16.11-99.51μg.kg^-1与1.31-9.34μg.kg^-1,分别占OCPs残留总量的87.68%和8.15%,六氯苯次之(90%),灭蚁灵、环氧七氯、硫丹Ⅰ和γ-氯丹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44.29%-47.14%),多分布于近郊区县,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毒杀芬的检出率较低(32.86%-37.14%),多分布于彭州、都江堰、大邑、崇州等地;土壤中OCPs的各种异构体、代谢物变化规律显示,DDTs、HCHs残留主要源于早期的使用或大气输入,但不排除金堂、青白江、新津等地研究期内可能有DDTs输入,崇州、彭州、都江堰、大邑等地可能有HCHs输入;生态风险分析显示,HCHs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s则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生态风险.
潘声旺罗竞红何茂萍李玲
关键词:蔬菜地土壤有机氯农药生态风险
蚯蚓活动对高羊茅修复土壤芘污染的强化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探讨土壤动物在植物修复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比研究了蚯蚓(Pheretimasp.)活动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修复土壤芘污染的影响效应.在72d的试验期间,蚯蚓活动促进了芘污染土壤(20.24~321.42mg.kg-1)中高羊茅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试验结束时,种植高羊茅的土壤中芘的去除率高达55.89%~82.01%,其平均去除率(69.91%)比无蚯蚓活动的土壤-植物(高羊茅)系统(60.06%)提高9.85%,比无植物对照组(18.24%)提高50.67%.各种生物、非生物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plant-icrobial interaction)对芘去除的贡献率(44.08%)最为突出,比无蚯蚓活动时(37.54%)提高6.53%.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芘污染的修复作用.
潘声旺袁馨魏世强
关键词:植物修复高羊茅蚯蚓土壤
成都城区蔬菜地土壤中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GC-ECD检测、GC/MS-MS确证的方法对成都城区14个区县蔬菜地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以揭示OCPs的残留现状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OCPs残留水平在不同区县间差异很大,变化范围20.18~104.33μg.kg-1之间,近郊区县(双流、龙泉驿、郫县、新都、温江)远低于边缘区县。被检出的18种OCPs中,DDTs、HCHs检出率最高(100%),残留水平为16.11~99.51、1.31~9.34μg.kg-1,分别占OCPs残留总量质量分数的87.68%、8.15%;六氯苯(HCB)次之(90%);灭蚁灵、环氧七氯、硫丹Ⅰ和γ-氯丹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44.29%~47.14%),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县;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毒杀芬的检出率较低(32.86%~37.14%),多分布于彭州、都江堰、大邑、崇州等地。土壤中OCPs的各种异构体、代谢物变化规律显示,DDTs、HCHs残留主要源于早期的使用或大气输入,但不排除金堂、青白江、新津地区近期可能有新的DDTs输入,崇州、彭州、都江堰、大邑地区可能有HCHs输入。
潘声旺吴云霄罗竞红李玲
关键词:蔬菜地土壤有机氯农药
蚯蚓对植物修复永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讨土壤动物在植物修复永久性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对紫花苜蓿修复土壤菲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试验浓度(20.05-322.06 mg·kg^-1)范围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污染土壤中修复植物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0 d后,种植紫花苜蓿土壤中菲的去除率高达58.60%-81.82%,其平均去除率(73.42%)比无蚯蚓活动的土壤—植物系统(64.02%)提高9.40%,比无植物对照组(22.57%)提高50.85%.各种生物、非生物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4.09%)最为突出,比无蚯蚓活动时(37.97%)提高6.12%.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菲污染的修复作用.
潘声旺李玲袁馨
关键词:植物修复紫花苜蓿蚯蚓
蚯蚓对土壤-植物系统中菲、芘降解的强化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对土壤-植物系统中菲、芘的去除效果的强化作用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0~322 mg.kg-1)内,蚯蚓对供试植物苏丹草(Sorghum vulgare L.)生长促进作用显著。接种蚯蚓的土壤中,苏丹草在菲、芘各浓度下总生物量较未接种蚯蚓土壤分别提高14.41%~25.91%、14.39%~23.9%;蚯蚓活动可促进土壤-植物系统中菲、芘的降解,接种蚯蚓处理中菲、芘各浓度下降解率较未接种蚯蚓处理分别高4.20%~9.76%、3.69%~9.38%。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也显示蚯蚓活动可增加土壤酶的活性。
袁馨潘声旺陈勇何秋霖
关键词:蚯蚓苏丹草土壤酶
蚯蚓活动对金发草修复土壤菲芘污染的强化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对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修复菲、芘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1~322.1mg kg-1)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芘污染土壤中金发草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0d后,种植金发草的土壤中菲、芘的平均去除率高达77.0%、70.6%,平均去除率分别较无蚯蚓作用时(68.7%、61.2%)增长了8.3%、9.5%;相同污染水平下,蚯蚓活动对芘的强化去除程度总是大于菲。各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芘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6.6%、42.8%)最为突出,分别较无蚯蚓活动时(41.6%、36.6%)增长了5.0%、6.1%。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中菲、芘污染的去除作用。
潘声旺魏世强袁馨曹生宪江韬
关键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金发草蚯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