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华民族史研究会
-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史式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软骨头皇帝朱祁镇
- 2008年
- 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糟糕的一个朝代,由于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个流氓无产者,一直轻视知识,不相信读书人。他在一批批地大杀功臣之后,决定废掉宰相这个职位,要六部官员都归皇帝直接指挥,都向皇帝负责,建立一套由皇帝一人说了算,完全无章可循的极端专制的皇帝制度。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因为不相信文武官员,只倚太监为心腹,
- 史式
- 关键词:皇帝制度骨头流氓无产者明王朝读书人明成祖
- 中国古代所说的爱国指的是爱祖国——不要因古今词义的变化而发生误解:兼答叶文宪教授被引量:1
- 2006年
- 在专制王朝时代,以天下为私有的帝制是个不近人情、摧残人性、极不人道的制度,作为专制王朝代表人的皇帝必然是独夫、民贼、天下之大害。2000多年来,我们愚昧、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中国古代,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从有“国”字开始,从人们有“国”这个概念开始,大家就是爱国的。不过那时候“国”的含义比今天的含义要大得多,它既指“国家”,又指“民族”,还指“故乡”。人们所称的“爱国”,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爱祖国”。因此,爱国精神已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自古至今,一脉相承,从未中断。
- 史式
- 关键词:帝制爱国
- 一身系天下安危的袁崇焕
- 2005年
-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在谈起中国历代民族英雄时,一位朋友说到了袁崇焕。他说:"中国出现一个清王朝,纯属偶然。如果不是崇祯帝中了敌人的反间计,冤杀了袁崇焕,清兵根本就进不了山海关,历史上决不会出现什么清王朝!" 初听此说,我半信半疑。
- 史式
- 关键词:崇祯帝魏忠贤
- 从澶渊之盟看民族融合被引量:1
- 2010年
- 自古以来,人类不仅要遭受天灾的侵害,自己也会因为争夺生存环境而发生战争,自相残杀。不同的部落、部族、民族之间,常常因为争夺田地、牧场、水源,而引发战争。每一次大流血之后,尘埃落定,战胜者成为征服者,战败者则成为任人宰割的奴隶。因此,战争是痛苦的,各民族互相吞并是残酷的,记载战争的历史也是残酷的。
- 史式
- 关键词:民族融合澶渊之盟尘埃落定各民族部落战败
- 国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大学问
- 2009年
- 一、国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大学问
我最近去了一次北京,逗留了20天。正值季羡林、任继愈两老相继仙逝,大家在深以大师已去,后继乏人为忧的时候,不免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国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学同学……进行思考,展开讨论。自己对这个问题也略有心得,现已到“望九”之年,如果再不发表,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在一些学术界、新闻界老友的鼓励下,才决定作为引玉之砖,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公开发表。
- 史式
- 关键词:经世致用国学学问学术界新闻界
- “黄祸”之说包藏祸心——揭破中国人侵略过欧洲的传言
- 2005年
- 国际上有一个对中国很不利的传言,说在13世纪中叶,蒙古三次西侵,在中亚、西亚、东欧攻破许多城市,大肆烧杀,使这些地方成为一片废墟。因为蒙古人是黄种人,中国人也是黄种人,于是有人说是中国人干的,并称之为"黄祸"。 "黄祸"之说,本是全无史实根据的谬论,是国际反华势力在蓄意攻击中国、诬陷中国。
- 史式
- 关键词:黄祸忽必烈钓鱼城反华势力
- 窃取反秦果实复辟帝制的刘邦
- 2009年
- 皇帝是怎么来的,做皇帝要凭什么条件,这话三言两语说不清。如果是君权神授,皇帝一律受命于天,那就非常省事,坐等上帝颁发一纸任命书即可;如果皇帝是考出来的,那也好办,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案前书,若能“洋洋万言,倚马立就”,自然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如果争当皇帝像参加运动会,
- 史式
- 关键词:帝制果实君权神授任命书
- 壮志难酬的宋孝宗赵昚
- 2009年
- 南宋王朝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是个有名的卖国皇帝,可是他的接班人孝宗赵昚(同慎,用于人名)却是个胸怀壮志,奋发有为的爱国皇帝。父亲是坚定的投降派,儿子是坚定的抗战派。表面上两人的关系很好,但是彼此志不同、道不合,内心里互相较劲。
- 史式
- 关键词:宋高宗宋王朝接班人卖国赵构
- 临死之前真诚悔过的汉武帝
- 2008年
- 史式先生的谈史文章,总有自己的角度。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既无文治,又无武功的汉武帝。这与“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汉武,相去多远啊!
- 史式
- 关键词:汉武帝真诚文治
- 从激切的争论到友好的争鸣——建议争论太平天国史事的双方改进方式重新起步被引量:2
- 2005年
- 近年来有关太平天国史事的争论十分激切,但是未能解决问题。笔者恳切地向双方建议,首先改变争鸣的气氛,大家抱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化激切的争论为友好的争鸣。其次改进争鸣的方式,放弃空洞的“肯定”、“否定”、“神化”、“鬼化”的争辩,梳理出一系列具体的问题,逐个解决,得出结论。在争鸣中不说题外的话,不搬名人的话为自己助威,不向对方扣帽子,不引用落不了实的史料。通过争鸣,不仅解决难题,取得成果,而且培养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和谐的学术风气来。
- 史式
- 关键词:太平天国曾国藩争鸣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