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7,515 被引量:10,612H指数:25
- 相关作者:赵逵夫韩高年任遂虎张兵马世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同光体”形成的必然性
- 2007年
- 自宋以后,唐诗一直被后世诗人奉为圭臬,而宋诗备受冷落。直到各种学术集大成的清代,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在清初出现宋诗运动,到晚清,承继这一运动而产生了一个较大的流派——"同光体"。"同光体"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康乾盛世转入晚清"乱世"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其形成的土壤;乾嘉"朴学"和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是其诗歌理论的学术指导;流派诗人本身的素养及其师承是其内在动因。
- 闫继英
- 关键词:同光体师承
- 《七发》的结构解析与思想还原
- 2016年
- 在文献记载中,枚乘是一个既精通方技又深谙道论的辞赋家。为讲述吴客给楚太子治病的故事,枚乘借鉴方技之术中阴阳消长与疾病转归的周期数"七",建构出《七发》"铺叙七事"的体制,并继承《老子》论道的表现方式,以"要言妙道"传达出治理国家的黄老思想。枚乘还将《招魂》《大招》中平铺直叙而蕴含巫觋文化的意象,创新发展为依次层进的七事,从而阐释出《七发》文本深层由治病推及治国的身国并治思想。
- 陈丹奇
- 关键词:《七发》老子之道
- 前凉经略西域被引量:1
- 2003年
- 自古以来,西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晋之后,我国北方虽处于"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但偏踞西北的前凉张氏割据政权仍积极经略西域,使西域一度曾成为前凉版图之一部分。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就全国而言,前凉经略西域史是我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它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之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 侯文昌
- 关键词:前凉
- 中国西部文化的世界意义被引量:4
- 2004年
-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性的中国西部文化 ,对全人类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 彭岚嘉
- 关键词:西部文化历史传统
-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喜剧艺术比较
- 2005年
- 文章对在莫里哀和莎士比亚比较研究中出现的拿莎士比亚的悲剧与莫里哀的喜剧相比较的现象提出异议,指出应在喜剧范围内比较他们的创作,并找出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就喜剧而言,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同样伟大,对传统的"扬莎抑莫"现象提出质疑。
- 李韶华
- 关键词:喜剧莎士比亚莫里哀悲剧
- 应进一步支持和发展民办教育
- 2003年
- 黎薇娜
- 关键词:民办教育幼教在校学生办学体制转轨市场经济
- 焦循《孟子正义》词义训释初探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指出焦循《孟子正义》词义训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突破“疏不破注”的成法,体现清学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2、因声求义,标示清人训诂所达到的高度;3、征引丰富,释词手法多样,展现训诂的综合性。
- 任坚
- 关键词:词义训释
- 试论宋初白体诗人王禹莤的诗歌创作
- 2006年
- 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人物,王禹莤的诗歌创作具有其鲜明的特色,诗歌的思想内容及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白体诗人的唱酬之作。经历了数次贬谪的作者,在诗歌创作上学习了白居易和杜甫,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超越了白体诗的闲适,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北宋初期诗歌的革新。
- 张云婕
- 关键词:白体诗
- 论邵雍的文学观
- 2007年
- 邵雍的文学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他提出观物的方法论和观物之乐的生命境界;他认为诗歌吟咏应该是作家性情的自然流露,而著书立说的目的在于体察天时经纶人世。对邵雍文学观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质。
- 蒲宏凌
- 关键词:文学观
- 试比较“诗可以怨”与“不平则鸣”说的异同
- 2008年
- “诗可以怨”与“不平则鸣”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指出了文学作用于社会的功用,但后者的内涵更加丰富;个人抒情色彩更加突出;而且对文学本身的关照更多。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
- 石瑰硕
- 关键词:诗可以怨不平则鸣